众人随瓷小妖的首领往瓷窑旁的塑坯区走去,那塑坯区位于瓷窑的东侧,背风向阳,能让瓷坯在塑形后更好地晾晒,避免受潮。
塑坯区的地面铺着青石板,石板上刻着护瓷阵纹,能保瓷坯在塑形时不受外界灵韵的干扰,石板间的缝隙中,还生长着细小的灵草,那灵草能吸收空气中的杂质,让塑坯区的空气始终纯净,不会污了瓷坯中的灵韵。
塑坯区中央,摆放着一张巨大的青石桌,那石桌乃醴陵山腹深处的青岩所制,表面经灵火打磨,光滑如镜,能容纳多人同时塑坯,石桌四周,整齐摆放着各式灵具,皆为制瓷所用。
几个瓷质揉土盘,泛着莹白灵光,盘身刻着揉土阵纹,能引导瓷土在揉捏时自然散开杂质,盘内装着莹白瓷土,那瓷土泛着淡青灵光,乃刚从灵泉中取出,还带着湿润的水汽,是塑形的最佳状态。
几只玉质塑形刮刀,泛淡青灵光,刀刃薄而锋利,却无寒光,刀柄以暖玉制成,握在手中能驱散寒气,刮刀的形状各异,有的适合塑形碗沿,有的适合修整碗底,有的适合雕刻纹路,能满足不同器物的塑形需求。
一个陶制灵火窑,泛暖红灵光,窑口冒着轻烟,那轻烟乃灵火燃烧时逸散的灵韵所化,呈淡青色,窑身刻着控火阵纹,能精准控制窑内温度,从不会出现温度过高或过低的情况,是烧制瓷坯的上佳之器,此刻窑内温度正适宜,似在等待瓷坯入窑。
首领小妖走到揉土盘旁,停下脚步,转身面向众人,轻轻举起手中的莹白瓷土,似在演示制瓷的第一步。
它先是将瓷土放在掌心,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口中似在默念法诀,淡青灵光从它体内缓缓流出,注入瓷土中。
那瓷土似有感应,泛着的淡青灵光愈发浓郁,原本略显坚硬的质地,渐渐变得柔软,似棉花般轻盈,却又不失韧性,不会轻易碎裂。
“‘瓷韵凝灵’第一步,需揉透瓷土、注入初韵。” 首领小妖的声音清透,似瓷片相击,虽轻柔却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淡淡的瓷韵,能让众人更好地理解制瓷的要点,“瓷土需揉至‘三软’—— 手感软,触之似云朵,无一丝硬块;色泽软,泛着淡淡的淡青,不似初始那般莹白;灵韵软,灵韵在瓷土中流转自然,不滞涩,不突兀,这样塑出的瓷坯才易注灵,烧制后也更通透,不会出现裂痕。”
唐笙认真聆听,将首领的话牢记在心,目光紧紧盯着它手中的瓷土,观察着瓷土的变化,从初始的莹白坚硬,到后来的淡青柔软,每一个细微的变化都不放过,似要将这过程刻在脑海中。
待首领演示完毕,她从揉土盘中取出一块瓷土,放在掌心,学着首领的样子,双手合十,闭上眼睛,将自身的灵韵缓缓注入瓷土中。
她的灵韵温和纯净,与瓷土的灵韵相得益彰,没有丝毫冲突,瓷土在她的掌心,渐渐从莹白变成淡青,质地也变得柔软,似有了生命般,能感受到她的心意。
唐笙轻轻揉捏瓷土,动作轻柔缓慢,似在呵护易碎的珍宝,指尖能清晰感受到瓷土的变化,每一次揉捏,都能让瓷土中的灵韵更均匀,杂质更少,渐渐达到 “三软” 的标准。
二郎神见唐笙已开始尝试,也从揉土盘中取出一块瓷土,他的动作沉稳有力,却不失轻柔,将自身的灵韵注入瓷土时,似有护灵纹相助,灵韵流转更快,且更均匀,瓷土很快便达到了 “三软” 的标准,比唐笙用时更短,却丝毫不显仓促。
他将揉好的瓷土放在掌心,轻轻掂了掂,感受着瓷土的重量与灵韵,眼中满是满意,似对自己的成果十分认可。
孙悟空见众人都已开始揉土,心中也按捺不住,赶紧从揉土盘中取出一块瓷土,握在掌心,学着众人的样子,想将自身灵韵注入其中。
可他的灵韵本就属于火属性,与瓷土的水属性灵韵虽无冲突,却过于急躁,注入时似洪水般汹涌,而非细水长流,瓷土不仅没有变得柔软,反而因灵韵过盛,出现了细小的裂纹。
他见状,心中着急,便想用力揉捏,试图将裂纹修复,却不知瓷土此时已因灵韵过盛变得脆弱,用力之下,裂纹愈发明显,甚至有部分瓷土飞溅出去,有的粘在脸上,有的落在地上,让他瞬间变成了 “小花猫”,模样滑稽可笑。
周围的瓷小妖见此,纷纷围过来,没有丝毫嘲笑之意,反而伸出小爪子,轻轻将地上的瓷土捡起,放回揉土盘中,有的小妖还取来少许灵泉,滴在孙悟空手中的瓷土上,似在帮他修复裂纹,有的则用爪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似在安慰他莫要着急。
“你这猴子,揉土需轻揉慢捏,注入灵韵时更要循序渐进,不可急躁,你这般用力,只会毁了瓷土,哪能成器?” 哪吒见孙悟空手忙脚乱,无奈地走上前,用混天绫轻轻将他脸上的瓷土擦去,动作轻柔,生怕弄疼他。
“瓷土本就脆弱,需以耐心待之,你还是先在一旁看小妖们如何操作,待摸清技巧后再尝试,莫要再添乱,以免浪费珍贵的灵髓瓷土。” 哪吒的声音带着几分清冷,却字字恳切,知晓孙悟空并非故意,只是性子急躁,不懂制瓷的窍门。
孙悟空听了哪吒的话,也知晓自己心急了,只好缩回手,将手中带有裂纹的瓷土轻轻放回揉土盘中,蹲在一旁,认真看着小妖们揉土的动作。
只见小妖们将瓷土握在掌心,注入灵韵时,似细雨润物,缓慢而均匀,揉捏时,指尖轻轻用力,似在按摩,每一个动作都轻柔缓慢,却又精准无比,让瓷土在掌心渐渐变得柔软,灵韵流转也愈发自然,没有一丝滞涩。
孙悟空看得认真,时不时点头,似在牢记小妖们的动作技巧,眼中的急躁渐渐褪去,多了几分专注,似下定决心,待学会技巧后,一定要揉出一块完美的瓷土。
半个时辰后,众人与小妖们已将揉好的瓷土都分成小块,整齐地摆放在塑坯瓷盘上,每一块瓷土都泛着淡青灵光,灵韵充足,无一丝裂纹,达到了塑形的标准。
接下来便是塑形注灵,这一步乃 “瓷韵凝灵” 秘术的关键,直接决定了瓷坯能否成器,以及成器后的灵韵浓度。
首领小妖走到塑坯区中央的青石桌旁,拿起一块揉好的瓷土,放在塑坯瓷盘上,又从灵具架上取来一把玉质塑形刮刀,那刮刀刀刃薄而锋利,泛着淡青灵光,乃塑形的上佳之器。
它先是将瓷土轻轻按压,使其变成扁平状,随后用刮刀轻轻修整边缘,使其变得规整,接着,用刮刀的侧面,将瓷土慢慢向上卷起,形成碗状,每一次卷起,都会用指尖轻轻按压瓷土边缘,确保碗壁厚度均匀,无一处薄厚不一,那动作似在雕琢稀世珍宝,每一下都精准无比,让碗身渐渐显露出圆润的弧度。
待碗状初成,首领小妖放下刮刀,将指尖贴在碗壁外侧,淡青灵光从指尖缓缓渗出,似溪流般顺着碗壁流淌,所过之处,碗壁表面渐渐浮现出细密的瓷纹,那纹路似天然形成的云纹,又似灵泉泛起的涟漪,灵动而不杂乱,让瓷坯瞬间多了几分雅致。
“塑形需稳,力道要匀,若一处用力过甚,瓷坯便会薄脆,烧制时必裂无疑。” 首领小妖一边说着,一边转动瓷盘,让灵光均匀覆盖碗壁,“注灵时需将灵韵顺着瓷坯的纹理流转,不可强行灌入,否则灵韵滞涩,成器后难有镇心神之效,反会扰人心绪。”
唐笙站在一旁,将首领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牢记在心,她从塑坯瓷盘中取来一块揉好的瓷土,放在青石桌上,学着首领的样子,先轻轻按压瓷土。
她指尖泛着淡淡的灵光,力道轻柔却不失控制,瓷土在她掌心渐渐变成扁平状,边缘规整,没有一丝歪斜,随后,她取来一把玉质刮刀,小心翼翼地将瓷土向上卷起。
每卷起一寸,她便用指尖轻轻按压边缘,感受着瓷土的反馈,调整着力道,碗壁渐渐成型,虽不如首领所制那般圆润,却也无明显瑕疵,接着,她将自身灵韵缓缓注入碗壁,灵光顺着碗壁流转,虽稍显滞涩,却也成功引出了细小的瓷纹,似初生的嫩芽,透着生机。
二郎神也取来一块瓷土,他的动作比唐笙更沉稳,按压瓷土时,力道分毫不差,碗壁成型仅用了半柱香时间,比首领还快了些许,注灵时,他体内的灵韵似有护灵纹引导,顺着碗壁纹理流转自如,瓷纹瞬间绽放,似盛开的莲花,比首领所制的云纹更显威严,与他自身的气质相得益彰。
首领小妖见此,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轻轻点头,似在认可二人的学习成果,其他小妖也围了过来,用小爪子轻轻触碰二人所制的瓷坯,似在感受其中的灵韵,时不时发出细微的 “叮叮” 声,似在表达赞赏。
孙悟空蹲在青石桌旁,看得愈发专注,他见唐笙与二郎神都已成功制成瓷坯,心中也按捺不住,从塑坯瓷盘中取来一块瓷土,放在掌心,学着首领的样子,先深呼吸,平复心中的急躁,再将灵韵缓缓注入瓷土。
此次他不再急于求成,灵韵似细雨般缓慢渗入瓷土,瓷土渐渐变得柔软,没有出现丝毫裂纹,接着,他轻轻按压瓷土,动作虽略显笨拙,却比之前轻柔了许多,瓷土慢慢变成扁平状,边缘虽有些歪斜,却也勉强规整。
他取来一把小一号的玉质刮刀,学着首领的样子卷起瓷土,每卷起一点,便停下来调整弧度,碗壁渐渐成型,虽有些凹凸不平,却也能看出碗的形状,注灵时,他将灵韵一点点渗入碗壁,瓷纹缓缓浮现,似歪歪扭扭的线条,却也算是成功引出了瓷纹。
“俺老孙也做成瓷坯了!虽不如你们的好看,却也没裂!” 孙悟空兴奋地举起手中的瓷坯,似在向众人炫耀,脸上沾着少许瓷土,却毫不在意,眼中满是喜悦。
首领小妖走过来,用小爪子轻轻触碰孙悟空所制的瓷坯,淡青灵光从爪子渗出,融入瓷坯中,原本歪斜的边缘渐渐变得规整,凹凸不平的碗壁也变得平滑了些许,似在帮他修复瑕疵,其他小妖见此,也纷纷围过来,用灵光帮他完善瓷坯,让原本粗糙的瓷坯瞬间精致了不少。
半个时辰后,众人与小妖们所制的瓷坯都已完成塑形注灵,整齐地摆放在塑坯区的晾晒架上,那晾晒架以灵木制成,泛着淡绿灵光,架上刻着护瓷阵纹,能让瓷坯在晾晒时吸收空气中的灵韵,同时避免沾染尘垢。
瓷坯泛着莹白与淡青交织的灵光,表面的瓷纹各异,有的似云纹,有的似莲花,有的似溪流,每一件都独一无二,似一件件半成品的艺术品,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引得灵泉池中的灵鱼都探出头来,似在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