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宝玉回到自己房中洗手,然后便和袭人商量起来:“今晚咱们喝酒聚会,大家图个乐子,别太拘束了。得想想晚上吃些什么好,得早点告诉她们,好让她们提前准备。”
袭人笑着回应道:“你放心,这事儿我已经安排好了。我和晴雯、麝月、秋纹四个人,每人出五钱银子,加起来一共是二两银子。还有芳官、碧痕、小燕和四儿她们四个人,每人出三钱银子,那些告假的就不算了,这样一共是三两二钱银子,这些钱我都已经交给柳嫂子了,让她准备四十碟果子。我还跟平儿说了,已经悄悄抬了一坛上好的绍兴酒藏在那边了。我们八个人就专门为你过生日。”
宝玉听了,高兴得不得了,连忙说道:“她们哪来的钱,本不该让她们出钱的。”
晴雯在一旁插话道:“她们没钱,难道我们就是有钱的?这不过是大家的一份心意罢了。哪怕这钱是她们偷偷省下来的,咱们也只管领了她们这份情就好。”
宝玉听了晴雯的话,笑着回应道:“你说得挺在理的。”
袭人不禁笑道:“你呀,要是哪天不挨她几句带刺儿的话怼一怼,心里反倒不舒坦。”
晴雯听了也笑道:“你现在也学坏了,就会在中间挑拨离间、煽风点火。”
这话一出,大家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起来。
这时,宝玉说道:“把院门关上吧。”
袭人笑着说道:“怪不得大家都说你是个‘无事忙’,这会儿把门一关,别人指不定怎么怀疑呢。依我看,干脆再等一会儿再关。”
宝玉觉得有道理,便点了点头,接着说:“那我出去溜达溜达。四儿,你去舀点水来;小燕,你跟我走一趟。”说完,宝玉就朝着外边走去。
到了外边,见周围没什么人,宝玉便向小燕问起五儿的事。
小燕回答说:“我刚才已经跟柳嫂子说了,她听了可高兴了。只是五儿那天晚上受了委屈,心里又烦又恼,回到家就气出病来了,所以现在根本来不了。只能等她病好了再说啦。”
宝玉听了这话,不禁后悔地长叹一声,接着又问:“这事儿,袭人知不知道?”小
燕说:“我没跟她说,不知道芳官有没有讲。”
宝玉说:“我可从来没跟芳官说过这事。算了,等会儿我去告诉她吧。”说完,宝玉又走回屋里,故意去洗手。
此时已经到了掌灯时分,只听见院门前传来一阵脚步声,似乎有一群人走了进来。大家隔着窗户悄悄张望,果然看见林之孝家的和几个管事的女人走了过来,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人手里提着一盏大灯笼。
晴雯偷偷地笑着小声说:“她们这是来查上夜的人了。等她们一走,咱们就可以关门了。”
只见怡红院里所有负责上夜的人,都纷纷迎了出去,林之孝家的逐一查看了一番。林之孝家的嘱咐道:“你们可别耍钱吃酒,别一躺下就睡到大天亮。要是让我知道了,可不会轻易放过。”
众人听了都笑着回答:“哪里会有这么大胆子的人。”
林之孝家的又问道:“宝二爷睡下了吗?”
众人都回答说“不知道”。
这时,袭人赶忙推了推宝玉。宝玉匆忙穿上鞋,便迎了出来,笑着说道:“我还没睡呢。妈妈进来歇歇吧。”接着又喊道:“袭人,快倒茶来。”
林之孝家的连忙走进屋里,笑着说:“还没睡?现在白天长了,夜晚短了,应该早点睡,明天才能起得早。不然的话,明天起迟了,别人会笑话,说你这不是个读书上学的公子哥儿,倒像是那些挑脚汉了。”说完,又笑了起来。
宝玉急忙笑着回答:“妈妈说得对。我每天都睡得挺早的,只是妈妈每天进来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因为那时候我已经睡了。今天是因为吃了面,怕积食,所以多玩了一会儿。”
林之孝家的又笑着对袭人等人说:“应该沏些普洱茶来喝。”
袭人和晴雯连忙笑着回答:“已经沏了一盄子女儿茶了,都喝了两碗了。大娘也尝一碗吧,都是现成的。”说着,晴雯便倒了一碗茶端了过来。
林之孝家的笑着又说道:“最近这段时间啊,我听到二爷说话用词都变了,对着这几位大姑娘竟然直接叫起她们的名字来。虽说她们现在在这屋里侍候,但终究是老太太、太太身边的人,说话时还是该更尊重些才合适。要是偶尔一不留神叫一声名字,那倒也还说得过去;可要是总是顺口就这么叫,恐怕以后兄弟侄儿们也跟着学,那就要被人笑话了,会说这家人眼里没有长辈。”
宝玉笑着回应道:“妈妈说得对,我原本也就是偶尔那么叫一下。”
袭人和晴雯都笑着帮宝玉解释:“可别委屈了二爷。直到现在,他‘姐姐’这两个字可是一直挂在嘴边的,不过就是玩的时候偶尔叫一声名字罢了。要是当着别人的面,他还是和以前一样恭敬。”
林之孝家的听后,笑着夸赞:“这样才好呢,这才是读书懂礼数的表现。越是自己谦逊,就越能显示出对别人的尊重。别说是这些在府里已经好几代的老仆人了,就算是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哪怕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也不能轻易去伤害。这才是受过良好教养的公子哥该有的行事作风。”
说完,林之孝家的喝了口茶,然后说道:“那二爷就请早点安歇吧,我们就先走了。”
宝玉还想留她们再坐一会儿,说:“再歇会儿吧。”
林之孝家的已经带着众人,又去别处巡查去了。
见此情景,晴雯等人赶忙让人关上门,随后走进来笑着说道:“这位奶奶这是在哪喝了一杯酒?回来就开始唠唠叨叨个没完,还把咱们好一顿数落。”
麝月笑着说道:“她这也不是什么坏心思,咱们平日里啊,就该时不时被这么提点提点。这也是怕咱们行事出了大差错,才这么说的。”
说着,麝月和众人便开始在桌上摆起酒和果子。
袭人提议道:“咱们就别用围桌了,把那张花梨木的圆形炕桌搬到炕上来,大家围坐在一起,既宽敞又方便。”大家听了,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便一起动手把炕桌抬了过来。
麝月和四儿则去搬果子,她们用两个大茶盘,来来回回跑了四五趟,才把果子都搬了过来。这时看见两个老婆子蹲在屋外的火盆旁,正忙着筛酒。
宝玉说道:“天气这么热,咱们都把厚重的外衣脱了才舒服。”
大家听了,笑着说道:“你要脱就自己脱呗,我们还得按规矩轮流安排座位呢。”
宝玉笑着反驳:“这一安排座位怕是要折腾到五更天了。你们也知道我最讨厌这些繁文缛节,在外人面前没办法只能遵守,现在咱们自己人还这么跟我较劲,可就不太好了。”
大家一听,都说:“那行,就依你。”
于是,大家都没急着入座,而是忙着卸妆、宽衣解带。不一会儿,大家都脱下了正式的礼服,头发只是随意地用簪子挽起,身上穿着轻便的长裙和短袄。
宝玉则只穿了一件大红色的棉纱小袄,用各色玫瑰和芍药花瓣填充的玉色夹纱新枕头上,和芳官先玩划拳游戏。
这时,芳官也嚷着说热,她只穿了一件由玉色、红青、酡绒三种颜色缎子拼接而成的水田纹小夹袄,腰间系着一条柳绿色的汗巾,额处编了一圈细密的小辫子,这些小辫子都汇聚到头顶,结成一根像鹅卵石那么粗的总辫子,垂在脑后。她的右耳洞里只塞了一个米粒大小的小玉塞子,而左耳上则单独戴着一个像白果那么大的硬红镶金大耳坠,这使得她的脸庞显得更加白皙,如同满月一般,眼睛则清澈得像秋天的水。
大家看了,都笑着说道:“他俩倒像是一对双胞胎兄弟一样。”
袭人等人逐个将酒斟好,说道:“咱们先别急着划拳行酒令了,虽说不用按严格规矩入座,每人从我们手中端着的酒杯里喝一口酒吧。”
于是,袭人率先端起酒杯,把酒送到唇边抿了一口,接着其余人按照顺序,一个接一个地都如此尝了一口酒,之后大家才都围坐成一圈。小燕和四儿因为炕沿坐不下,就搬了两张椅子靠近炕边放下。
再看那四十个碟子,全都是一色的白粉定窑瓷器,不过只有小茶碟那么大,碟子里装着来自山南海北、中原各地乃至国外的食物,有干的也有鲜的,有水里的也有陆地上的,几乎涵盖了天下所有的美酒佳肴和瓜果蔬菜。
宝玉于是说道:“咱们也该玩个酒令游戏才有意思。”
袭人听了便说:“还是玩些文雅点的游戏吧,别太吵闹,免得被别人听见了。再说,我们都不识字,那些需要文采的游戏可不行。”
麝月笑着提议:“那咱们就掷骰子抢红点玩吧。”
宝玉却摇摇头说:“那太没意思了,不好玩。咱们还是玩占花名的游戏好。”
晴雯一听,眼睛一亮,笑道:“正是,我早就想玩这个游戏了。”
袭人却有些顾虑,说:“这个游戏虽然好玩,但是人少了就没意思了。”
小燕想了想,笑着说:“依我看,咱们悄悄地把宝姑娘、云姑娘、林姑娘都请来一起玩,玩到二更天再睡也不迟。”
袭人一听,又有些担心,说:“又要开门关门的,这么闹腾,万一遇到巡夜的人问起来怎么办?”
宝玉却满不在乎地说:“怕什么!咱们三姑娘也喝酒的,再把她也请来才热闹。还有琴姑娘,也一起请来。”
众人听了,都有些犹豫,说:“琴姑娘就算了,她在大奶奶屋里呢,这么一请,动静太大了。”
宝玉却坚持说:“怕什么,你们这就快去请。”
小燕和四儿早就等不及了,一听这话,连忙让人开了门,分头去请人了。
晴雯、麝月和袭人三人商量着说:“她俩去请的话,恐怕宝姑娘和林姑娘不会来,得我们亲自去请,无论如何也要把她们拉过来。”
于是,袭人和晴雯赶忙让一个婆子打着灯笼,两人一同前往。
到了之后,宝钗果然以“夜深了”为由推脱,黛玉则称“身体不舒服”。两人再三恳求说:“就算给我们个面子,稍微坐一会儿再走也行。”
探春在一旁听着,也觉得这样挺好。她心里琢磨着:“如果不请李纨,万一她知道了,反而不好。”于是,她便让翠墨和小燕一起去,再三邀请李纨和宝琴。等人都到齐了,大家便先后前往怡红院。
到了怡红院,袭人又极力邀请香菱过来。随后,大家在炕上又拼了一张桌子,这才都坐下。
宝玉赶忙说道:“林妹妹怕冷,到这边靠着板壁坐吧。”说着,又拿了个靠背垫在黛玉身后。袭人等人也都搬来椅子,在炕沿边陪坐着。
黛玉却远远地离开桌子,靠着靠背坐下,笑着对宝钗、李纨、探春等人说:“你们平日里总说别人夜里聚在一起赌博喝酒,如今咱们自己也这样,以后还怎么去说别人?”
李纨笑着回应道:“这有什么要紧的。一年之中,也就只有在过生日或者过节的时候才会这样,又不是天天如此,所以倒也不用担心。”
说着,晴雯取来一个竹雕的签筒,筒里装着用象牙制成的花名签子。她轻轻晃了晃签筒,然后把它稳稳地放在桌子中央。接着,晴雯又拿过盛着骰子的盒子,摇动一番后揭开盒盖,只见骰子显示的点数是五,按顺序数过去正好轮到宝钗。
宝钗见状,笑着说道:“那我先来抽签,真不知道会抽到什么来。”言罢,她拿起签筒晃了晃,随后伸手从中抽出一根签子。
众人凑过去一看,只见签子上绘着一朵娇艳的牡丹,旁边题着“艳冠群芳”四个字,下方还镌刻着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旁边还特意标注着:“在场的人一同举杯共贺,牡丹乃是群芳之首,接下来可以随意指定一个人,不管是用诗词表达,还是说些风趣幽默的话,讲一个内容来助助酒兴。”
大家看了这段话,都笑着说道:“真是太巧了,宝钗你本来就很配这牡丹花。”说着,众人便一同举杯,共同祝贺宝钗。
宝钗喝完这杯酒后,笑着对芳官说:“芳官,你给我们唱一支曲子听听吧。”
芳官回应道:“既然这样,那大家先把面前这杯酒喝了,这样听起来更有氛围。”
于是,大家都端起酒杯喝了酒。接着,芳官便开口唱道:“寿筵开处风光好。”
众人一听,纷纷说道:“快停下,快停下!这会儿不用你来给我们祝寿了,你挑一首你唱得最好的来唱。”
芳官没办法,只好细细地唱了一首《赏花时》:翠凤毛翎扎帚叉,闲为仙人扫落花。您看那风起玉尘沙。猛可的那一层云下,抵多少门外即天涯!您再休要剑斩黄龙一线儿差,再休向东老贫穷卖酒家。您与俺眼向云霞。洞宾呵,您得了人可便早些儿回话,若迟呵,错教人留恨碧桃花。
大意为:用翠绿凤凰的羽毛扎成一把帚叉,平日里化身为逍遥仙人,悠然地清扫着飘落的花瓣。您看那风起时,扬起的尘沙宛如玉屑纷飞。突然间看到的那一层云朵的
您可千万别像那剑斩黄龙时稍有偏差,白白错失了良机;也别再流连于那贫穷却好客的东老酒家了。您就和我一起,将目光投向那绚烂的云霞,让心灵自由飞翔。
洞宾仙人啊,您若是寻得了那有缘之人,可要早早回来给我个回信。要是您迟迟不归,只怕会让我空对着那碧桃花,留下无尽的遗憾。
这场抽花签的游戏刚结束。宝玉却还一直拿着那根花签,嘴里反复念叨着“任是无情也动人”,一边听着那支对应的曲子,一边呆呆地看着芳官,芳官却默默地不做声。
湘云见状,赶忙伸手一把将花签从宝玉手里夺过来,随手扔给了宝钗。
接着,宝钗又掷出了十六点,按点数轮到探春抽签。探春笑着说道:“我还不知道会抽到个什么签呢。”说着,她伸手抽了一根出来,自己看了一眼,便立刻把签扔到了地上,脸一下子红了,笑着说道:“这东西可不好,咱们不该玩这个酒令。这原本是外面男人们玩的酒令,上面有好多不正经的话。”
大家听了都不太明白,袭人她们赶紧把签捡了起来。众人凑过去一看,签上画着一枝杏花,红色的字写着“瑶池仙品”四个字,旁边还有一句诗:日边红杏倚云栽。
签上注释写着:“抽到这支签的人,一定会嫁个贵婿,大家都来恭贺一杯,一起喝一杯酒。”
众人笑着说道:“我们说是什么呢!这签本来就是闺中少女们取乐玩的,除了这两三根签上有这样的话,其余签上都没什么特别的言辞,这有什么可忌讳的!咱们家已经有一位王妃了,难道你也能成为王妃不成?这可是大喜事,大喜事!”
说着,大家纷纷举杯来向探春敬酒。
探春哪里肯喝,却被史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硬是按着,强行把酒灌了下去。
探春只好下令:“把这个游戏取消了,咱们再玩点别的。”
众人坚决不肯答应。史湘云拉着探春的手,硬是让她掷了个十九点,接下来就该李纨抽签了。
李氏轻轻晃了晃签筒,随后抽出一根签,定睛一看,不禁笑出声来:“太妙了。你们快看,这玩意儿还真挺有意思的。”
大家凑过去看那支签,只见上面画着一枝老态的梅花,旁边写着“霜晓寒姿”四个字,签的另一面则题着一句旧诗:竹篱茅舍自甘心。
注释里写着:“自己先饮一杯酒,然后让下家掷骰子。”
李纨笑着说道:“这真有趣,你们来掷吧。我就自己喝一杯酒,不参与你们之后的输赢情况了。”说完,她便端起酒杯一饮而尽,然后把骰子递给了黛玉。
黛玉一掷,掷出了十八点,接下来就该轮到湘云抽签了。
湘云笑着,挽起袖子,伸手抽了一根签出来。大家凑过去看,只见签的一面画着一枝海棠花,上面题着“香梦沉酣”四个字,另一面写着一句诗:只恐夜深花睡去。
林黛玉笑着说道:“把‘夜深’这两个字,改成‘石凉’两个字更好。”
大家一听,就知道她是在打趣白天史湘云醉卧在石头上的事儿,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史湘云笑着指向那边那只模型小船,对林黛玉说:“你赶紧坐上那艘小船回家去吧,别在这儿唠唠叨叨的了。”这话一出,大家又都笑了起来。
大家接着看签上的注释,上面写着:“既然签上写着‘香梦沉酣’,抽到这支签的人就不适合喝酒了,只让签的上家和下家各喝一杯。”
史湘云听了,拍着手笑道:“阿弥陀佛,这可真是一支好签!”
凑巧的是,林黛玉是上家,贾宝玉是下家。于是,他俩各自斟满了一杯酒,准备要喝。
贾宝玉先喝了半杯,然后趁别人不注意,偷偷把剩下的半杯酒递给了芳官。芳官接过酒杯,一仰头就喝完了。林黛玉只顾着和别人说话,悄悄把酒都倒进了漱口用的盂里了。
湘云随即拿起骰子,随手一掷,掷出了九点,按顺序数下来,正好轮到麝月。麝月便抽取了一根签。
大家凑近一看,签的正面画着一枝荼蘼花,上面题写着“韶华胜极”四个字,背面则写着一句古诗,内容是:开到荼縻花事了。
注释上写着:“在座的人各自饮三杯酒,以此送别春天。”
麝月问道:“这是什么意思?”宝玉皱着眉头,赶忙把那根签藏了起来,说道:“咱们先喝酒。”说着,大家就各自连喝了三口酒,当作是喝了三杯。
接着,麝月掷了一次骰子,掷出了十九点,按顺序该轮到香菱。香菱便抽了一根签,签上画着并蒂花,上面题着“联春绕瑞”四个字,签的另一面写着一句诗,内容是:连理枝头花正开。
注释里写着:“共同祝贺抽到签的人喝三杯酒,其他人一起陪喝一杯。”
香菱又掷了一次骰子,掷出了六点,接下来轮到黛玉抽签。
黛玉默默地在心里想着:“不知道有什么好的签能够被我抽到才好。”一边想着,一边伸手取了一根签,只见签上画着一枝芙蓉花,上面题着“风露清愁”四个字,签的另一面写着一句旧诗,内容是:莫怨东风当自嗟。
注释上写着:“自己先喝一杯,再让牡丹陪喝一杯。”
大家听了都笑着说:“这个主意太妙了。除了她其他人都不配被比作芙蓉。”
黛玉听了,自己也忍不住笑了。于是喝了酒,接着掷骰子,掷出了二十点,按规则该轮到袭人。
袭人便伸手从瓶中抽取了一支花签,结果是一枝桃花,上面写着“武陵别景”四个字,另一面则题着一首旧诗,内容是:桃红又是一年春。
注释里写着:“杏花陪一杯酒;在座有与她同岁的人陪一杯酒;有和她同月同日生的陪一杯酒;有跟她同姓的也陪一杯酒。”
众人听后笑着说:“这轮酒令可太热闹有趣了。”
大家算算年龄生日,发现香菱、晴雯、宝钗三人与探春同岁,黛玉和探春是同月同日出生的,只是没有同姓的。
芳官赶忙说道:“我也姓花,我也陪她喝一杯。”
于是,大家纷纷斟满酒。
黛玉对着探春笑着说:“命中注定要招到好女婿的,你是杏花,快把这杯酒喝了,我们也好跟着喝。”
探春笑着回应:“这是什么话,大嫂子,你顺手揍她一下子。”
李纨笑着打趣道:“人家没招到好女婿,反倒要挨打,我可不忍心。”这话把众人都逗笑了。
袭人正准备掷骰子,就听见有人在外面叫门。守门的老婆子赶忙出去询问,原来是薛姨妈派人来了,说是来接林黛玉的。
大家便问来人:“现在几更天了?”
来人回答说:“已经二更天以后了,钟都敲过十一下了。”
贾宝玉还是有些不信,便要过怀表看了看,发现确实已经是夜里十一点十分了。
林黛玉站起身来说道:“我可实在撑不住了,回去还得吃药呢。”
众人也附和着说:“确实,也都该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