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封神(1 / 2)

清晨的雾气尚未散尽,山间小路蜿蜒如带。十辆“星辰号”已驶出百里,正穿越秦岭腹地,前往邻省试运行目的地。

车内监控系统实时回传数据:胎压稳定、电控正常、油耗优于预期。丁元英坐在办公室盯着大屏,手指轻敲桌面。这不是终点,而是检验的开始——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在车间,而在路上。

突然,警报声响起。

第三辆车的转向助力系统出现异常波动。技术组迅速调取远程诊断日志,发现是传感器误报,但背后原因不明。冯世杰立即拨通随车工程师电话:“保持匀速,不要急刹,我们正在模拟复现问题。”

芮小丹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份气象通报:“前方山区有强降雨预警,道路湿滑,能见度低。如果系统不可靠,现在召回还来得及。”

丁元英沉默片刻,起身走到白板前画出电路拓扑图。“我们不能因惧怕风险就退缩。通知司机,降速至40公里每小时,开启双闪,其余车辆保持间距跟进。

同时,把这次故障数据打包上传至云端,开放给所有合作院校和供应商协同分析。”

“你是想借这一辆车,做一次全民技术众测?”芮小丹看着他。

“信任的前提是透明。”他目光坚定,“我们要让所有人看到,哪怕一个小毛病,我们也敢摆出来治。”

与此同时,在千里之外的bJ某会议室里,几位汽车行业资深专家正围坐讨论。

“一个村办车企?听起来像扶贫表演。”一位穿灰西装的老者冷笑。

但旁边年轻研究员递上平板:“您看看这个——这是他们公开的技术日志,连续七天无间断更新。连一颗螺丝的扭矩曲线都可追溯。而且……他们的低温启动成功率比主流品牌高出3.2%。”

老者皱眉:“数据可以作假。”

“可他们把原始记录全放上了区块链存证平台。”年轻人说,“谁都能查,谁都能验。这不是作秀,是真把命搭进去了。”

会议室内渐渐安静。

同一时间,古城市监局办公室内,陈岩翻阅着“星辰号”的整改反馈报告,对下属说道:“准备材料,向省局推荐他们申报‘诚信标杆企业’。这样的企业,不该被埋没。”

而在这片关注之外,暗流仍在涌动。

一封加密邮件悄然发送至某大型车企高管私人账户:

“目标已启程,初步暴露技术短板。建议趁势放出对比测试视频,主打‘专业 vs 草根’话题,引导舆论质疑其可靠性。资金方面,已安排财经自媒体同步发声。”

对方回复仅两个字:照办。

三天后,一段视频在网络上悄然发酵。

标题耸动:《号称国产黑马的“星辰号”,实测竟频频熄火?》

画面中,一辆外观相似的越野车在泥泞山路中几次打滑、发动机抖动,最终陷车。评论区迅速被“果然不行”“情怀不能当饭吃”等言论占据。

芮小丹第一时间察觉不对劲:“这车轮毂型号不对,底盘护板也不是我们的设计!”

技术团队比对后确认:视频中的车并非“星辰号”,而是经过改装伪装的旧款车型,故意制造故障博取流量。

“这是恶意抹黑。”冯世杰愤怒,“要不要发声明?”

丁元英却摇头:“发声明只会让更多人记住那个标题。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争辩,是证明。”

他转身看向墙上的路线图,指着正在行驶的第三辆车:“它已经在经历真实路况的千锤百炼。等它完成三千公里无重大故障运行,我们就邀请全国媒体、第三方检测机构,来做一场全程直播拆解,从发动机到焊点,一寸一寸看,一眼一眼验。”

“你要现场拆车?”芮小丹惊讶。

“真相经得起刀刃。”他说,“我们要让公众明白,所谓‘草根造车’不是笑话,而是一颗颗螺钉拧出来的尊严。”

消息传出,舆论风向悄然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