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灵异恐怖 > 总裁的契约娇妻,她又A又飒 > 第29章 “借鉴”与“灵感”

第29章 “借鉴”与“灵感”(1 / 2)

28楼总裁办公室的金属门在身后缓缓闭合,隔绝了那道如实质般的审视目光,苏晚却仍能清晰感受到后背残留的紧绷感。电梯轿厢内的镜面映出她略显苍白的面容,眼底因强装镇定而泛起的红血丝,恰好成为“新人面对总裁压力”的完美注脚。她抬手轻轻抚平深蓝色西装的褶皱,指尖划过衣料时,脑海中已开始复盘刚才的对峙——陆寒枭对方案核心思路的追问、对“实载率”的突然提及,以及周秘书汇报中“张诚抵陆”的信息,每一个细节都在暗示,这场围绕“驰远速运续约方案”的博弈,已悄然升级为多方势力的暗中交锋。

电梯抵达19楼,门刚打开,便看到王莉站在走廊尽头,双手抱胸,目光如淬了冰般盯着她。苏晚刻意放缓脚步,装作“紧张未消”的模样,低头快步走向临时办公区,避开与王莉的直接对视——她清楚,此刻任何多余的互动,都可能成为赵明后续发难的借口。

临时办公区内,白炽灯的冷光落在堆积如山的资料上,将纸张边缘的褶皱映照得格外清晰。苏晚将方案初稿放在桌面上,指尖轻轻拂过“仓储优化”部分的文字,心中已有了清晰的规划:要在24小时内完成符合要求的方案,既需展现出足够的专业度以应对鼎峰的严苛需求,又要刻意保留“新手”的粗糙感以隐藏真实能力,同时还要通过方案中的细节,埋下指向张诚与顾明远关联的伏笔。

下午四点半,项目部同事陆续下班,办公区逐渐恢复寂静。苏晚打开电脑,在桌面上新建名为“公开资料整理”的文件夹,里面存放着从陆氏oA系统下载的物流行业报告、港口仓储协会白皮书等公开文件——这些是她特意准备的“伪装道具”,用于掩盖真实的信息来源。她将浏览器页面停留在行业论坛界面,看似在逐条翻阅网友分享的“经验帖”,实则通过加密通讯器,与艾伦保持实时数据同步。

“驰远速运2023年跨境仓储成本明细已提取,其中洛杉矶、汉堡两个海外仓的空置率高达38%,远超行业平均15%的水平,存在明显资源浪费。”艾伦的声音通过通讯器传来,带着清晰的数据支撑,“另外,张诚在顾氏集团任职期间,曾主导与苏家旧业‘苏氏电子’的物流合作,负责将核心元器件从德国汉堡转运至国内,而该线路恰与驰远速运目前高成本的海外仓线路重合。”

苏晚的指尖在键盘上微微一顿——这条线索如同拼图的关键一块,瞬间串联起过往的疑问:张诚进入驰远速运后,很可能通过调整海外仓布局,故意维持高成本运营,既为顾明远输送利益,又掩盖当年苏家旧业元器件运输中的异常痕迹。她需要在方案中巧妙提及这一线路的优化空间,既为成本压缩提供合理依据,又间接引导后续调查方向。

“重点分析汉堡海外仓的运营数据,包括租赁成本、人员配置、货物周转率,将详细报表加密发送至我的临时邮箱。”苏晚压低声音,目光警惕地扫过隔间门口,“另外,调取鼎峰集团近三年与物流供应商的合作终止案例,重点关注因‘服务时效不达标’终止合作的项目,我需要了解他们的核心诉求底线。”

“明白,S姐。汉堡仓数据报表将在十分钟内发送,鼎峰的案例分析已整理完毕,同步推送至您的加密终端。”艾伦的回应简洁高效,随后补充道,“我们监测到赵明的私人手机与顾漫儿的助理有过两次通话,内容涉及‘方案细节’‘夏总监’等关键词,推测他们可能在策划针对方案汇报的干扰行动。”

苏晚心中一凛——夏总监作为鼎峰集团的对接人,其态度直接决定方案的成败,赵明与顾漫儿的联动,很可能是想在汇报环节制造意外,让她的方案无法顺利呈现。她必须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在方案中加入足够多的“可视化亮点”,即使遭遇干扰,也能快速抓住夏总监的注意力。

晚上七点,办公区已彻底陷入黑暗,唯有临时办公区的灯还亮着。苏晚打开艾伦发来的汉堡海外仓数据报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数字在她眼中逐渐清晰——2023年该仓库的租赁费用高达120万欧元,货物周转率却仅为0.6次\/月,远低于行业1.2次\/月的平均水平,且存在多次“空仓运输”记录,即车辆空载往返,却仍按满载结算费用。这些数据足以证明,该仓库的高成本并非运营问题,而是人为操控的结果。

她开始在方案中撰写“海外仓优化”板块,刻意采用“基础数据分析+行业案例借鉴”的结构:先引用港口仓储协会白皮书中的“集约化管理”案例,说明空置率降低的可行性;再结合汉堡仓的基础数据,提出“与当地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共享仓储空间”的建议,预计可压缩30%的租赁成本。在数据测算部分,她故意将部分计算公式写得繁琐且存在微小误差,如将“货物周转率”误写为“库存周转率”,将百分比保留一位小数而非行业常用的两位,这些“新手常见错误”,恰好能弱化方案的专业度,避免引起过多怀疑。

晚上九点,方案核心框架基本完成。苏晚伸了个懒腰,故意将桌面上的资料弄乱,咖啡杯倾斜放置,留下少许褐色污渍,营造出“熬夜加班、疲惫不堪”的场景。她走到茶水间,用冷水洗脸,试图让自己保持清醒,却在抬头时看到镜子中映出的身影——李薇端着一个保温盒,站在茶水间门口,眼中带着担忧。

“苏晚,你还在加班啊?”李薇走进来,将保温盒递给她,“我看你下午没怎么吃东西,回家时顺便给你带了点热粥,赶紧趁热吃吧。”

苏晚心中一暖,接过保温盒,轻声道谢:“谢谢李姐,你怎么还没走?”

“我整理完‘晨曦计划’的部分资料就过来了,正好看到你还在忙。”李薇叹了口气,压低声音,“赵经理刚才在工作群里发了通知,说明天上午十点鼎峰的夏总监会来听方案汇报,还特意强调让你‘独自汇报’,不许其他同事协助。他这明显是想让你一个人承担压力,万一出了错,责任全在你身上。”

苏晚握着保温盒的手指微微收紧——赵明果然在策划针对她的行动,独自汇报意味着她将失去同事的支持,且可能面临夏总监的尖锐提问。她抬起头,脸上露出“无措”的神情:“我……我从来没做过汇报,万一紧张忘词了怎么办?而且方案里还有很多细节我没弄明白……”

“你别太担心。”李薇拍了拍她的肩膀,“我刚才整理资料时,看到鼎峰过往的汇报记录,夏总监最看重的是‘数据真实性’和‘执行可行性’,你只要把这两点讲清楚,应该就没问题。如果遇到不会的问题,就如实说‘后续会补充调研’,别硬撑,免得出错。”

这番话如同及时雨,让苏晚更加明确了汇报的重点。她点头道谢,目送李薇离开后,返回临时办公区,开始准备汇报ppt。ppt的设计同样遵循“新手逻辑”:页面布局简单,以文字为主,图表风格统一却略显粗糙,如柱状图的颜色搭配不够协调,折线图的网格线过于密集。在汇报流程上,她将“海外仓优化”放在第三部分,前面用“行业背景”“驰远现状”铺垫,既能循序渐进,又能在汇报中段抓住听众注意力。

凌晨一点,方案与ppt终于完成。苏晚将方案打印出来,仔细检查每一页,确保“新手错误”恰到好处——既不影响核心逻辑,又能体现“时间紧张、经验不足”的特点。她将打印好的方案放在文件夹中,夹在最上层的是一份“错误标注表”,上面用红色笔标注了“公式误差”“术语误用”等问题,旁边还写着“明日修正”的字样,仿佛是熬夜后的临时记录。

就在她准备休息片刻时,手机突然震动——是一条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内容仅有简短的一句话:“夏总监偏好‘可视化数据看板’,纯文字汇报易被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