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忙趁着这转瞬即逝的空隙,悄悄学着萧琳儿的语调,刻意捏着嗓子,模仿孩童软糯清甜的声音:
“一切有太后娘娘做主!”
声音奶声奶气,带着几分狡黠,还有不谙世事的天真。
太后猛地睁开眼睛,
琳儿这丫头,终于想起哀家了?
可她抬眼望向天幕。
萧琳儿依旧鼓着腮帮子,不知在咯吱咯吱嚼着什么吃食,还是一副没心没肺的模样。
真是傻吃傻喝傻福气。
薛明珠听到这声模仿,也是猛地一愣,仿佛被惊雷劈中,脑海中混沌的思绪骤然清明。
她心中陡然一亮。
不敢有半分迟疑,连忙双膝跪地,声音颤抖,恭敬:
“姑祖母,明珠知错了!”
“往后一切,皆有太后娘娘姑祖母做主,明珠再也不敢擅自妄为了!”
她顿了顿,咬着唇,
“明珠不该一时糊涂,私自调走慈宁宫的太医,让姑祖母为我忧心,是明珠不孝!”
说罢,她用那早已被打得红肿不堪、一碰就钻心疼痛的双手,撑着冰冷坚硬的地面,重重磕了几个头。
太后这才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薛明珠狼狈,纤弱的后背上,语气终于缓和几分:
“行了!”
她挥了挥手,对一旁的宫女吩咐道:
“带人下去,好好给她敷上最好的金疮药,仔细照料着。”
“不得留下一丝疤痕。”
“还有脸上也一并处理了吧。”
随后,她话锋一转,
“另外,去跟外面那些乱糟糟求见的人说,就说今日刚下过雨,寒气侵体,哀家偶感风寒,身子不适。”
“他们的孝心哀家都心领了,今儿个就不见他们了。”
“若是实在要尽孝心请安,便让他们明日再来吧。”
她沉吟片刻,细细斟酌道:
“明日一早,让公主们先来请安。至于皇子们……便等他们下了早朝之后再来吧。”
太后眼底深意微露,
“如今这局势,哀家若是一味避而不见,反倒落人口实,徒增揣测。”
“不让他们见见,是不行了。”
见太后松了口,方才执刑的嬷嬷连忙上前,小心翼翼示意宫女扶起瘫软在地的薛明珠。
随即又转过身,满脸关切问道:
“太后娘娘,您的身体……能不能?”
太后抬眼望了望殿外的天空,嘴角微寒,
“无妨。”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殿内众人,
“本就是病了,又不是死了。”
“你们只需按哀家说的去做便好。”
“尤其是皇子们,”
太后的语气缓和了些许,
“不管将来哪个能坐上储君之位,都是哀家的孙儿,哀家不能厚此薄彼,落人口实。”
更何况,明天……太后心中暗自思忖,明日皇帝陛下便要上朝了。
皇子们见了陛下那副模样,哪里还有心思来关注哀家的身体如何?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她轻声感叹,
“真好呀!”
“若不是为了这一首诗,今日你这关,可不会过得这么轻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