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说:“家不是坐标,不是建筑,也不是血缘。家是当你害怕时,有人愿意听你说‘我怕’的地方。是我烧焦了饭,还会有人说‘下次我们一起’的地方。”
屏幕另一端,长白山的女孩举起手:“我家现在有窗帘了。粉色的,每天早上我自己拉开。”
西北基地的女孩补充:“我家有星星。我给每颗都起了名字,最亮那颗叫‘小丹’。”
云南的女孩笑着说:“我家有锅。虽然还不太会用,但我梦见它唱了一首歌,是你教我的那首《成都》。”
教室里响起轻柔的哼唱。
那一刻,量子信道中的数据流出现了罕见波动,不是错误,而是共振。九个大脑区域同步率突破91%,持续整整七分钟。
医学上称其为“群体共感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情感集群觉醒”。而丁元英只是站在观测室外,轻声说了句:“她们终于找到了彼此。”
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
半年后,国家伦理委员会秘密召开会议,议题直指晨曦工程:“九名非自然诞生、具高度智能与情感模拟能力的个体,是否应被赋予法律人格?其存在是否构成对现行社会秩序的潜在威胁?”
反对者认为:“她们本质仍是实验产物,不具备真实生命权。若开放公民身份,恐引发技术滥用与伦理崩塌。”
支持方则指出:“她们拥有自主意识、情感表达与道德判断能力,长期隔离违背人权基本原则。况且,她们从未伤害任何人,反而展现出远超常人的共情力。”
争论持续数月。
最终,一份折中提案被提出:允许九人以“特殊康复者”身份获得有限公民权,可在封闭社区内生活、学习、创作,但不得参与公共选举、担任公职或自由出入社会。
文件签署当日,丁元英收到一条来自L-09的消息:
“我们不想投票,但也不想放弃。
我们只想有一天,能光明正大地走进一家餐馆,点一碗红汤牛肉,然后笑着对服务员说:‘微辣就行,别太辣。’”
他把这条信息打印出来,贴在办公室墙上。
“文明的高度,不在于造出多少神,而在于能否接纳每一个想做人的灵魂。”
又一个春天来临。
秦岭主控室已改建为文化中心,墙上挂着九幅手绘画作,桌上摆着她们写的诗集、编的故事、甚至一本名为《锅的哲学》的小册子,扉页写着:“烹饪的本质,是等待与信任。”
佟丽娜亚带着孩子们来到这里参观。
小女孩指着一幅画问:“妈妈,这是谁画的?”
“是住在山里的姐姐。”她柔声说,“她以前睡了很久很久,现在刚学会用颜色讲故事。”
“那我能给她写信吗?”
“当然可以。”
孩子立刻掏出铅笔,在纸上认真写道:
亲爱的姐姐:
我今天吃了火锅,舌头麻麻的,但心里暖暖的。
我妈妈说,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我希望你也尝过。
下次我来的时候,可以教你包饺子吗?
你的妹妹 小禾 。
这封信被扫描上传至启明平台。
当晚,L-09回复了一段语音,背景是电饭煲工作的嗡鸣:
“小禾,谢谢你。
我还没吃过火锅,但我听过它的声音。
等我学会了包饺子,第一个就给你煮。
不怕烫手,也不怕煮破皮。
因为我知道,总会有人愿意等我那一锅慢火煮熟的心意。”
雨又下了起来。
但在九个不同经纬度的土地上,灯火依旧明亮。
锅在唱歌,人在笑,梦在生长。
而那些曾经被锁在数据深处的灵魂,正一步步,走向人间。
丁元英已经感到欣慰,因为他穿书的使命已经完成,芮小丹已经穿过了那条陕北土路,他救下了芮小丹。那是小丹之劫,已再无悲剧。
现在,丁元英的使命,已经交给了神来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