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说书人:今日大燕有喜,我要在茶楼连说三天三夜《小郡主登仙记》!】
【铁匠:我这就打个“状元牌”挂在自家门上,让天上的小郡主看看咱的诚意!】
【我是绣坊老板娘:我现在就给小郡主绣个状元红,挂在绣坊最显眼处,让天幕里的小郡主看见!】
【我乃是木匠刘:我给小郡主雕个小木椅,刻上“仙界状元座”,放在自家院中向天!】
【每天让我儿子磕两个,是不是我儿子也能拿头名状元呢?】
【裁缝:今日做衣裳免手工费,穿上都像天上的小状元!】
【画匠:我给小郡主画一幅肖像,挂在城门口,让天幕中的她看到家乡的心意!】
【老天爷!】
【这真是普天同庆!】
【那当然了,你们想想。】
【小郡主才三岁,比经年老吏都厉害。】
【对呀,四五十岁的经年老吏见到这个阵仗都要慌一慌手脚。】
【那当然,这是什么阵仗。】
【众幼儿园仙长随便出题,我们小郡主独当一面。
【三岁小郡主以三寸不烂之舌横扫仙界。】
【这比殿试可难多了。】
【当下提问题,当下回答,没有任何准备,主打一个随机应变。】
【谁知道什么是象声,谁知道什么是小品,看看我们小郡主,轻松拿捏,震惊仙界。】
【对了,太对了。】
【像声,像声,其实就是口技,像什么动物的叫声,你可以学鸡叫鸭叫狗叫那也算动物。】
【看我们小郡主回答的多好。】
【对对对,但是小郡主还是见的少了,如果到了我等乡下,那……那动物就多了。】
【什么老虎豹子他都可以学两声。】
【象声还在其次,就那小品,哎呀呀,刚出来的时候我心里立刻懵了,何为小品。】
【没想到小郡主立刻想到了品茶,这应变能力,简直了!】
【品茶品面,那叫一个绝呀。】
【模仿太后娘娘,那是惟妙惟肖,不知道的以为咱们这儿有三岁小太后。】
【确实是,让我没想到太后娘娘吃面居然也有声啊。】
【对呀!】
【我以为贵人们吃饭没声呢?】
【什么叫吃饭没声呀!】
【那必须没声儿啊。】
【如果太后娘娘皇上之类的吃饭吧唧嘴,那你让奴才们怎么看?】
【不但没声,我觉得贵人都不用自己嚼。】
【否则赶上了难嚼的牛肉干,嘎嘣脆的炒豆子。】
【太后娘娘还有皇上一嚼嘎巴嘎巴,雅不雅?】
【这真是屁话,那别的能让代劳,那咀嚼能让别人代劳吗?】
【总不能别人嚼好了喂吧。】
【嚼好了喂有什么呀?小孩子不都得这样吗?】
【你要没有你娘喂你,你能活这么大吗?】
【能赶上这天书天幕的,还在上面唠个嗑吗?】
【这不都是父母嚼烂了喂吗?】
【要不然没牙的孩子,你以为都怎么吃。】
【贵人们连路都不走,走路都让人扶。】
【让人嚼嚼怎么了?】
【谁能不听?】
【哎哎哎,这话题可就热闹了!】
【嚼喂不嚼喂的先不说,你们见过贵人吃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