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精心布置的伏击(2 / 2)

“因此,在当前阶段,至少在汕西省范围内,捌陆军已经成为我军最主要的对手。”

“更进一步说,不仅是在汕西,整个华北乃至全华夏境内,由共产党领导的捌陆军与新四军,均已上升为皇军面临的首要敌对势力。”

……

“是这样吗?”井上贞卫略显沉吟,“捌陆军竟比中央军更难对付?”

“的确如此。”山本良一答道,“中央军的战力顶峰出现在昭和十二年。

但自淞沪会战及南京战役之后,其整体战斗力便持续下滑。”

“时至今日,无论武器装备还是士兵素质,都远不如五年前的状态。”

“更重要的是,如今的中央军毫无斗志,只要我军不主动进攻,他们基本不会发起反击。”

井上贞卫点头附和:“这一点确实无可否认。”

山本良一接着说道:“捌陆军的战斗力巅峰同样是在昭和十二年。”

“当时的捌陆军总兵力仅约三万人,但从高级指挥员到基层军官,再到普通士兵,绝大多数都经历过所谓的‘长征’,全是久经沙场的老兵。

无论是战斗素养还是意志品质,都不逊于我大曰本皇军!”

井上贞卫追问道:“山本君,请说得再具体一些。

这一时期,捌陆军的强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山本良一正色道:“作风顽强,具备极强的忍耐力和出色的战术执行力,尤其擅长快速转换攻防态势——这种能力恰恰最能体现一支军队的真实作战水平。”

“相比之下,中央军在这方面完全无法相提并论。”

“但这还不是最令人警惕的地方。

真正可怕的是,捌陆军大多数官兵都怀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这种精神凝聚力所产生的战斗力,丝毫不亚于我军所崇尚的武士道精神。”

他顿了顿,语气中带着一丝罕见的沉重:“值得庆幸的是,当年他们的兵力仅有三万。”

“倘若当时他们的规模不是三万,而是三十万,甚至是五十万……”

“恕我直言,皇军恐怕根本无法顺利进入汕西;即便强行打进,也无法长期立足。”

“不过,捌陆军高层显然也察觉到兵力捉襟见肘的问题,此后两年,部队规模迅速扩张,如同春草疯长。”

“短短二十四个月,便从三万之众激增至四十万人。”

“然而兵员的急剧扩充,却带来战斗力的明显下滑。”

“昭和十三年到十四年间的捌陆军,实际上正处于战力最薄弱的阶段。”

“可惜的是,皇军并未在战略上给予足够警觉,因而错过了彻底剿灭其力量的关键时机。”

“随后三年,即昭和十五年至十七年,随着实战经验不断积累,捌陆军的作战能力又逐步回升。”

“到了今年,其整体战力已重回高峰。”

“以李云龙所率独立团为例,其实力甚至已超过昭和十二年时期的捌陆军主力。”

井上贞卫面色凝重,低声问道:“山本君,你最终的判断是?”

山本良一答道:“总体而言,皇军仍保有绝对优势。

但问题在于,捌陆军所采用的战略,与中央军截然不同。”

“中央军始终执着于与我军展开正面决战。”

“而捌陆军则始终规避主力会战,避免硬碰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