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2 / 2)

婆子说:“估计还得一会儿。”

鸳鸯催促道:“快点准备。”婆子们连忙应承。

凤姐儿等人来到探春的房中时,发现她母女几人正在说笑。

探春一向偏爱宽敞明亮的空间,因此这三间屋子并未加以隔断。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张花梨木大理石大桌,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名人字帖,还有几十方珍贵的砚台,各色笔筒和笔海里插满了笔,犹如一片茂密的小树林。旁边放着一个汝窑烧制的大花囊,里面插满了洁白的水晶球般的白菊花,满满当当。西墙的正中挂着一幅米襄阳所作的《烟雨图》,图的左右则挂着一副对联,那是颜鲁公的墨宝,内容是:烟霞闲骨格 泉石野生涯。

大意为:烟霞赋予我闲适淡然的骨格,泉水山石则是我那野趣横生的生活

桌子上摆放着一个大香炉。左侧是一个紫檀木架子,上面放着一个来自大观窑的大盘子,盘子里装满了数十个色泽鲜亮、形态精巧的大佛手瓜。右侧是一个洋漆架子,上面悬挂着一个白玉制成的比目磬,旁边还挂着一把小锤。

板儿稍微熟悉了些环境,便伸手要去摘那把锤子敲打,丫鬟们连忙阻止了他。接着他又想吃佛手瓜,探春挑了一个递给他,说:“玩吧,这个不能吃的。”

东边布置着一张卧榻,拔步床上挂着葱绿色、绣有花卉草虫的纱帐。板儿又跑过去看,指着说:“这是蝈蝈,这是蚂蚱。”

刘姥姥连忙打了他一巴掌,骂道:“你这小子,真不讲究卫生,到处乱闹!让你进来开开眼界,你还得意忘形了。”

板儿被打哭了,众人赶紧劝解才算了事。

贾母隔着纱窗朝后院望了一眼,然后打了个哈欠说:“后廊檐下的梧桐树也长得不错,就是细了点儿。”正说着,忽然一阵风吹过,隐约传来了鼓乐之声。

贾母问道:“是谁家在办喜事呢?咱们这里临街,听得好清楚。”

王夫人等人笑着回答道:“街上是听不到的,这是我们府里那十多个女孩子在练习吹奏打击乐呢。”

贾母听后便笑着说:“既然她们在练习,何不叫她们进来在这里练,也让她们逛一逛,咱们也可以再乐呵乐呵。”

凤姐闻言,连忙命人去把她们叫来,同时又吩咐手下人摆好长桌,铺上红毡。

贾母说:“就摆放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吧,借着水声,音乐听起来会更美妙。等会儿咱们就在缀锦阁

大家都赞同说:“那里最好。”

贾母转头对薛姨妈笑道:“咱们走吧。她们姐妹几个都不喜欢太多人坐着,怕弄脏了屋子。咱们别不识趣,正经坐一回船去喝酒吧。”说完,大家起身便走。

探春笑道:“这话从何说起,我们求之不得老太太、姨妈、太太来坐坐呢!”

贾母笑道:“还是我的三丫头懂事,就那两个玉儿讨厌。等会儿咱们喝醉了,偏偏要去他们屋里闹腾一番。”说完这番话,大家都笑了起来,一同走出屋子。

没走多远,就已经来到了荇叶渚。几位从姑苏选来的船娘早已将两只棠木船撑了过来,众人搀扶着贾母、王夫人、薛姨妈、刘姥姥、鸳鸯和玉钏儿上了其中一只船,随后李纨也跟了上去。

凤姐儿也跳上了船,站在船头,跃跃欲试想要撑船。贾母在船舱里喊道:“这可不是闹着玩的,虽然不是在真正的河里,但水也很深。你赶快给我进来!”

凤姐儿笑着回答:“怕什么!老祖宗您就放心吧。”说完,她就用篙轻轻一撑,船便离岸了。

到了池塘中央,由于船小人多,凤姐儿只觉得船身摇摇晃晃,连忙把篙递给船娘,自己蹲了下来。

接着,迎春姐妹等人和宝玉上了另一只船,随后跟了上来。其余的老嬷嬷和丫鬟们都沿着河岸随行。

宝玉说:“这些破败的荷叶真讨厌,怎么还不叫人来拔掉。”

宝钗笑道:“这几天园子里哪有一天空闲过,天天都有人逛,哪里还有时间叫人来收拾这些。”

林黛玉说:“我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但就喜欢他这一句:‘留得残荷听雨声’。偏偏你们又不留着这些残荷了。”

宝玉说:“果然是好句子,以后咱们就别让人拔了。”

说着,船已经来到了花溆的萝港之下,这里阴森寒冷,两岸上是枯萎的草丛和残败的菱角,更增添了秋天的气息。

贾母因为看到岸边楼阁清雅宽敞,所以问道:“这是薛姑娘的住处吧?”

大家回答说:“是的。”

贾母连忙吩咐船只靠近岸边,顺着蜿蜒的石阶走上去,一行人共同进入了蘅芜苑。一踏入苑内,便感觉到一股奇异的香气扑鼻而来。那些奇异的花草和藤蔓在寒冷中愈发显得青翠欲滴,而且都结出了果实,像珊瑚豆一样,一串串地垂挂着,十分可爱。

走进屋内,只见房间布置得如同雪洞一般简洁,没有任何奢华的摆设。案桌上仅摆放着一个质朴的土定瓶,瓶中插着几枝菊花,旁边还有两部书和一套茶具,包括茶盘和茶杯。床上只挂着青色的纱帐,被褥也非常朴素。

贾母感叹道:“这孩子也太实在了。你没有装饰品,怎么不去跟你姨娘要点呢?我也没多想,竟没想到你们家的东西可能没带过来。”

说完,贾母吩咐鸳鸯去取些古董来装点,同时又责备凤姐儿:“怎么不给妹妹送点摆设来,这么小气!”

王夫人和凤姐儿等人笑着回答说:“是她自己不要的。我们原本送来了,都被她退回去了。”

薛姨妈也笑着补充说:“她在家时也不太喜欢摆弄这些东西。”

贾母摇了摇头说:“这可不行。虽说她这样省事,但万一有亲戚来访,看着不像样;再者说,年轻姑娘们房里如此简朴,也有些忌讳。照这样,我们这老婆子更应该去住马圈了。你们听听书上、戏里怎么说的,小姐们的绣房精致得不得了。她们姐妹几个虽不敢跟那些小姐们比,但也不能太离谱了。有现成的摆设,为什么不摆出来呢?要是真喜欢素净,少摆几样倒还行。我以前最擅长收拾屋子,现在老了,没那份闲心了。她们姐妹几个也得学着收拾,只怕弄俗气了,把好东西都摆坏了。我看她们还不至于俗气。现在让我来替你们收拾,保证既大方又素净。我有两件私藏的东西,一直收着,宝玉都没见过,要是让他瞧见了,也没了。”

说完,她把鸳鸯叫过来,亲自吩咐道:“你把那个石头盆景、那座纱桌屏,还有那个墨烟冻石鼎,这三样摆在桌上就够了。再把那水墨字画的白绫帐子拿来,把这个帐子也换了。”

鸳鸯答应着,笑着说:“这些东西都放在东楼上的某个箱子里,得慢慢找,明天拿去也行。”

贾母说:“明天后天都行,就是别忘了。”

说完,她又坐了一会儿才出来,径直来到缀锦阁。文官等人上来请安,并问要排练什么曲子。

贾母说:“就挑你们拿手的几套来演吧。”文官等人答应着,往藕香榭去了,这里就不再多提。

此时,凤姐儿已经带着手下人把一切布置得井井有条。

上方左右两边各放了一张榻,榻上铺着华丽的锦褥和蓉簟。每张榻前都摆着两张雕漆茶几,茶几的形状各异,有海棠形的、梅花形的、荷叶形的、葵花形的,还有方形和圆形的,样式不一而足。其中一张茶几上摆放着香炉和瓶罐,以及一个攒盒;另一张则空空如也,显然是预留出来放置各人喜爱的食物。

上方的两张榻和四张茶几是为贾母和薛姨妈准备的;下方的一张椅子和两张茶几则是王夫人的座位。其他人的座位则是一椅一几的配置。

东边坐着刘姥姥,刘姥姥玉,接着是迎春、探春、惜春,按照顺序排下去,宝玉坐在最后。

李纨和凤姐的茶几则设在三层门槛之内,二层纱橱之外。攒盒的样式也根据茶几的样式而设计。每个人面前都放着一把乌银洋錾自斟壶和一个十锦珐琅杯。

大家各自坐定之后,贾母首先笑道:“咱们先干两杯,今天咱们玩个酒令才有意思。”

薛姨妈等人笑着回应:“老太太自然有好酒令,我们哪里会呢,您这是存心想灌醉我们。我们多喝两杯就是了。”

贾母笑道:“姨太太今天怎么也谦虚起来了,难道是嫌我老了吗?”

薛姨妈笑道:“不是谦虚,实在是怕玩不上来反而成了笑话。”

王夫人连忙笑道:“就算说不上来,也只不过多喝一杯酒,醉了睡觉去,谁还会笑话咱们呢?”

薛姨妈点头笑道:“那就依令行事。老太太得先喝一杯令酒才行。”

贾母笑道:“这是自然。”说着便喝了一杯酒。

凤姐急忙走到中间,笑着说:“既然要行酒令,最好还是请鸳鸯姐姐来主持更好。”

众人都知道贾母玩的酒令必须由鸳鸯来提调,所以听了这话,都纷纷表示赞同。凤姐于是拉着鸳鸯走了过来。

王夫人笑着说:“既然在玩酒令,就没有站着的道理。”她回头吩咐小丫头:“搬一张椅子,放在你两位奶奶的席位上。”

鸳鸯半推半就地谢了座,坐下后也喝了一杯酒,笑道:“酒令就像军令一样严肃,不管身份高低,今天我是主持人。谁要是不听我的,可是要受罚的哦。”

王夫人等人都笑着说:“一定遵守,快开始吧。”

鸳鸯还没开口,刘姥姥就从席上站了起来,摆手说:“别这样捉弄人,我还是回家吧。”

大家都笑着说:“这可不行。”

鸳鸯命令小丫头们:“把她拉回席上!”

小丫头们笑着,真的把刘姥姥拉回了席上。

刘姥姥直喊:“饶了我吧!”

鸳鸯说:“再多说话就罚你多喝一壶。”

刘姥姥这才停止了说话。鸳鸯接着说:“现在我来起个头,我们玩骨牌接龙的游戏,从老太太开始,依次往下,直到刘姥姥为止。规则是我说出一副骨牌,然后把这三张牌拆开,先说第一张,再说第二张,最后说第三张。说完之后,要合成这一副牌的名字。不论是引用诗词歌赋,还是成语俗话,都得押韵。谁要是说错了,就罚一杯酒。”

众人听了都笑道:“这个游戏好,快开始吧。”

鸳鸯便开始道:“第一副,左边是‘天’字牌。”

贾母想了想道:“头上有青天。”

众人听了都赞道:“好!”

鸳鸯接着说:“中间是‘五与六’。”

贾母随即道:“六桥梅花香彻骨。”

鸳鸯又说:“剩下一张是‘六与凹’。”

贾母应声道:“一轮红日出云霄。”

鸳鸯又道:“合起来就是‘蓬头鬼’。”

贾母笑着接道:“这鬼抱住钟馗腿。”

说完,大家都笑得前仰后合,连声喝彩。贾母于是饮了一杯酒。

接着,鸳鸯又说:“第二副,左边是‘大长五’。”

薛姨妈思索片刻道:“梅花朵朵风前舞。”

鸳鸯道:“右边还是‘大五长’。”

薛姨妈随即对道:“十月梅花岭上香。”

鸳鸯再道:“中间‘二五’是杂七。”

薛姨妈说道:“织女牛郎会七夕。”

鸳鸯接着说道:“凑成‘二郎游五岳’。”

薛姨妈又说:“世人不及神仙乐。”

说完,大家都称赞叫好,并饮了酒。

鸳鸯接着说道:“有了一副。左边‘长ㄠ’两点明。”

湘云道:“双悬日月照乾坤。”

鸳鸯道:“右边‘长ㄠ’两点明。”

湘云道:“闲花落地听无声。”

鸳鸯道:“中间还得‘ㄠ四’来。”

湘云道:“日边红杏倚云栽。”

鸳鸯道:“凑成‘樱桃九点熟’。”

湘云道:“御园却被鸟衔出。”说完喝了酒。

鸳鸯道:“有了一副。左边是‘长三’。”

宝钗道:“双双燕子语梁间。”

鸳鸯道:“右边是‘三长’。”

宝钗道:“水荇牵风翠带长。”

鸳鸯道:“当中‘三六’九点在。”

宝钗道:“三山半落青天外。”

鸳鸯道:“凑成‘铁锁练孤舟’。”

宝钗道:“处处风波处处愁。”说完喝完了酒。

鸳鸯又道:“左边一个‘天’。”

黛玉道:“良辰美景奈何天。”

宝钗听了,回头看了她一眼。黛玉只顾着担心被罚,没有理会宝钗的眼神。

(注:这里林黛玉使用了描写爱情的《牡丹亭》里的诗句,不符合她的身份,所以才有宝钗看她的情节)

鸳鸯道:“中间‘锦屏’颜色俏。”

黛玉道:“纱窗也没有红娘报。”

鸳鸯道:“剩了‘二六’八点齐。”

黛玉道:“双瞻玉座引朝仪。”

鸳鸯道:“凑成‘篮子’好采花。”

黛玉道:“仙杖香挑芍药花。”说完饮了一口酒。

鸳鸯道:“左边‘四五’成花九。”

迎春道:“桃花带雨浓。”

众人道:“该罚!既押错了韵,又不贴切。”迎春笑着喝了一口酒。

原来是凤姐和鸳鸯都想听刘姥姥的笑话,故意让大家说错,都给罚了。

轮到王夫人时,鸳鸯代为说了一个,接下来就轮到刘姥姥了。

刘姥姥说:“我们庄稼人闲下来时,也会几个人聚在一起玩这个,但远没有说得这么好听。我也来试试看吧。”

大家都笑道:“这个不难,你只管说,没关系的。”

鸳鸯笑道:“左边‘四四’是个人。”

刘姥姥听了半天,答道:“是个庄家人罢。”

大家一听,都哄堂大笑起来。

贾母也笑道:“说得好,就该这么说。”

刘姥姥也笑道:“我们庄稼人说话,讲究的就是实在,各位别见笑。”

鸳鸯道:“中间‘三四’绿配红。”

刘姥姥答道:“大火烧了毛毛虫。”

众人笑道:“这确实有庄稼人的本色。”

鸳鸯又说:“右边‘ㄠ四’真好看。”

刘姥姥道:“一个萝卜一头蒜。”大家又笑了。

鸳鸯笑道:“凑成便是一枝花。”

刘姥姥用手比划着说:“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众人听了,更是大笑不止。

这时,只听外面一阵喧闹,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编者注:这里的骨牌游戏其实蕴涵了很多内容,令官一次抽三张骨牌,这也是骨牌的游戏规则,三张为一副。然后令官把三张先拆开单说,最后再合起来总说,在骨牌中,有天、地、人三种牌,两个六点组成的牌为天牌,两个四点组成的牌叫人牌,两个幺点也就是一点组成的牌叫地牌。以贾母天牌开始,以刘姥姥人牌结束。每个人说的诗句也都对应了各自的性格和未来的命运,请细细体会。由于解释起来篇幅太多,所以这里不再一一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