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2 / 2)

探春则叹了口气,说道:“这算多大的事儿啊,姨娘你何苦生这么大的气呢!我正有一件事想跟姨娘你商量商量,怪不得丫头说找不着你,原来你在这儿生气呢,快跟我来。”

尤氏和李纨也都笑着对赵姨娘说:“姨娘,你请到厅上来,咱们一起商量商量。”

赵姨娘实在没办法,只好跟着她们三人一同出来,嘴里仍旧絮絮叨叨地说个不停。

探春见状,便说道:“那些小丫头们,不过就是些用来解闷儿的玩意儿。要是喜欢她们,就和她们说笑几句;要是不喜欢,不理会便是。就算她们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也就像被猫儿狗儿抓咬了一下,要是能原谅就原谅了;要是实在不想原谅,也只需要把管事的媳妇们叫来,让她们去训斥责罚就行。何苦自己不端庄持重,又喊又叫的,太失身份了!你看看周姨娘,怎么就没见有人欺负她?她也不主动去招惹别人。我劝姨娘还是先回房去,好好冷静冷静,别听那些不靠谱的人瞎撺掇,免得惹人笑话,自己还傻乎乎的,平白无故地给别人当苦力使。就算心里有再大的气,也先忍这几天,等太太回来了,自然会处理这些事。”这一番话说完,赵姨娘被堵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回房去了。

这边探春气得对着尤氏和李纨说道:“都这么大岁数了,做出来的事儿却总让人没法打心眼里佩服。这算怎么回事儿?就为这点事儿还值得大吵大闹的,一点儿体面都不留!她耳朵根子软,自己心里又没个主意、没个算计。这肯定是那帮不要脸面的奴才们在背后挑唆的,把个糊涂人给哄得团团转,好让她们出出这口恶气。”

探春越想越生气,当下就吩咐人去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挑唆。

那些媳妇们听了,只得嘴上应承着。等出了门,几个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忍不住笑了,心里想着:“这大海里捞针的事儿,上哪儿查去?”可又不敢不办,只好把赵姨娘身边的人以及园子里的人都叫来,一个一个地盘问。可大家都说不知道。

众人实在没了办法,只好回来跟探春汇报:“这事儿一时半会儿实在查不出来,只能慢慢访查;要是发现谁在背后乱嚼舌根、说话不妥当的,等查出来了一起回来向你禀报,再行责罚。”

探春的气渐渐消了,这才作罢。恰好这时艾官悄悄过来跟探春说:“夏婆子平日里就跟我们不对付,老是造谣生事。前些日子赖藕官烧纸钱,还好是宝玉让她烧的,宝玉自己把这事儿应承了下来,她这才没话可说。今天我给姑娘送手帕去,看见她和赵姨娘凑在一起嘀嘀咕咕说了好半天,一看见我就走开了。”

探春听了这话,虽然心里明白这里头有问题,但也料定艾官她们几个本就是一群爱惹事的,便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把这番话当作确凿的证据。

谁能想到,夏婆子的外孙女儿蝉姐儿,恰好在探春那里当差做事。她时常帮着房里的丫鬟们跑腿买东西、叫人,所以那些女孩儿们都对她挺不错。

这天吃完饭后,探春到正厅去处理事务了。翠墨留在家里看屋子,她便让蝉姐儿出去叫个小厮去买糕点。

蝉姐儿一听,皱着眉头说:“我刚才才扫了一个大院子,这会儿腰也酸、腿也疼的,你让其他人去跑这一趟吧。”

翠墨笑着打趣道:“我还能叫谁去呀?你赶紧去一趟,我跟你说句贴心话,你到后门的时候,顺路跟你老娘提个醒儿,让她多留个心眼儿。”说着,翠墨就把艾官告发她老娘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蝉姐儿。

蝉姐儿听完,立刻把钱接过来,气呼呼地说:“这个小丫头片子,还想捉弄人,看我不去告诉她!”

说完,她就起身往外走。等走到后门那儿,只见厨房里的人这会儿正闲着没事,都坐在台阶上闲聊呢,她老娘也在其中。

蝉姐儿便让一个婆子出去买糕点。她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把刚才翠墨跟她说的话,都讲给了夏婆子听。

夏婆子听了之后,又气又怕,心里直犯嘀咕,想着既要去艾官那儿问个明白,又想跑到探春面前去诉诉冤屈。

蝉姐儿赶忙拦住她,说:“你老人家要是去了,该怎么开口说呢?这事儿你是怎么知道的?要是这么一闹腾,说不定又得惹出麻烦来。我跟你说就是让你多防着点儿,哪用得着这么着急!”

正说着,忽然看见芳官走了过来,扒着院子的门,笑着对厨房里柳家的媳妇说:“柳嫂子,宝二爷说了,晚饭的素菜里要有一道凉凉的、酸酸的东西,就是别放香油,别弄得太油腻了。”

柳家的笑着回应:“知道。今儿怎么让你来传这么一句重要的话?你要是不嫌厨房脏,进来逛逛儿怎么样。”

芳官这才走进院子,这时,忽然有个婆子手里端着一碟糕走了过来。芳官就开玩笑说:“谁买的热乎的糕呀?我先尝一块儿。”

蝉儿伸手把糕接了过去,说:“这是别人买的,你们还稀罕这个!”

柳家的看到这情况,赶忙笑着说:“芳姑娘,你喜欢吃这个?我这儿有刚买回来准备给你姐姐吃的,她还没吃,还好好地收在那儿,干干净净的。说着,她便拿了一碟出来,递给芳官,接着又说,“你等我进去给你沏壶好茶。”说完,她就进去现生火沏茶去了。

芳官拿着那碟糕,举到小蝉脸上,说:“我才不稀罕吃你那糕!我这手里的不是糕是什么?我不过是说着玩玩罢了,你就是给我磕头,我也不吃。”

说着,芳官就把手里的糕一块一块地掰开,往天上扔着打雀儿玩,嘴里还笑着说:“柳嫂子,你别心疼啊,我回来给你买二斤。”

小蝉气得直发愣,瞅着芳官冷笑着说:“雷公老爷也有眼睛,怎么不打这个作孽的家伙!她还气我呢。我拿什么能跟你们比,你们有人给送东西,还有人当干奴才,讨好你们,帮着你们说好话。”

其他几个媳妇都劝道:“姑娘们,算了吧!天天见面就吵个不停。”有几个机灵的,看到她们俩杠上了,怕又惹出什么事来,都赶紧找借口各自走开了。

这时候,小蝉也不敢太过分地说芳官,一边嘟囔着一边走了。

这时,柳家的见人群都散去了,赶紧出来找芳官,问道:“前几天我跟你说的事儿,你说了没有?”

芳官回答说:“说了。不过我想等个一两天再跟那边正式说这事。偏偏那个赵不死的又跟我闹了一场。对了,前些天给你的玫瑰露,姐姐吃了没?她身体有没有好一些?”

柳家的说:“可不都吃了,她喜欢的不得了,但又不好意思再找你开口要。”

芳官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我再去要些来给她就是了。”

原来,柳家有个女儿,今年刚满十六岁。她虽是厨房下人的女儿,但模样生得和晴雯、袭人、紫鹃、鸳鸯这些大丫鬟颇为相似。因为她在姐妹中排行第五,所以大家都叫她五儿。五儿身体不太好,有些虚弱多病,所以一直没被安排差事。

最近,柳家的见宝玉房里的丫鬟们活计轻松,而且人手又多,还听说宝玉以后会把身边的丫鬟都放出去。所以,她现在想把五儿送到宝玉那儿谋个差事。可一直没什么门路,正在发愁。

可巧的是柳家的在梨香院当差,她对芳官那一帮人特别殷勤周到,照顾得比其他干娘还尽心。芳官她们对柳家的也特别好。

于是,柳家的就去找芳官,求她帮忙跟宝玉说说,让五儿去宝玉那儿应个名儿。宝玉虽然答应了,但最近他正生着病,又碰上好多事儿,所以这事儿还没来得及跟上面说。

前言少述,且说说当下发生的事。芳官回到怡红院,向宝玉回复了事情的经过。

此时,宝玉正听到赵姨娘在那儿吵闹,心里自然不痛快,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没办法,他只能等着赵姨娘吵完,又打听到探春把她劝走之后,才从蘅芜苑回来。回来后,宝玉劝了芳官好一会儿,大家这才安稳。

这时候,宝玉见芳官又回来了,还说想再要些玫瑰露给柳五儿吃。宝玉赶忙说道:“有的有的,我平时也不怎么吃这个,你都拿去给她吧。”说着,就吩咐袭人把玫瑰露取出来。袭人一看,瓶子里剩下的也不多了,于是连瓶子一起给了芳官。

芳官便自己拿着瓶子给五儿送去。正好柳家的带着她女儿进来散散心,母女俩在那边角落的一块地方逛了一会儿,便回到厨房里,正坐着喝茶歇脚。

柳家的看见芳官拿着一个五寸多高的小玻璃瓶,对着亮处照看,里面装着小半瓶像胭脂一样的红色汁液,还以为是宝玉喝的西洋葡萄酒。

母女俩赶忙说:“快拿个盆来烧点滚水,你快坐下歇歇。”

芳官笑着说:“就剩下这么点了,连瓶子都给你们吧。”

五儿听了,这才知道是玫瑰露,连忙接过来,谢了又谢。

芳官又问她:“好些了吗?”

五儿说:“今天精神点,进来逛逛。这后面一带,也没什么好看的,就看到些大石头、大树和房子的后墙,正经好看的景致都没看到。”

芳官说:“你为什么不往前边去?”

柳家的说:“我没让她往前边去。姑娘们也不认识她,要是被哪个看不顺眼的人看见了,又得惹出一番是非来。明天还得托你带着她,等有了固定的住处,还怕没人带着她逛呢?只怕到时候逛腻了的日子还多着呢。”

芳官听了,笑着说:“怕什么?有我呢。”

柳家的连忙说:“哎哟哟,我的姑娘!我们可惹不起事,比不得你们。”说着,又倒了茶来。芳官哪里会喝这茶,只漱了漱口,就走了。

柳家的说道:“我这儿忙着呢,五丫头你去送送她。”

五儿把芳官送到门外,见周围没人,便又拉住芳官的手问:“我之前拜托你的事儿,你到底去说了没有?”

芳官笑着回答道:“我还能骗你不成?我听屋里的人说,现在还有两个空缺没补人。一个是红玉走后留下的位置,琏二奶奶把她要走了,但还没安排新人来接替;另一个是坠儿空出来的位置,也还没人补上。所以,现在要你进去也不算过分。不过,因为平儿经常跟袭人说,但凡涉及人员调动或者花钱的事儿,能拖一天就拖一天更好。现在三姑娘正想找个人立立威,连她自己屋里的事儿都被驳回了两三件。她现在正想找咱们屋里的事儿,还没找到机会,咱们何必自己往网里碰去!要是被她说了几句驳回就坏了,以后就不好再回转了。不如等过段时间,等老太太和太太闲下来了,不管多大的事儿,先跟她们说一声,没有办不成的。”

五儿说:“话虽这么说,但我实在是着急,有点等不及了。要是现在能被选上,一来能给我妈争口气,也不枉她养我一场;二来我有了月钱,家里也能宽裕些;三来我心里也能舒坦些,说不定这病就好了。就算请大夫、吃药,也能省下家里的钱。”

芳官说:“我都明白了,你就只管放心。”

两人告别后,芳官自己走了不提。

单说五儿回到家中,跟她母亲深深感谢芳官愿意帮忙的情谊。

她母亲感慨道:“真没想到能得到这些好东西,不过虽然说这些是珍贵之物,但吃多了也容易生热上火。不如把这些倒出一些送给别人,也算是一份大人情。”

五儿问:“那你打算送给谁?”

她母亲说:“我想送给你舅舅的儿子,他昨天得了热病,也想这些东西吃。我现在就倒半盏给他拿过去。”

五儿听了,半天没说话,最后还是随她母亲倒了半盏出去,把剩下的连同瓶子一起放在了厨房的橱柜里。

五儿冷冷地笑着说:“依我看,不给他也罢。万一有人问起来,又得惹出一番麻烦。”

她母亲不以为然地说:“哪会怕这些!我们辛辛苦苦在里面赚点东西,也是应该的。难道还是偷来的不成?”说完,便径直去了。

她母亲一直走到她哥哥家中,她侄子正躺在床上。一见到送来的东西,她哥哥、嫂子还有侄子都高兴得不得了。他们立刻从井里打了凉水,兑着喝了一碗,喝完后心里畅快多了,头脑也感觉清凉了许多。剩下的半盏,他们用纸盖好,放在了桌子上。

说来也巧,正好家里有几个和柳家侄儿平日里关系不错的小厮,前来探望他的病情。其中有个叫钱槐的小伙子,他是赵姨娘的内侄。钱槐的父母如今在府里的库房管账,他自己则被安排跟着贾环上学。

因为家里有些钱财和势力,钱槐还没娶亲,平日里他看上了柳家女儿五儿长得标致,便和父母说了,打算娶五儿做妻子。钱槐还多次央求媒人去柳家说合。柳家父母其实也愿意这门亲事,可五儿坚决不同意,虽然她没有明说,但从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已经能看出来,所以柳家父母也不敢轻易答应。

最近五儿又想着能进园子里当差,更是把这事抛到了脑后,只打算等三五年后从府里出去,自己到外面挑选夫婿。钱家见五儿这样,也就作罢了。可钱槐因为没得到五儿,心里又气又觉得丢脸,发誓一定要把五儿娶到手,才算了却这桩心愿。今天他也跟着其他人一起来看望柳家侄儿,没想到柳家的也在。

柳家的正与哥嫂闲聊,忽然看见一群人朝这边走来,人群里有钱槐,她心里一紧,赶忙推脱说自己还有事,起身就要走。

她哥嫂见状,急忙说道:“姑妈怎么茶都没喝一口就要走?让你记挂着跑这一趟,真是难为你了。”

柳家的笑着回应:“我担心里面该传饭了,等得空了,我再出来看看侄子。”

她嫂子见柳家的要走,就从抽屉内取了一个纸包出来,拿在手里送了柳家的出来。等来到一处墙角边,才递与柳家的,又笑着说道:“你哥哥昨天在门上当值,本来这值班的规矩是五天一轮,可最近这活儿特别冷清,一点外快都没捞着。就昨天,有个粤东来的官员前来拜访,给上头送了两小篓茯苓霜。另外又给了门上一篓当作见面礼,你哥哥就分到了这些。咱们这儿到处都是上千年的松柏树,所以他们就专门取了茯苓的精华,和着药,也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做出了这么漂亮的白霜。说第一可以用人乳拌着,每天早上起来吃一勺,最是滋补身体;第二可以用牛奶,实在万不得已,用滚烫的白开水拌着吃也成。

“我们想着,这茯苓霜正适合外甥女儿吃。本来上午就打发小丫头送到你家去了,结果你家锁着门,连外甥女儿也不在家。我本来还打算去看看她,顺便把这东西给她带过去,可又一想:主子们都不在家,各处都管得特别严,我又没什么差事要办,平白无故地跑来跑去算怎么回事?而且这两天还听说府里不太平,乱哄哄的,万一不小心沾上了什么麻烦,那可就得不偿失了。姑娘你来得正好,就劳烦你亲自把这东西带回去给外甥女儿吧。”

柳氏道了声“有劳了”,便作别往回走。

刚走到侧门那儿,只见一个小厮笑着说道:“你老人家上哪儿去了?里面都派人传了好几趟了,我们三四个人都去找你去了,还没来。你老人家这是从哪儿过来的?这条路又不是回你家的路,我倒有些犯嘀咕了。”

那柳家的笑着骂道:“你这小猴崽子!”

要知怎么回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