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涟漪低语(1 / 2)

方舟堡垒如同一具精密运转的机械,在绝对的寂静与压抑的期待中,等待着命运节点的降临。基于先前零星的数据,杨教授团队推算出一个关键时间窗口:“星火号”下一次活跃期,可能出现在三十六小时之后,误差为正负五小时。这预测如同风中之烛,根基薄弱,却是指引他们前行的唯一微光。

那个承载着王超最后信息的信息包,被郑重地安置在一个特制的悬浮平台上。平台由惰性材料打造,表面蚀刻着稳定能量场的微缩纹路,此刻正静置于“星火号”隔离舱之外。无数传感器如敏感的神经末梢,从四面八方将其笼罩,随时准备捕捉最细微的互动征兆。

与此同时,李娜签署了由老周主导的外围巡逻计划。数艘经过深度改装的“追猎者”改进型战舰,以及老周的旗舰“不屈号”——其主炮再次针对秩序之力进行了频率校准——如同悄然出鞘的利刃,融入堡垒外的深邃虚空,开始在几条关键航路上进行高机动巡视。他们的任务很明确:震慑并干扰可能出现的“观察者”。

堡垒内部,时间仿佛变得粘稠而漫长。监测屏幕上的基线平稳得令人心焦,研究人员们的呼吸都下意识地放轻。

二十小时在沉寂中流逝。

三十小时过去,希望似乎随着时间一同流失。

直到第三十五小时,预测窗口即将关闭,压抑的焦虑几乎凝成实质。

就在第三十六小时刚过,窗口的核心时刻,异变陡生!

数面监测屏幕上,关键曲线的平静被同时打破!

首当其冲的是空间曲率读数!那熟悉的微观涟漪再次浮现,此次持续了近半秒,时长与结构复杂度均超越以往记录,仿佛在笨拙地勾勒某种雏形。

几乎不分先后,超敏感引力计捕捉到又一次短暂的质量异常跳动,峰值较上次更为明显!

所有人的心脏都被瞬间攥紧。杨教授的目光如炬,死死锁定了与信息包相连的传感器阵列。

下一刻,奇迹发生了!

当“星火号”内部的涟漪达到鼎盛之瞬,仅一壁之隔的信息包,其外部的“意志印记”加密场,同步迸发出一次强烈而清晰的共振!无形的波动如同水纹般扩散,被高度灵敏的仪器完整记录下来。

共振持续了约零点三秒,随后,一切异状迅速消退,重归死寂。

“星火号”不再有任何活动迹象,信息包的加密层也依旧稳固如初。

“快!优先分析共振数据!所有记录,全部解析!”杨教授的声音因激动而嘶哑。

海量数据涌入分析核心。短暂的等待后,初步结论呈现。

“教授,信息包本体安全,未被破解。”研究员的汇报先让人心一沉,但紧随其后的话则带来了全新的震撼,“但是……在共振期间,加密场的波动……向外短暂辐射出了一段结构奇特的信息流!”

“信息流?内容?”李娜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她始终在线。

“无法解读!其编码基础完全未知,载体疑似是……秩序之力波动与空间涟漪的混合体!我们只能记录下它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