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明星”如同潜入深海的巨兽,以最低能耗模式悄然滑入“破碎回廊”的外围。舷窗外,是密集如瀑、相互碰撞的小行星群,以及不时扭曲闪烁的引力异常区,环境极其恶劣。常规飞船绝不会轻易涉足此地。
“启动全频段被动侦测,扫描坐标区域。”李娜坐镇舰桥,声音平稳。暗银色的舰体表面,淡金色的秩序纹路若隐若现,维持着基本的防御与隐匿场。
传感器如同无形的触须,小心翼翼地向信号源方向延伸。没有探测到大规模的能量聚集,也没有发现“织影”那种独特的空间扭曲特征。只有那片区域本身混乱的背景辐射,以及……一些散布的、非自然的金属信号。
“发现多个未知来源的金属残骸,分布范围广泛,结构……不属于已知任何文明风格。”传感器官汇报,同时将捕捉到的影像投射到主屏幕上。
那是一些造型奇特的金属碎片,边缘呈现出不规则的熔毁痕迹,仿佛被某种巨大的力量强行撕裂。其材质在光谱分析下显示出复杂的合金特性,与“观察者”的银白色装甲或“织网者”的流线型结构都截然不同,更显粗犷、棱角分明,带着一种原始的暴力美学。
“残骸中发现能量武器击穿的痕迹,但能量属性无法识别,非等离子、非粒子束、也非‘观察者’的信息抹除模式。”技术分析员补充道。
情况变得愈发诡异。这里确实发生过战斗,但交战双方似乎都不是他们熟悉的“观察者”。
“能确定信号源的具体位置吗?”李娜问道。
“信号源位于一个相对稳定的小行星内部,该小行星表面有非自然的入口结构。残骸大多分布在其周围。”
“派遣‘潜行者’侦察单元,靠近侦查入口。‘启明星’保持距离,随时准备火力掩护。”
数架仅有穿梭机大小、通体覆盖吸波材料的无人侦察机从“启明星”的发射舱悄然飞出,如同幽灵般贴近了那颗目标小行星。它们传回了更清晰的画面:小行星表面确实有一个巨大的、明显是人工开凿的通道入口,但入口处的防护闸门已经严重变形,像是被从外部暴力破开。入口附近散落的残骸更多,甚至能看到一些依稀保持着人形、但材质与那些金属碎片相同的“躯体”残肢。
“未检测到生命信号。入口内部结构受损严重,有能量泄漏迹象。”
一切都表明,这里曾是一个据点,但刚刚经历了一场惨烈的、来自外部的攻击。攻击者,很可能就是信号中提到的“收割者”。
“收割者”……不是“观察者”。这是一个全新的、未知的、并且具备强大攻击力的势力。
李娜的心沉了下去。一个“观察者”已经足够棘手,现在又出现了另一个充满敌意的未知文明?宇宙的黑暗,比他们想象的更加深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