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艾伦的警告(上)(2 / 2)

艾伦点头确认:“空壳公司的背景资料可在三小时内完善,关联线索的释放需要借助我们控制的第三方平台,避免留下溯源痕迹。投资项目的选择需避开陆氏的业务范围,防止引发不必要的商业冲突。”

“第三,社交轨迹干扰。”苏晚的目光落在那份监控截图上,“针对被调查的导师与期刊主编,安排专人进行‘定向引导’。对导师,可通过其学生传递‘某匿名资本大佬曾向其请教金融衍生品策略’的消息,暗示该大佬与‘S’有关联;对期刊主编,以‘核对早年匿名文章版权’为由,提及‘作者曾使用多个笔名发表观点’,制造‘S’身份多变的假象。”

她停顿片刻,补充道:“所有接触必须自然,避免引起怀疑。比如让导师的学生在学术研讨中‘无意提及’,让版权核对以正式邮件的形式发送,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逻辑。”

艾伦迅速整合方案:“社交干扰的执行团队将从外围人员中抽调,避免与星耀核心团队产生关联。预计今日内可完成所有前期铺垫,后续将根据陆寒枭团队的反应,动态调整干扰策略。”

苏晚看着屏幕上逐渐成型的“烟雾计划”框架,心中稍定。这套方案的核心在于“以假乱真、多点迷惑”——通过制造多个看似合理的“S”候选人,打破陆寒枭“单一目标”的调查逻辑,为自己争取更多时间,同时也能试探他对“S”身份的真实态度。

“方案执行过程中,密切监控陆氏集团的网络动向与调查团队的行动轨迹。”苏晚叮嘱道,“一旦发现异常,立即启动备用干扰预案。另外,同步梳理‘暗夜联盟’的近期动态,防止他们借陆寒枭的调查浑水摸鱼,对我们发起突袭。”

“明白,老板。”艾伦的语气恢复了往日的沉稳,“我会亲自跟进方案执行,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精准落地。有任何突发情况,第一时间向您汇报。”

切断通讯后,苏晚关掉电脑,走到窗边。阳光已洒满庭院,香樟树的影子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看似平静的景象下,却隐藏着看不见的暗流。她知道,“烟雾计划”只是权宜之计,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陆寒枭的怀疑如同种子,只要存在合适的土壤,就会再次生根发芽。

就在这时,书房的内部通讯器突然响起,管家林伯的声音传来:“少夫人,少爷让您准备一下,今晚陪同他出席君悦酒店的‘亚太金融创新慈善晚宴’。他特别交代,这场晚宴有秦氏集团与多家跨国资本的代表出席,是观察对手动向的重要场合。”

苏晚心中一凛。陆寒枭在此时邀请她出席重要晚宴,绝非简单的“观察对手”——这更像是一场新的试探。晚宴场合名流云集,信息交流密集,既可能让她暴露更多破绽,也可能成为她传递“干扰信息”的绝佳平台。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通讯器回应:“知道了,我会准时准备。”

挂断通讯后,苏晚的目光再次落在私人手机上。她犹豫片刻,按下开机键——屏幕亮起,昨夜的未接通讯记录已自动清除,仿佛从未存在过。但她清楚,“暗夜联盟”不会轻易放弃,那通神秘电话或许只是警告,更大的危机可能正在酝酿。

她拿起手机,调出与苏振海的加密通讯频道,发送了一条简短的信息:“陆寒枭调查‘S’,已启动干扰方案。‘暗夜联盟’近期或有动作,需加强戒备。”

信息发送成功的提示弹出,苏晚放下手机,走到衣帽间。今晚的晚宴既是战场,也是机遇,她需要一套既能符合“陆太太”身份、又能展现气场的礼服,更需要一个无懈可击的“表演者”姿态——在陆寒枭的注视下,继续这场关于身份与信任的博弈。

然而,就在她挑选礼服时,私人手机突然震动,屏幕上再次出现那个熟悉的无号码加密通讯请求。这一次,请求持续闪烁,仿佛带着某种不容拒绝的压迫感。苏晚盯着屏幕,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接,可能面临未知的威胁;不接,又可能错过关键信息。

最终,她按下了接听键,将手机贴在耳边,却未先开口。听筒中没有传来任何声音,只有一片死寂的电流声,如同深渊般吞噬着周围的空气。这种沉默,比任何威胁都更令人不安,让她清晰地意识到:“暗夜联盟”的目光,从未离开过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