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1 / 2)

话说赵姨娘正在自己屋中对着贾环满腹牢骚地抱怨着,这时,就听见贾环在外间屋里扯着嗓子嚷道:“我不就是不小心弄翻了药罐子,洒了点药出来而已,那小丫头又没死,凭什么她骂我,你也跟着骂我,还赖我心肠歹毒,把我往死里作践。等着我明天就去要了那小丫头的命,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让她们都给我小心点!”

赵姨娘一听,急忙从里间冲出来,一把捂住贾环的嘴,急切地说道:“你快闭嘴吧,别在这里信口胡说了,再这么口无遮拦,小心人家先要了我的命!”娘儿俩就这么你一言我一语地吵了起来。

赵姨娘又想起之前凤姐对自己说的那些话,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气得不行,也没想着派人去问候凤姐一声,更别提安慰了。

过了几天,巧姐儿的病也痊愈了。可经过这么一遭,赵姨娘和凤姐两边结下的怨恨,比从前更深了一层。

有一天,林之孝进来向贾政禀报:“今天是北静郡王的生日,想请老爷指示该如何处理。”

贾政吩咐说:“就按照往年的老规矩来办,然后告诉大老爷一声,把礼物送过去就行。”林之孝答应了一声,便去安排了。

没过多久,贾赦过来和贾政商量,打算带着贾珍、贾琏和宝玉一起去给北静王拜寿。

对于其他人来说,去不去倒无所谓,只有宝玉平日里就十分仰慕北静王的容貌和威严,心里盼着能多见见他才好。于是,宝玉连忙换了衣服,跟着大家一起前往北静王府。

到了王府,贾赦和贾政递上了自己的名帖,等待王爷的召见。不一会儿,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太监,手里拿着串念珠,笑眯眯地跟贾赦、贾政打招呼:“二位老爷好?”贾赦和贾政也赶紧回礼问好。贾珍、贾琏和宝玉三人也上前问了安。

那太监接着说:“王爷请你们进去呢。”

于是,他们五个人跟着太监进了王府。穿过两道门,又绕过一座大殿,里面才是内宫门。刚到门前,大家都停下了脚步,太监先进去向王爷禀报。这时,门上的小太监们都迎上来问好。

过了一会儿,那个太监出来,说了声“请”,他们五个人便恭恭敬敬地跟着进了内宫。只见北静郡王身着隆重的礼服,已经迎出来到了殿门外的廊檐下。

贾赦、贾政率先上前,恭敬地向北静郡王请安,随后依次是贾珍、贾琏以及宝玉上前请安。北静郡王唯独拉着宝玉的手,亲切地说道:“我许久未见你了,心里一直惦记着你。”接着,他又笑着问道:“你那块通灵宝玉还好吗?”

宝玉微微躬身,作着半揖的姿势,恭敬地回答道:“多亏王爷的福泽庇佑,一切都好。”

北静王微笑着说:“今天你来,我也没什么特别的好东西招待你吃,咱们就好好聊聊天吧。”

话音刚落,几位太监便掀起帘子,北静王做了个“请”的手势,自己却先一步走了进去,随后贾赦等人也都躬着身,依次跟了进去。

先是贾赦请北静王接受他们的礼节,北静王也客气地说了几句谦逊的话,那贾赦早就已经跪下行礼,随后贾政等人也依次上前行礼,这里自不必多说。

贾赦等人又很恭敬地退出。北静王吩咐太监们,将其他亲戚故旧安排在一处,好好招待,却唯独把宝玉留了下来,要与他单独说说话,还赐了座位。

宝玉赶忙又磕头谢恩,然后侧身坐在挨近门边的绣墩上,与北静王聊了一会儿读书、写文章之类的事情。

北静王对宝玉十分喜爱和赏识,又让人端上茶来,接着说道:“昨天,巡抚吴大人来宫中朝见皇上,说起你父亲在任学政的时候,公正无私地处理事务,所有参加科考的生员和童生,都对他心服口服。他朝见皇上时,皇上也曾问起,他也极力举荐你父亲,这可知是你父亲的吉兆啊。”

宝玉连忙站起身来,听完这番话,才回话道:“这是王爷的恩典,也是吴大人的盛情。”

正说着,一个小太监进来禀报:“外面各位大人、老爷都在前殿感谢王爷赏赐的宴席。”说着,呈上了感谢宴席和请安的帖子。

北静王略略看了看,又递还给小太监,笑了笑说:“知道了,让他们费心了。”

那小太监又回禀道:“给贾宝玉王爷单独准备的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北静王便吩咐太监带着宝玉到一处极为小巧精致的院子里,派人陪着他吃了饭。

吃完饭后,宝玉又过来谢恩。北静王又说了些关切的话,忽然笑着说道:“我上次见到你那块玉挺有意思的,回来后让人照着样子也做了一块。今天你来得正好,就给你带回去玩吧。”

于是吩咐小太监取来,亲手递给了宝玉。宝玉接过来捧在手里,又谢了恩,然后退了出去。

北静王又命令两个小太监跟出来,这才与贾赦等人一同回来了。贾赦等人便各自回到自己的院子里去了。

贾政领着贾珍、贾琏和宝玉三人回到府中,先到贾母处请了安,又聊了聊在府里遇到的一些人。接着,宝玉向贾政禀告了吴大人进宫朝见皇帝并被保举的事。

贾政听后,说道:“这位吴大人,原本就与我们交情不错,也是我们这一类的人,倒是个有骨气之人。”

随后,他们又闲聊了几句,贾母便说:“你们也累了,都去歇着吧。”贾政于是告退,贾珍、贾琏和宝玉都跟他到门口。贾政对他们说:“你们回去陪老太太坐着吧,不用送了。”说完,便自己回房去了。

贾政刚坐下不久,一个小丫头进来禀报:“老爷,外面林之孝求见,说有话要回。”说着,递上一个红单帖,上面写着吴巡抚的名字。

贾政知道这是吴巡抚来拜访的帖子,便让小丫头去叫林之孝进来。

贾政走到廊檐下,林之孝进来后禀报道:“今日巡抚吴大人亲自来拜访,我已经回了他。另外,我还听说,现在工部有一个郎中的职位空缺,外面的人和部里都在传,说这个位置很可能是老爷来补。”

贾政听后,只是淡淡地说:“看看再说吧。”林之孝又禀报了几句其他的事情,才退了出去。

且说贾珍、贾琏和宝玉三人一同回去后,只有宝玉前往贾母那里。他一边向贾母讲述北静王对他的热情款待,一边将那块玉拿出来给大家看。

众人看了,都忍不住笑了起来。贾母见状,便吩咐下人:“把这块玉给他收起来吧,可别弄丢了。”接着,她又关切地问宝玉:“你那块通灵宝玉可得好好带着啊,别和别的什么物件弄混了。”

宝玉闻言,从脖子上将通灵宝玉摘下,说道:“这可不是我那块玉,哪能那么容易就丢了呢。比起来,这两块玉差别可大了,根本不可能弄混。我正想要告诉老太太,前儿晚上我睡觉的时候,把通灵宝玉摘下来挂在帐子里,没想到它竟然发出了光,把整个帐子都映得红彤彤的。”

贾母听后,笑着说道:“你又在胡说八道了,帐子的檐子是红色的,要是有点火光映照,自然会显得红一些。”

宝玉连忙解释道:“不是的,那时候灯已经灭了,屋里漆黑一片,可我还是能看见它发光呢。”

邢夫人和王夫人听了,都抿着嘴偷偷地笑。凤姐则打趣道:“这可是个好兆头,喜事要来了。”

宝玉一脸疑惑地问道:“什么喜事?”

贾母说道:“你还不懂这些。今天大家都忙活了一整天,你也累了,去歇歇吧,别在这儿说这些傻话了。”

宝玉又站了一会儿,这才回到园子里去了。

这时,贾母问道:“对了,你们去看薛姨妈的时候,说起这事没有?”

王夫人回答说:“我们本来就要去看望她的,只是因为凤丫头为了巧姐儿的病忙得不可开交,就耽搁了两天,今天才去的。我们把这事都跟薛姨妈说了,她倒是十分乐意,只是说蟠儿这时候不在家,眼下他父亲又去世了,得等跟他商量商量再办。”

贾母说:“这也是合情合理的话。既然这样,大家先都别声张,等姨太太那边商量好了再说。”

先不说贾母那里正在讨论宝玉的亲事,单说宝玉回到自己房间后,对袭人说:“刚才老太太和凤姐姐说话吞吞吐吐、含含糊糊的,不知道她们到底什么意思。”

袭人思索了一会儿,笑着说道:“这个我也猜不出来。不过,刚才她们说这些话的时候,林姑娘在跟前没有?”

宝玉回答说:“林姑娘最近生病了,这段时间她什么时候到老太太那边去过呢。”

正说着,就听见外间屋里麝月和秋纹在拌嘴。

袭人问道:“你们俩又在吵什么?”

麝月说:“我们俩玩牌呢,她赢了我的钱就拿走,她要是输了钱,就不肯往外掏。这也就算了,她居然还把我的钱都给抢走了。”

宝玉笑着说:“几个钱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傻丫头,别吵了。”这话一说,麝月和秋纹都撅着嘴,坐到一边去了。

之后,袭人安排宝玉睡下,不提。

却说袭人听了宝玉刚才那番话后,心里也清楚这八成是和给宝玉说亲有关的事。她担心宝玉总是会冒出一些痴痴傻傻的念头,这一提起来,真不知道他又会说出多少没头没脑、痴痴呆呆的话。所以故意装作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可实际上这是她心里最关心的头等大事。

到了晚上,袭人躺在床上,左思右想,终于想出了一个主意:不如去见见紫鹃,看看她那边有没有什么动静,如此一来,自然就能知道个大概情况了。

第二天清晨,打发宝玉去上了学。袭人自己梳洗完毕之后,就不紧不慢地朝着潇湘馆走去。刚到门口,就瞧见紫鹃正蹲在花丛边采摘花朵,见袭人来了,紫鹃脸上立刻浮现出笑意,热情地招呼道:“姐姐快到屋里坐。”

袭人一边走进屋,一边笑着说道:“坐着,妹妹这是在采花呢吗?你们姑娘呢?”

紫鹃一边继续手里的动作,一边回答:“姑娘刚梳洗完,这会儿正等着喝温好的药呢。”说着,紫鹃便和袭人一同走进屋内。

走进屋里,只见黛玉正坐在那儿,手里捧着一本书,专注地看着。

袭人见状,脸上堆满笑容道:“姑娘可真是用功,刚起来就看书,也不嫌累着。要是咱们宝二爷念书能有姑娘这股子劲头,那可就太好了!”

黛玉听了,微微一笑,轻轻把书放在一旁。这时,雪雁端着一个小茶盘走进来,茶盘里放着一杯药和一杯水,后面还跟着一个小丫头,手里捧着痰盒和漱盂。

其实,袭人这次来潇湘馆,是想探探黛玉的口风。

她在屋里坐了一会儿,却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话题切入。而且她心里清楚,黛玉心思细腻敏感,要是自己问得不当,没探到消息不说,反倒惹她不高兴,那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袭人又坐了一会儿,便找了个由头,起身告辞离开了。

快走到怡红院门口时,只见两个人正站在那里。袭人觉得不便再往前走,其中一人却早已瞧见了她,急忙跑过来。

袭人一看,原来是锄药,便问道:“你在这里干什么?”

锄药回答说:“刚才芸二爷来了,还带了个帖子,说是要给咱们宝二爷看的,现在他在这儿等着回信。”

袭人说道:“宝二爷每天都去上学,你难道不知道吗?还等什么回信呢。”

锄药笑着说道:“我已经告诉他了。他让我转告姑娘,等姑娘的回话呢。”

袭人正要再说什么,只见另一个人也慢慢悠悠地蹭了过来。仔细一看,原来是贾芸,正鬼鬼祟祟地往这边走。袭人一见是贾芸,连忙对锄药说:“你告诉他已经知道了,等宝二爷回来再给他看。”

贾芸原本想过来和袭人搭话,无非是想套套近乎,但又不敢冒失,只能慢慢踱步过来。离得不算远时,没想到袭人说了这话,他也不好意思再往前走,只好停下了脚步。

这时,袭人已经转过身,往回走了。贾芸只好闷闷不乐地转身回去,和锄药一起离开了。

晚上,宝玉回到房里,袭人便向他回报说:“今天廊下的小芸二爷来过了。”

宝玉问道:“他来做什么?”

袭人回答:“他还带了封帖子来呢。”

宝玉连忙说:“在哪里?快拿给我看看。”

麝月便走进里间屋,从书架上把帖子拿了过来。

宝玉接过帖子,只见封皮上写着“叔父大人安禀”。

宝玉笑道:“这孩子怎么又不认我做父亲了?”

袭人好奇地问:“怎么了?”

宝玉解释道:“前年他送我白海棠的时候,还称我为‘父亲大人’,今天这帖子封皮上却写着‘叔父’,这不是又不认我了吗?”

袭人嗔怪道:“他也不害臊,你也不害臊!他那么大了,倒认你这么年轻的人作父亲,他怎么能不害臊?你呀,正经连个……”

刚说到这儿,袭人的脸一下子红了,微微一笑。

宝玉也意识到了什么,便说:“这倒难说。俗话说:‘和尚无儿,孝子多着呢。’我只是看他聪明伶俐,招人喜欢,才这么做的;他要是不愿意,我还不稀罕呢!”一边说着,一边拆开帖子。

袭人也笑着说道:“那小芸二爷也有点鬼鬼祟祟的,一会儿要看人脸色,一会儿又躲躲藏藏的,可见也是个心术不正的人。”

宝玉只顾着拆开看帖子上的字,没理会袭人的话。袭人见他看帖子时,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笑,一会儿又摇头,最后竟然显得十分不耐烦。

袭人等他看完,便问:“是什么事情?”

宝玉没有回答,直接把帖子撕成了几段。袭人见状,也不便再问,转而问宝玉吃了饭还看不看书。

宝玉说:“可笑芸儿这孩子,居然如此的混账!”

袭人见他答非所问,便微笑着又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宝玉不耐烦地说:“问他做什么,咱们吃饭吧。吃完饭歇着吧,我心里烦得慌。”说着,他叫小丫头点了个火,把撕碎的帖子烧了。

不一会儿,小丫头们将饭菜摆上了桌。可宝玉只是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袭人又是哄又是逗,好不容易才催着他吃了一口饭,结果他马上就放下了碗筷,依旧闷闷不乐地歪在床上。没过多久,他忽然落下了眼泪。

这时,袭人和麝月都感到十分困惑,摸不着头脑。麝月忍不住说道:“这好好的,怎么又哭上了?都怪那个什么芸儿雨儿的,不知道他们搞了什么鬼,送来这么个荒唐的帖子,把人都弄成这副傻样了,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要是天天这么神神秘秘、不明不白的,谁能受得了啊!”说着,麝月自己竟也伤心起来。

袭人在一旁听了,忍不住想笑,便劝麝月说:“好妹妹,你就别跟着凑热闹逗他了。他一个人就已经够难受的了,你还这样。他帖子上写的事儿,难道还跟你有关不成?”

麝月反驳道:“你可别乱说了。谁知道他帖子上写的是什么混账话,你干嘛往我身上扯?要说有关系,他帖子上写的说不定还跟你有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