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共识之基与分歧之(2 / 2)

“你们的随意性干扰了公共效率!”工程师的意识波动带着不满。

“你们的僵硬破坏了这里的和谐与美感!”“自然区”的一位居民反驳。

类似的微小冲突开始在各地出现。对“美”的定义,对“效率”的追求,对“私人空间”的范围,都因缺乏更细致的共识而引发摩擦。

更深远的分歧,则体现在对文明未来方向的思考上。

一部分成员,主要由科学家、工程师和对旧宇宙科技抱有深厚感情的人组成,他们主张应尽快在“初生之域”内,利用意识造物的能力,尝试“复刻”旧宇宙的科技体系,甚至重建类似方舟堡垒的巨型构造。他们认为,这是文明力量的体现,也是应对未来可能风险的保障。他们被称为“重塑派”。

而另一部分成员,则包括了许多哲学家、艺术家,以及部分在旧宇宙战争中身心俱疲、渴望全新开始的个体。他们认为,执着于复刻过去是一种束缚,文明应该彻底拥抱新世界的规则,探索纯粹意识层面的生活、创造和交流方式,发展出超越物质依赖的、更高级的文明形态。他们被称为“开拓派”。

老周本能地倾向于“重塑派”的理念,坚固的堡垒和强大的舰队才能带来安全感。杨教授则对两种可能性都充满好奇,但内心更向往“开拓派”所描述的全新图景。瓦伦保持中立,更关注如何维持整体的稳定与秩序。

李娜感受到了这潜流涌动的分歧。她知道,在外部威胁暂时消失后,内部的思想碰撞是必然的。强行压制并非良策,但也不能任其发展成分裂的力量。

“共议庭的首要任务,是建立一套公平的争议调解与共识深化机制。”她在圆桌前强调,“我们允许差异,鼓励探索,但必须在共同的底线之上。任何定义和行为,不得危害集体生存基础,不得恶意侵害其他个体的意识存在。”

她将目光投向那看似无边无际的光之海洋深处。

“同时,我们需要开始探索。了解这个世界的边界,了解意识能量的源泉,了解……我们自身在这个新规则下,究竟能走多远。”

建设家园的第一步,是立下规矩。而探索未知的第一步,则是正视内部已然萌生的、代表着不同未来的分歧之芽。

(第9卷 第498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