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冷静的抉择(1 / 2)

伦敦的雨势在午夜时分渐缓,却未完全停歇。细密的雨丝斜斜掠过安全据点的防弹玻璃,在表面留下纵横交错的水痕,将窗外的街灯晕成一片模糊的橘色光斑。临时医疗室的冷白光手术灯已被调至最低亮度,仅余一圈微弱的光晕笼罩着病床区域,其余角落则沉浸在深浅不一的阴影里,消毒水与血腥气的混合气味在寂静中愈发浓重。

陆寒枭独自坐在病床边缘,未受伤的右手搭在膝盖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战术裤布料上的纹理。左臂的绷带已重新更换过,洁白的敷料紧紧贴合着皮肉,却仍能隐约看到边缘渗出的淡粉色血渍——方才与苏晚对峙时的情绪波动,还是牵扯到了缝合处的伤口。他没有在意这点疼痛,目光落在对面墙面上,那里映着终端屏幕的微光,屏幕上停留着那张沈静仪的黑白合影,女人温婉的笑容在暗夜里显得格外刺眼。

艾伦离开已有四十分钟。医疗室的门被轻轻合上后,室内的寂静便如潮水般涌来,将他彻底包裹在关于母亲的回忆碎片中。五岁那年夏天的记忆尤为清晰:老宅后花园的紫藤架下,沈静仪穿着一条浅杏色连衣裙,裙摆上绣着细碎的茉莉花纹,她坐在藤椅上,将刚摘下的白茉莉别在他的衣领上,指尖带着淡淡的花香与凉意;他玩闹时摔破膝盖,她没有叫家庭医生,而是亲自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易碎的瓷器,口中轻声哄着“枭枭不怕,妈妈吹吹就不疼了”;还有父亲书房那本《资本论》的夹层里,藏着一张她年轻时的一寸照片,照片边角已微微泛黄,她穿着学士服,眼神明亮得像盛夏的阳光——这些画面曾是他童年最温暖的慰藉,如今却因“假死”的疑云,变成了扎在心头的尖刺。

他缓缓抬起左手,目光落在手腕内侧一道浅褐色的旧伤疤上。那是十岁时意外被马术缰绳划伤的,当时他强忍着疼没哭,沈静仪却红了眼眶,用纱布一层层为他包扎,还在绷带末端系了一个小小的蝴蝶结。后来她“病逝”,这条伤疤成了他与母亲之间仅存的、触手可及的关联。可现在,北极星基金会的注册信息、“海德拉”项目的设计碎片、老宅终端的Ip地址,这些冰冷的线索都在告诉他:那个曾温柔为他包扎伤口的女人,可能从未离开,甚至站在他追查的“新纪元”阵营里,与他的祖父、叔叔编织着一场跨越二十年的阴谋。

“呵……”一声极轻的自嘲从他喉间溢出,带着难以掩饰的荒谬感。他起身走到窗边,指尖触碰冰凉的玻璃,雨水在指尖凝结成水珠,顺着指缝滑落。作为陆氏集团的掌权者,他早已习惯用理性掌控一切,可面对母亲的谜团,所有的冷静与决断都变得摇摇欲坠。他想起祖父那通未接来电,想起陆云深的匿名捐赠,想起苏晚那句“内耗只会让真正的幕后黑手逍遥法外”——这些线索像一张无形的网,将他困在血缘与真相的夹缝中,而唯一的破局之道,似乎只有与苏晚合作。

他低头看了一眼腕表,时针已指向凌晨两点。医疗室的储物柜上,放着苏晚留下的加密终端,屏幕上还停留着北极星基金会的资金流向图。他走过去,指尖在屏幕上轻轻滑动,目光落在2004年的一笔转账记录上——那正是沈静仪“病逝”后的第三个月,资金从基金会转入一家瑞士空壳公司,而这家公司的注册代理人,与陆云深早年在欧洲的商业伙伴同名。这个发现让他瞳孔微缩:母亲与叔叔的关联,或许比他想象的更早。

理性终于战胜了情绪。他不能再沉溺于回忆的痛苦,必须尽快行动:一方面需要苏晚的“蛛网”算法追溯空壳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另一方面需要陆氏的内部档案验证母亲与“海德拉”项目的关联。而这一切,都建立在与苏晚的合作之上。

他抬手整理了一下衣襟,将左臂的绷带轻轻抚平,随后拿起终端,转身走出医疗室。安全据点的走廊里只亮着感应灯,他每走一步,灯光便在身后熄灭,仿佛在切断他与过往情绪的连接。苏晚的房间在走廊尽头,门虚掩着,透出屏幕的冷光。

他轻轻敲门,里面传来苏晚清晰的回应:“进。”

推开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桌的文件与数据报表——苏晚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着陆氏集团2004年的年度报告,手中握着一支钢笔,笔尖悬在纸上,显然正在分析线索。她穿着一身黑色休闲装,长发用发绳束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与白天在医疗室的冷静模样相比,多了几分专注的柔和。

听到开门声,她抬起头,目光落在陆寒枭身上,没有惊讶,仿佛早已预料到他会来。“坐。”她指了指书桌对面的椅子,语气平静,“我刚整理完陆氏2004年的能源项目报表,发现当年‘海德拉’项目停滞前,有一笔三千万欧元的资金流向不明,备注栏写着‘技术研发保密支出’,但查不到对应的研发成果记录。”

陆寒枭在椅子上坐下,将终端放在桌上,屏幕转向苏晚:“我刚确认,这笔资金最终流入了北极星基金会的初始账户,注册代理人是陆云深的旧部。”他的声音恢复了惯有的冷静,却难掩一丝疲惫,“还有,沈静仪当年的‘死亡证明’,是由陆家私人医生开具的,没有经过公立医院的系统备案——这不符合陆氏的常规流程,很可能是伪造的。”

苏晚握着钢笔的手微微一顿,笔尖在纸上留下一个细小的墨点:“伪造死亡证明需要多方配合,至少需要你祖父的默许,甚至授意。”她抬眼看向陆寒枭,目光锐利,“这意味着,你祖父不仅知道沈静仪未死,还可能参与了她的隐藏计划。而陆云深的匿名捐赠,或许是在为这个计划提供资金支持。”

“我知道。”陆寒枭深吸一口气,身体微微前倾,目光专注地看着苏晚,“所以,我需要你的帮助。”

这句话比之前的任何谈判都更坦诚,没有尖锐的质疑,没有情绪的对抗,只有基于现实的请求。苏晚看着他眼底的红血丝,看着他左臂绷带上若隐若现的血迹,心中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触动——这个习惯掌控一切的男人,此刻正放下骄傲,承认自己需要协助。

“我需要明确的合作框架。”苏晚将钢笔放在桌上,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恢复了理性的谈判姿态,“不是口头约定,而是清晰的权责划分。”

“可以。”陆寒枭点头,语气坚定,“第一,信息共享范围:关于‘海德拉’项目、北极星基金会、沈静仪的所有线索,我们实时同步,但涉及各自核心资源的底牌——比如你的‘蛛网’算法逻辑、我的陆氏内部人脉网络——有权保密。第二,行动权限:涉及沈静仪的实地调查、线索验证,必须由我们共同决策,任何一方不得单独行动;涉及陆云深与你祖父的调查,需提前24小时告知对方,预留异议时间。第三,风险承担:合作期间,因调查引发的商业风险,由陆氏承担主要责任;因技术追踪引发的‘新纪元’反击,由星耀负责防御——这是基于我们各自的优势领域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