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2 / 2)

宝玉叹了口气,问道:“你真的不明白这话吗?难道我平日里对你的心意都白费了?要是连你的心思我都猜不透,也难怪你天天为我生气了。”

林黛玉答道:“我是真的不明白这放心不放心的话。”

宝玉点头叹息:“好妹妹,你别骗我。如果你真的不明白这话,那我以前对你的心意就都白费了,而且你连对我以往的情意也都辜负了。你总是因为不放心的缘故,才弄得一身病。如果你能放宽心些,这病也不会一天比一天重了。”

林黛玉听了这话,如同被雷击中,仔细一想,觉得宝玉的话比自己内心深处的想法还要恳切,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只是呆呆地望着他。

此刻,宝玉心中也是千言万语,一时不知从何说起,同样呆呆地望着林黛玉。

两人对视了许久,林黛玉轻轻咳了一声,两行眼泪不自觉地滑落,转身就要走。

宝玉连忙上前拉住她,说道:“好妹妹,请先等一下,让我说一句话再走。”

林黛玉一边擦泪,一边用手推开他,说道:“还有什么好说的,你的话我早就知道了!”嘴上这么说,她却头也不回地走了。

宝玉站在那里,不由自主地发起了呆。

原来他刚才出门时太过匆忙,忘记带上扇子,袭人担心他会热,于是急忙拿了扇子赶来想送给他。袭人忽然抬头,看见林黛玉正和宝玉站在一起。不一会儿,黛玉离开了,但宝玉仍然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袭人赶上前来,说道:“你怎么也没带扇子出来,幸好我看见了,赶紧给你送来。”

宝玉此时心神恍惚,看到袭人跟他说话,竟没辨认出是谁,一把拉住她的手,说道:“好妹妹,我心里有话,从来都不敢说,今天我大着胆子说出来,就算死了也甘心!我因为你,也弄得一身病,又不敢告诉别人,只能硬撑着。只盼着你病好了,我的病或许才有希望痊愈。我睡觉做梦都离不开你!”

袭人听了这话,吓得魂飞魄散,连声呼道:“天哪,这可坑死我了!”边说边推他:“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莫非是中邪了?还不快走!”

宝玉这时才回过神来,意识到是袭人来送扇子,羞得满脸通红,一把夺过扇子,匆匆地转身逃走了。

袭人目送宝玉离开后,心里琢磨着刚才的话,断定定是与黛玉有关,由此联想,恐怕将来他会做出些不争气的事来,真是既让人惊讶又让人担忧。

想到这里,袭人也是不禁呆呆地落下泪来,暗自思量着该如何做才能避免会出现那种丑事。

正当她犹豫不决时,宝钗从那边走了过来,笑着说道:“这么大的太阳底下,你在发什么呆呢?”

袭人被问得回过神来,连忙笑道:“那边有两只鸟儿在打架,挺有意思的,我就看入神了。”

宝钗道:“宝兄弟这时候穿上衣服急匆匆地往哪儿去了?我刚才看见他走过去,还想叫住他问问呢。他现在说话越来越没条理了,所以我才没叫他,由他去了。”

袭人答道:“老爷叫他出去。”

宝钗一听,连忙说道:“哎呀!这么热的天气,叫他出去做什么!该不会是想起什么不高兴的事,故意叫他出去训斥一顿?”

袭人笑道:“不是的,可能是有客人要见。”

宝钗也笑道:“这位客人也真是不懂事,这么热的天,不在家避暑,还到处乱跑!”

袭人笑着附和道:“是啊,你说得对。”

宝钗接着又问:“云丫头在你们这儿都干些什么呢?”

袭人笑着回答:“刚才闲聊了一会儿。你看,我前几天粘的那双鞋,本打算明天让她帮忙做的。”

宝钗听完这话,左右看了看,确认周围没有人经过,便笑着说:“你这个聪明人,怎么有时候就不懂体谅人呢?我最近观察云丫头的神情,再从旁人的闲言碎语中拼凑起来,发现云丫头在家里竟然一点主都做不了。她们家嫌开销大,连针线活都不请人做,大多都是自己动手。好几次她来这里,和我私下聊天时总说家里累得不行。我再多问几句家常,她眼眶就红了,说话也支支吾吾的。想想她的处境,从小没了爹娘,确实挺苦的。我看着她,心里也怪难受的。”

袭人一听这话,拍了一下手,说:“对对对!难怪上个月我让她打十个蝴蝶结,过了好久才派人送来,还说‘这是随便打的,勉强能用;想要精致的,等下次来了再好好打’。现在听宝姑娘这么说,想来是我们找她帮忙她不好意思拒绝,不知道在家里得熬到多晚才做完。我真是糊涂,早知道这样,就不麻烦她了。”

宝钗说:“上次她就跟我提起,在家里做针线活要做到深夜三更。即便是帮别人做一点点,她们家的那些奶奶、太太们还不一定满意呢。”

袭人回应道:“偏偏我们家那位少爷脾气倔得很,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活计,一概不让家里的这些针线上的人插手。我又对这些活计不擅长。”

宝钗笑着安慰道:“你别管他那么多!直接叫人去做,就说是你做的好了。”

袭人摇摇头说:“哪里能骗得过他,他可是能分辨得出来的。没办法,我只好自己慢慢辛苦做了。”

宝钗笑道:“你不必太着急,我帮你做一些怎么样?”

袭人高兴地说:“如果真的能这样,那可真是我的福气了。晚上我亲自送过去给你。”

话还没说完,突然看见一个老妇人急匆匆地走过来,说道:“真是从何说起啊!金钏儿姑娘好端端的,竟然投井自杀了!”

袭人闻言大吃一惊,连忙追问:“是哪个金钏儿?”

老妇人答道:“哪里还有第二个金钏儿?就是太太屋里的那个。前几天不知为何被赶了出去,在家里哭得死去活来,也没人理她。谁知今天找不着人了。刚才打水的人在东南角的井里打水时,发现了一具尸体,赶紧叫人打捞上来,一看竟是她。她家里人还乱作一团想要救活她,哪里还来得及呢!”

宝钗听后说道:“这也太奇怪了。”

袭人听闻此事,点头感叹,想到往日与金钏儿的情谊,不禁流下了眼泪。宝钗见状,连忙赶往王夫人那里去安慰。这里袭人回去不提。

宝钗走进王夫人的房间,发现里面异常安静,只有王夫人独自坐在内室,默默垂泪。

宝钗见状,不便提及来此的目的,只好在一旁坐下。

王夫人见状便问:“你从哪儿来?”

宝钗回答说:“从园子里过来的。”

王夫人接着问:“那你在园子里有没有见到你宝兄弟?”

宝钗说:“刚才倒是看见了,他穿好衣服出去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王夫人听后,点了点头,沉默了一会儿,哭着说:“你知道吗?发生了一件怪事,金钏儿竟然投井自杀了!”

宝钗听后惊讶地说:“怎么好端端的就投井了?这也太奇怪了。”

王夫人叹道:“本来是因为前几天她不小心弄坏了我的一件东西,我一时气愤,就打了她一下,把她赶了出去。我本来打算让她冷静两天,再让她回来,谁知道她这么想不开,竟然投井自杀了。这岂不是我的罪过!”

宝钗笑着说:“姨娘您是个心慈手软的人,自然会这样想。但依我看,她并非因为赌气而投井。很可能是她走到井边去住,或是在那里傻乎乎地玩耍时不小心失足掉下去的。她平时被管束得太严,这次出去后,自然会到处游玩散心,哪有那么容易动大气的道理!就算她真有那么大气性,也只能说明她是个糊涂人,也不值得咱们太惋惜。”

王夫人听后,点了点头,叹了口气说:“话虽这么说,我心里还是过意不去。”

宝钗继续笑道:“姨娘也别老是想着这事,心里太难受。咱们就多赏她几两银子,好好安葬她,也算是尽了主仆之间的情分了。”

王夫人说道:“刚才我给了她母亲五十两银子,原本还打算拿你妹妹们的新衣服两套给她入殓用。但凤丫头说,不巧的是最近没有新做的衣服,只有你林妹妹生日时做的两套。我想到你林妹妹那孩子平日里心思细腻,而且她自己也历经了不少坎坷,既然已经说是给她过生日的衣服,现在又拿去给人入殓,她心里岂不会忌讳!因此,我决定现在让裁缝赶紧做两套给她。要是别的丫头,赏她几两银子也就罢了,只是金钏儿虽然是丫鬟,但平日里在我身边,跟我的女儿也差不多了。”说着,不觉眼泪流了下来。

宝钗连忙说道:“姨娘现在何必急着叫裁缝赶制呢,我前几天刚做了两套衣服,拿来给她岂不是更方便。再说,她活着的时候也穿过我的旧衣服,身材也合适。”

王夫人道:“虽然你这么说,但你心里难道就不忌讳吗?”

宝钗笑道:“姨娘放心,我从来不在意这些。”

说着,一面起身就走。王夫人连忙叫了两个丫鬟跟着宝姑娘去取衣服。

不一会儿,宝钗拿着衣服回来了,发现宝玉正坐在王夫人旁边默默流泪。

王夫人正在责备他,但一看到宝钗进来,便立刻住了口,不再言语。

宝钗见这情景,细心观察,揣测出了大概的情形,心中已明白了八九不离十。于是,她将衣服仔细交接清楚。

随后,王夫人把宝钗的母亲叫来,把衣服拿走了。至于后续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