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林突然拍手:“我知道!小宇现在是咱们馆的志愿者,上周还来问藤椅修好了没,说要带孩子来坐坐。”
“那得赶在周末前修好。”小李加快了手里的活,铜丝在他指间灵活地穿梭,像在编织一张细密的网,“保证让他能安安稳稳带着孩子坐上去,咯吱声都得跟当年一样。”
老张摸了摸藤椅的扶手,那里被无数人摸过,光滑得像块暖玉。“你校长爷爷常说,物件是有灵性的,你对它上心,它就替你记着那些容易被忘掉的事。”他抬头看了眼窗外,紫藤架的影子正投在展厅地板上,摇摇晃晃的,像藤椅当年在树下的样子。
小李把最后一段藤条编好,用核桃油抹了遍,轻轻坐上试了试,藤椅发出“咯吱”一声,不刺耳,反而像声舒服的叹息。“成了,”他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灰,“比原来还结实,坐三个人都没问题。”
小林赶紧掏出手机拍了张照,发给志愿者小宇:“您看,藤椅修好了,周末带孩子来呀!”
手机很快弹出回复,附带个哭着笑的表情:“太好了!我还记得当年坐上去时,藤条硌得屁股疼,却舍不得起来,校长就坐在旁边给我讲题,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椅面上,跟藤条缠在一起。”
老张看着消息,忽然对着藤椅说了句:“听见没?有人记着你呢。”藤椅安静地立在那儿,藤条间的阳光慢慢移动,像在轻轻点头。
展厅里的人渐渐多了,路过藤椅时都会放慢脚步,有人蹲下来看藤条上的包浆,有人用手指抠着缝隙里的旧时光,还有个扎羊角辫的小姑娘被妈妈抱上去试坐,藤椅“咯吱”一响,她吓得往妈妈怀里缩,却又忍不住笑出声来。
老张坐在旁边的木凳上,看着这一幕,慢悠悠地用抹布擦着藤椅的四条腿,核桃油的香气混着紫藤花的淡香漫开来。他想起很多年前,校长坐在这儿,也是这样看着学生们闹,藤椅的咯吱声里,混着朗朗的读书声,像首永远唱不完的歌。
傍晚时,夕阳透过紫藤架的缝隙落在藤椅上,在椅面上拼出细碎的光斑。小李收拾工具箱要走,忽然回头问:“张叔,这藤椅算修好了吧?”
老张望着那些光斑,轻轻点头:“算,也不算。”他摸了摸藤条上新编的部分,“物件哪有修完的时候?只要还有人记着它的故事,它就永远在修——修着修着,就成了时光的一部分。”
小林把那张小宇的纸条小心地夹进档案册,封面写着“藤椅记事”,旁边画了朵小小的紫藤花。她看着窗外渐渐沉下去的太阳,忽然觉得,这把藤椅就像个沉默的老朋友,不管过多少年,总会在这儿等着,把那些藏在藤条缝里的故事,讲给每个愿意听的人。
夜色漫进展厅时,老张最后检查了遍藤椅,确认铜丝固定得结实,才锁好门窗。月光从高窗漏进来,落在椅面上,藤条的影子在地板上轻轻摇晃,像在跟过去的时光说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