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艾伦的警告(上)(1 / 2)

晨光穿透陆家别墅的落地窗,将书房内的阴影逐渐驱散,却未能抚平空气中残留的紧张。苏晚站在书桌前,目光落在仍处于黑屏状态的私人手机上——昨夜那通无号码的加密通讯请求,如同一个未拆封的炸弹,在她心中埋下隐患。陆寒枭清晨离开时那句“上午会议需提前准备”的平淡说辞,此刻回想起来,更像是一种刻意的疏离,让她愈发清晰地意识到:两人刚刚建立的“准同盟”,仍脆弱得不堪一击。

她转身回到独立书房,反锁房门后,启动了那台经过三层加密处理的军用级笔记本电脑。屏幕亮起的瞬间,幽蓝的光芒映在她脸上,勾勒出冷静而锐利的轮廓。指尖在键盘上敲击,调出专属加密通讯频道,几乎在连接成功的同时,艾伦的视频请求便弹了出来。

屏幕另一端的艾伦身处星耀资本核心控制室,背景是不断滚动的数据流与闪烁的监控屏幕,他眼底的青黑显示出彻夜未眠的疲惫,却难掩眼神中的警惕:“老板,紧急情况。陆寒枭的调查团队已突破我们的外层防御,目标直指‘S’的身份核心。”

苏晚握着鼠标的手指微微一顿,心中的预感得到证实。她强迫自己保持镇定,语气平稳地追问:“具体进展如何?有哪些关键节点暴露?”

“三小时前,我们部署在北欧、中东的三个冗余Ip中转服务器,同时遭到高精度技术探针扫描。”艾伦调出一份动态网络拓扑图,红色警示点在屏幕上格外刺眼,“对方采用‘分布式穿透’技术,绕过了我们设置的dNS伪装与流量混淆系统,直接触达核心防护层。虽然最终未能突破,但技术轨迹显示,所有攻击指令均源自陆氏集团总部的核心服务器,且操作权限极高,大概率是陆寒枭亲自授权。”

苏晚的眉头逐渐拧紧。陆寒枭的动作比她预想的更快、更精准,这意味着他并非盲目试探,而是掌握了部分指向“S”的线索——或许是此前她调动星耀资金护盘时留下的痕迹,或许是两人合作中不经意暴露的信息关联。

“还有更棘手的。”艾伦切换屏幕,调出一组经过模糊处理的监控截图,画面中是几名穿着黑色西装、行动隐秘的人员,“我们的外围情报网发现,过去24小时内,至少四支调查团队针对您的社交关系展开排查。涉及人员包括您A大时期的金融学导师、早年匿名发表文章的期刊主编,甚至是您母亲娘家那边极少往来的远房亲属。他们采用‘访谈+背景追溯’的模式,试图从您的过往轨迹中,拼凑出‘S’的身份逻辑。”

苏晚的瞳孔骤然收缩。陆寒枭这是在构建“苏晚=S”的证据链——通过关联她的人生节点与“S”的活动轨迹,找到两者重合的关键证据。这种地毯式排查虽耗时,却最容易发现隐藏的破绽,尤其是她早年为积累资本、以匿名身份活动的那段经历,一旦被挖出,将成为揭穿身份的致命一击。

“按照当前进度,若不采取干预措施,最多一周,我们的核心Ip集群或您的过往关联记录,就可能被陆寒枭锁定。”艾伦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严肃,“届时,‘S’的身份将彻底暴露,星耀资本与陆氏集团的合作基础也会随之崩塌,甚至可能被‘暗夜联盟’利用,引发连锁危机。”

书房内陷入短暂的寂静,只有电脑主机的轻微嗡鸣声。苏晚靠在椅背上,闭上眼,大脑飞速运转。被动防御显然已不足以应对——陆寒枭的调查团队具备顶尖技术实力,拖延时间只会让对方不断缩小包围圈。既然如此,不如主动出击,制造足够多的“干扰项”,让他陷入信息迷宫。

“不能被动挨打,我们需要主动释放误导信息,混淆他的调查方向。”苏晚睁开眼,眼中闪过决断的光芒,“你立刻启动‘烟雾计划’,分三个维度执行,务必确保每一条干扰信息都逻辑自洽、难以追溯。”

艾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迅速调出执行文档:“请您部署具体方案,我即刻安排执行。”

“第一,Ip诱饵投放。”苏晚的指尖在键盘上快速敲击,调出星耀资本的备用服务器清单,“激活我们在南美、大洋洲的五个休眠级诱饵服务器,将‘S’近半年的非核心操作记录,如部分公开市场的小额投资指令、行业分析报告的加密传输痕迹,定向导入这些服务器。同时设置‘反向追踪陷阱’,一旦陆寒枭的团队试图破解,就会触发虚假数据洪流,让他们误以为找到了‘S’的核心操作节点。”

她停顿片刻,补充道:“注意控制数据量级,既要看起来真实可信,又不能包含任何与星耀资本直接关联的信息。重点模拟‘S’作为‘海外匿名资本代理人’的操作逻辑,比如偏好新兴市场、注重长期投资回报,与我在陆氏展现出的短期策略形成反差。”

“明白。”艾伦快速记录,“诱饵服务器的激活与数据填充,可在两小时内完成。反向陷阱的算法复杂度需要调整,确保既能拖延时间,又不会被识破是人为干扰。”

“第二,身份模糊化处理。”苏晚继续部署,“从星耀的备用身份库中,筛选两个背景干净、与能源领域有弱关联的空壳公司法人身份——一个设定为‘瑞士家族基金代表’,一个包装成‘东南亚能源财团顾问’。通过第三方中介,向陆寒枭可能接触到的信息渠道,如行业智库、财经媒体,匿名释放‘S’与这两个身份的‘关联线索’,比如共同参与某场非公开行业峰会、资金流向存在间接交集。”

她强调:“关键是‘弱关联’——不能留下直接证据,只提供模糊的指向性信息,让陆寒枭的团队在‘多个疑似目标’中消耗精力。同时,安排这两个空壳公司进行小规模能源项目投资,强化‘真实资本方’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