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7章 星轨麦秸(2 / 2)

陈阳好奇:“囤光阴还要记时辰?”

“当然,”李奶奶又编了三圈,插第二根红绳,“这是刚才说话的工夫,得囤进去。你看这麦秸,每根都有长短,就像日子有松紧,长的是悠闲,短的是慌忙,混在一起编才扎实。”

工坊外传来孩子们的笑闹声,是小虎带着娃们摘柿子。李奶奶抬头看了眼,手里的麦秸拐了个弯,编出个小小的弧度:“这是孩子们的笑声,得给光阴囤留个豁口,让甜气钻进去。”

编到正午,日头最烈的时候,李奶奶把麦秸囤倒扣过来,往里面撒了把新收的小米:“给光阴喂点粮,它才长得壮。”小米从麦秸的缝隙漏下来,像撒了把碎金子,落在陈阳手背上,温温的。

午后起风了,吹得工坊的窗纸哗哗响。李奶奶往麦秸囤里塞了片银杏叶:“风里有秋天的味儿,囤进去,冬天就能闻见。”她边说边编,麦秸囤渐渐鼓起来,像个圆滚滚的小肚子,红绳在上面绕出螺旋的花纹,像钟表的指针。

陈阳数了数,红绳已经插了七根,代表从清晨到现在的七个时辰。他学着李奶奶的样子,把一片晒红的枫叶塞进麦秸缝里:“这是秋天的颜色,囤进去。”

李奶奶笑了:“你这娃,倒会添料。”她摸出个小布包,倒出几粒去年的麦种,塞进囤底,“这是老根,得带着旧光阴,新日子才长得牢。”

太阳西斜时,麦秸垛终于编好了。金黄的麦秸透着暖光,红绳在上面绕出螺旋的轨迹,像一盘浓缩的光阴。李奶奶把它挂在房梁上,囤口对着西晒的太阳,“让最后一缕光也钻进去”。

小虎举着一串刚摘的柿子跑进来,看见房梁上的麦秸垛,嚷嚷着要摸。李奶奶把他拦住:“别碰,这囤得挂到冬至,等第一场雪落了,再取下来。”

“里面藏了啥?”小虎踮着脚够。

“藏了从早到晚的光,藏了风里的银杏香,藏了咱说话的声儿,”李奶奶指着炕上的红绳,“还有你摘柿子时踩碎的阳光,都在里面呢。”

陈阳望着那悬在半空的麦秸囤,风从窗缝钻进来,吹得囤子轻轻晃,麦秸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响,像在数着里面的光阴。他突然懂了,所谓囤光阴,不过是把平常日子里的碎片——晨光、笑语、风的味道,都收进麦秸的缝隙里,等日子冷下来时,再慢慢回味。

天黑时,李奶奶在炕下点了盏小灯,暖黄的光透过麦秸的缝隙漏出来,在墙上投下细碎的光斑,像撒了把星星。“你看,”她指着光斑,“光阴在眨眼睛呢。”

陈阳看着那片晃动的光,心里软软的。原来日子从不是流水般过去就没了,那些被麦秸囤收起来的碎片,会在某个寒冷的冬夜,借着一盏灯的光,悄悄爬出来,温暖整个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