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红楼梦现代文完全版 >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密意 湘馆春困发幽情(2 / 2)

话音刚落,林黛玉便翻过身来,坐直了身子,笑着问:“谁说我在睡觉呀?”

那几个女仆见林黛玉已经醒来,便笑道:“我们还以为姑娘睡着了呢。”接着,她们吩咐紫鹃道:“姑娘醒了,快进来伺候吧。”说完,这些女仆便都离开了房间。

黛玉坐在床边,一边抬手梳理着鬓边的发丝,一边笑着对宝玉说:“人家正在休息呢,你怎么进来了?”

宝玉见她眼眸闪烁如同星辰,带着几分朦胧,脸颊微微泛红,心中不由得一阵荡漾,随即侧身坐在椅子上,笑道:“你刚才说什么呢?”

黛玉回答:“我什么也没说呀。”

宝玉笑着威胁道:“那我可要打你咯!我都听见了。”

两人正交谈间,紫鹃走了进来。宝玉笑着对紫鹃说:“紫鹃,给我倒一碗你们的好茶尝尝。”

紫鹃回应道:“哪有什么特别好的茶呢?要喝好茶,还是等袭人来吧。”

黛玉说:“别管他,你先给我舀点水来。”

紫鹃笑道:“他是客人,自然应该先给他倒茶,然后再去舀水。”说完,便去倒茶了。

宝玉开玩笑道:“好丫头,‘若共你多情小姐同鸳帐,怎舍得叠被铺床?’”

大意为:要是和你那多情的小姐共寝一榻,哪还舍得让你去叠被铺床?这句话出自于《西厢记》,是张生对红娘说的。宝玉对紫鹃说出这句话,就是把紫鹃比成红娘,把黛玉比作了莺莺。

林黛玉一听,立刻沉下了脸,问道:“二哥哥,你说什么呢?”

宝玉笑道:“我什么都没说啊。”

黛玉却哭了起来:“现在新兴的,外面听到的粗俗话也拿来对我说;看了些乱七八糟的书,也来拿我寻开心。我成了给你们解闷的了。”说着,一边哭,一边下床,往外走。

宝玉见状,心里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连忙追上去,笑着说:“好妹妹,是我一时糊涂,你别去告诉别人!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不然就让我嘴上长个疔,烂了舌头。”

正说着,袭人走了过来,说道:“赶紧回去穿衣服,老爷正找你呢。”

宝玉一听,犹如当头挨了一记响雷,顾不上其他,连忙返回房间穿衣服。走出园子时,看见茗烟已在二门前等候。

宝玉忙问:“是什么事?”

茗烟答道:“二爷快些出来吧,反正总得去见一趟,到了那里自然就知道了。”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催促着宝玉。

穿过大厅后,宝玉心中依然疑惑不解。这时,他听到墙角边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回头一看,原来是薛蟠拍着手从暗处走了出来,嬉笑道:“要不说是我姨夫叫你,你哪会这么快就现身呢。”

茗烟也跟着笑了起来,并跪在了地上。

宝玉愣了半天,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是薛蟠故意逗他出来的。薛蟠见状,连忙拱手作揖赔不是,还恳求道:“千万别为难这小子,都是我逼他这么做的。”

宝玉无奈,只好笑了笑,问道:“你逗我就算了,怎么还扯上我父亲呢?我可要去告诉姨娘,让她来评评这个理,你看行不?”

薛蟠连忙说道:“好兄弟,我本来只是想快点见到你,一时疏忽,竟忘了这句话的忌讳。改天你也逗逗我,就说我父亲的事,咱们就算扯平了。”

宝玉笑道:“哎,哎,你这可真是该死了!”接着又对茗烟说:“你这个叛徒,还跪着干什么!”

茗烟连忙磕头起身。

薛蟠接着说道:“要不是真的有好东西,我也不敢轻易打扰你。明天是五月初三,是我的生日。不知那古董行的程日兴从哪里弄来了这么粗、这么长、粉脆可口的鲜藕,这么大的西瓜,这么长的一尾新鲜鲟鱼,还有这么大一只暹罗国进贡的、用灵柏香熏过的暹猪。你说,这四样礼物珍贵不珍贵?那鱼和猪虽然贵重难得,但这藕和瓜他是怎么种出来的,真是令人称奇。我赶紧孝敬了母亲,又赶着给你们家老太太、姨父、姨母送了些去。现在还剩下一些,我想自己吃,但又怕折了福。想来想去,除了我之外,就只有你还配享用这些,所以特地请你来。刚好唱曲的小子也刚来了,咱们一起乐呵乐呵一天,怎么样?”

两人一边交谈,一边走进了书房。只见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等人,连同那些唱曲的艺人都在这里。他们见到宝玉进来,纷纷起身请安、问好,彼此寒暄了一番。

喝过茶后,薛蟠立刻吩咐手下人准备酒席。话还没说完,那些小厮们就已经手忙脚乱地忙碌起来,摆放了好一阵子,才终于安顿下来重新入座。

宝玉看到桌上摆放的西瓜和莲藕十分新鲜,便笑道:“我的寿礼还没送过来,反倒先来打扰你们了。”

薛蟠接口说:“是啊,明天你打算送我什么呢?”

宝玉想了想,说:“我能送什么呀?要是说银子、衣物或是吃的这类东西,其实都不是我自己的,只有亲手写一幅字或者画一幅画,那才算是真正出自我的手。”

薛蟠笑着说:“你提到画,我倒是想起来了。昨天我看见人家一幅春宫图,画得真好极了。上面还有好多字,我没细看,只匆匆瞄了一眼落款,是‘庚黄’画的。真是好得不得了!”

宝玉听了这话,心里犯起了嘀咕:“古今的字画我也见过不少,哪有什么‘庚黄’这个人?”琢磨了半天,突然忍不住笑了起来,吩咐人拿来笔,在手心里写了两个字,又问薛蟠:“你确定是‘庚黄’这两个字?”

薛蟠说:“怎么不确定?”

宝玉摊开手给他看:“不会是这两个字吧?其实和‘庚黄’也挺像的。”

大家围过来一看,原来是“唐寅”两个字,都笑了起来:“想必是大爷一时看错了眼也是有可能的。”

薛蟠觉得有些尴尬,笑道:“管他什么‘糖银’‘果银’的!”

正当大家谈论之际,一个小仆人进来禀报说:“冯大爷到了。”

宝玉一听就知道是神武将军冯唐的儿子冯紫英来了。薛蟠等人连忙齐声喊道:“快请进来。”

话音未落,冯紫英已经一路谈笑风生地走了进来。众人赶紧起身让座。

冯紫英笑着说:“真不错!现在都不出门了,就在家里享福啊。”

宝玉和薛蟠也笑道:“好久不见了,令尊大人身体可好?”

紫英回答说:“家父托各位的福,还算健康。只是最近家母不小心染上了风寒,身体有些不适。”

薛蟠注意到他脸上有些淤青,便打趣道:“你这是又和谁动手了?脸上都挂彩了。”

冯紫英笑着回应:“自从上次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后,我就发誓不再生气了,哪还会动手?这是前几天打猎时,在铁网山被兔鹘翅膀扫了一下。”

宝玉问道:“这是什么时候的事?”

紫英说:“三月二十八日去的,前几天就回来了。”

宝玉又说:“难怪前几天初三四的时候,我在沈世兄家赴宴没见着你。我本来想问的,结果不知怎么就忘了。那天是你一个人去的,还是令尊也一同前往了?”

紫英答道:“是家父去的,我没办法,只好跟着去了。难道我闲得无聊,放着咱们几个人吃酒听曲的快乐日子不过,非要去找那份罪受?这次虽然有些波折,但总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薛蟠等人见他喝完茶后,纷纷说道:“咱们还是先入座吧,有话慢慢聊。”

冯紫英闻言,站起身道:“按理说,我应该陪你们多喝几杯,但今天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回去还得向家父禀报,实在不敢久留。”

薛蟠和宝玉等人哪肯答应,紧紧拉着他不放手。

冯紫英笑道:“这就奇怪了。咱们这么多年朋友,哪次不是这样随性的?今天实在不能遵从各位的意愿。如果非要我留下,那就拿大杯子来,我喝两杯再走。”众人听后,只好作罢。

薛蟠拿起酒壶,宝玉端起酒杯,斟满了两大杯酒。冯紫英站着,一口气将酒饮尽。

宝玉说:“你至少得把你说的那个‘不幸中的万幸’讲完再走。”

冯紫英笑道:“今天确实没聊尽兴。为了这个,我还要专门设宴请你们,咱们好好细谈一番;二来我还有些事情需要恳请各位帮忙。”说完握手告别。

薛蟠道:“你说得我们心里直痒痒,恨不得立刻就去。到底什么时候请我们,告诉个准日子,也好让我们别老惦记着。”

冯紫英道:“最多十天,少则八天。”边说边出门上马离去。众人回到席上,又喝了一会儿才散去。

宝玉回到园子里时,袭人正心里惦记着他去见贾政的情况,不知道结果是凶是吉。这时,她看见宝玉醉醺醺地走了进来。

袭人连忙询问缘由,宝玉就一五一十地向她讲述了经过。袭人说:“人家在这儿焦急万分地等着你,你却只顾自己去享乐,至少也应该派个人回来报个信儿啊。”

宝玉回答:“我哪里不想报信,只是因为冯世兄来了,一忙活就给忘了。”

正当他们谈论之际,宝钗走了进来,笑着说:“倒是我们沾了光,尝到了新鲜玩意儿。”

宝玉笑着回应:“姐姐家的好东西,自然先是偏向我们了。”

宝钗摇摇头,微笑着说:“昨天哥哥特意留给我,我没舍得全吃完,让他留着招待客人或者送人。我自知福薄命浅,不配享用那些好东西。”

说话间,丫鬟送来了茶,他们便一边品茶,一边闲聊,这些琐事就不细说了。

却说林黛玉得知贾政把宝玉叫去,且一整天未见归来,心中不禁为他感到担忧。晚饭后,听说宝玉回来了,她便想找他问个究竟。

于是,她缓缓步行前往,途中看见宝钗走进了宝玉的院子,自己也紧跟着进去。刚走到沁芳桥边,就见池塘中各色水鸟正在嬉戏水中,她一时也叫不上名字来。只见这些水鸟羽毛斑斓,异常美丽,林黛玉不由得停下脚步,观赏了一会儿。随后,她继续前往怡红院,却发现院门紧闭,于是用手轻轻敲门。

没想到晴雯和碧痕刚吵过架,心情正不好,这时宝钗走了进来。晴雯把一肚子怨气撒到了宝钗身上,站在院子里嘀咕:“没事老往这儿跑坐着,害得我们大半夜的都不能睡觉!”

话音刚落,又听见有人敲门,晴雯更是火上浇油,连问都不问是谁,就嚷道:“都睡了,明天再来吧!”

林黛玉了解丫鬟们的习性,知道她们平时爱开玩笑,担心门里的丫鬟没听出自己的声音,误以为是其他丫鬟,所以才不开门。于是,她提高了嗓音说:“是我,还不开门吗?”

可晴雯偏偏就没听出来,任性地说:“不管你是谁,二爷有令,一律不许放人进来!”

林黛玉听闻后,不由自主地愣在了门外,心中一股怒气涌上,想要高声质问她,但转念一想,这样只会惹恼对方,而且自己心中也盘算着:“虽说这里是舅母家,理论上跟自家无异,但说到底我还是客居在此。如今父母都已离世,我无依无靠,只能依附于他们家。真要在这里耍性子,闹脾气,也没什么意思。”

这般想着,她的眼眶不禁湿润了,泪水滑落。此时,进退两难,站在门口也不是,转身离开也不是,心中万分纠结。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一阵阵欢声笑语,她仔细一听,竟是宝玉和宝钗的声音。

林黛玉心中的怒火更盛,思绪纷飞,猛然间想起了早晨的事情:“肯定是宝玉因为我可能要告发他的事而恼火了。但我何时告发过你呢?你也不问清楚,就这样生我的气到这种地步。你今天不让我进去,难道以后就不见面了吗?”

这样一想,她更加伤心,全然不顾脚下青苔湿滑,花径上寒风瑟瑟,独自站在墙角的花荫下,悲从中来,低声抽泣起来。

原本林黛玉有着举世无双的美丽姿态,她的一哭声让附近柳树上的花朵上的鸟儿们都吓得飞起来躲避,不忍再听下去。这真是:花魂默默无情绪,鸟梦痴痴何处惊!

大意为:花儿的精神静静地不带一丝情感,鸟儿的梦沉沉的不知被什么所惊扰!

因为有一首诗这样说:颦儿才貌世应希,独抱幽芳出绣闺;呜咽一声犹未了,落花满地鸟惊飞。

大意为:黛玉的才华与美貌世间少有,她独自怀揣着高雅的情操走出绣房;轻轻的一声叹息尚未消散,就已见满地落花,连鸟儿都被惊得飞散了。

林黛玉正哭着,忽然听到“吱呀”一声响,院门被轻轻推开,却不知是谁走了出来。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