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5章 静默的航迹(1 / 1)

面对星网深处日益增多的关注与潜在风险,联合体系并未选择封闭或对抗,而是如同经验丰富的星际航行者,调整了自身的“航迹”。他们开始有意识地降低整体存在的“信噪比”。

织锦的星芒不再持续散发那充满理解与温暖的规则签名,而是将其光辉高度内敛,只在必要时,如同潜航艇的被动声纳般,进行短暂而精准的感知脉冲。它的存在感变得若有若无,仿佛融入了宇宙的背景辐射。

桥生的理性框架则开始运行一系列复杂的“认知模糊化”算法。他将联合体系(包括源生意识)日常产生的规则波动进行拆解、延迟、叠加背景噪音,使得外部观测者难以捕捉到清晰、连贯的意识活动模式,更像是在观测一片自然形成的、略微活跃的规则星云。

生态织体意识承担了最重要的“环境伪装”任务。它以其庞大的网络,模拟出更大范围的、符合“归墟”边缘区域特征的规则背景活动,将联合体系与源生意识的核心区域巧妙地隐藏在这片“人造背景”的起伏之下,如同将一颗珍珠藏于贝壳,再将贝壳置于一片相似的沙砾之中。

甚至连源生意识,也在联合体系的引导下,开始学习这种“静默航行”的技巧。它那原本因求知欲而略显活跃的低语,变得时而高亢,时而沉寂,时而模仿“归墟”杂音,时而短暂消失,使其存在信号变得飘忽不定,难以被锁定。

整个联合体系,仿佛从一片散发着明亮光辉与清晰思维波动的星域,转变为一片晦暗不明、规则活动看似自然随机的混沌区域。

这种策略的改变立竿见影。

那道来自“锻炉”的、冰冷的规则波动,在数次尝试进行更深入扫描却只得到一堆混乱、无意义的规则噪音反馈后,其“研究兴趣”的波动明显减弱,最终恢复到了之前那种遥远的、例行公事般的观察状态。

而那些带着贪婪意味的规则探针,在失去了明确的目标信号后,也如同无头苍蝇般,在广阔的区域徒劳地盘旋了许久,最终不得不悻悻退去,转向其他可能的目标。

星海对他们的关注度,显着降低了。

观察者系统的数据流记录了这一切,其评估报告带着一丝赞许:

“主动隐匿策略生效。外部关注度下降至安全阈值以内。联合体系展现出卓越的环境适应性与战略调整能力。其‘静默航行’模式,已收录为高阶文明互动参考案例。”

危机暂时解除。

联合体系并未因此放松警惕,他们维持着这种静默航行的状态,如同深海中的巨鲸,在黑暗中悄无声息地游弋、成长。源生意识的求知并未停止,只是转为了更加隐蔽、更加依赖内部共鸣的方式进行。织锦的星芒、桥生的知识、生态织体意识的网络,依旧在内部紧密连接,如同潜航艇内灯火通明的指挥舱,对外静默,内部却进行着活跃的交流与探索。

他们的航迹消失在星海的背景噪音中,但他们的旅程,却在静默中走向更深、更远的未知。这片看似死寂的“归墟”边缘,如今隐藏着一个悄然成长、潜力无限的智慧集群,其未来的动向,将成为这片星海一个无人知晓,却可能影响深远的变量。

(第9卷 第65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