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他们交谈之际,一群人簇拥着凤姐走了出来。
贾芸深知凤姐喜爱奉承,讲究排场,连忙把手按在身旁,毕恭毕敬地快步上前请安。
凤姐连正眼都没瞧他一眼,继续往前走,只是随口问了问他母亲的情况,“怎么不来我们这边走走呢?”
贾芸回答说:“只是她身体不太好,不过时常惦记着您,想来看看您,却又来不了。”
凤姐笑道:“你就会撒谎,要不是我提起她,你根本就不说她想我。”
贾芸也笑道:“侄儿就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在长辈面前撒谎啊。昨天晚上我们还提到婶子,说婶子身体单薄,事务又多,亏得婶子精神好,才能把一切料理得井井有条。要是换个差一点的,早就不知累成什么样了。”
凤姐听后,脸上绽放出笑容,不由自主地停下了脚步,问道:“怎么你们娘俩背地里议论起我来了?”
贾芸回答道:“其实是有原因的。我有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家境富裕,现在经营着一家香铺。但他最近被任命为云南某个地方的通判,全家都要迁往那里,所以香铺也不打算继续开了。他把店里的账目和货物都整理了一下,该给人的就给人,该便宜处理的就便宜处理。像这些珍贵的香料,他都分送给亲朋好友了。他一共送了我四两冰片和四两麝香。我和我母亲商量了一下,如果转手卖掉,不仅卖不到原价,而且谁会用这么多银子买这些呢?即便是很有钱的大户人家,也只会用一点点就觉得很奢侈了。如果说要送人,又没有谁配得上使用这些香料,倒不如让它们一文不值或半文钱就被转卖了。因此我就想到了婶子您。记得往年我还看见婶子用大包的银子买这些东西呢。更别提今年贵妃进了宫,就连这个端午节,不用说,这些香料的用量自然是比往常要多出十倍。所以想来想去,只有孝敬给婶娘您才最合适,才不算是糟蹋了这些好东西。”说着,他一边将一个精致的锦匣举了起来。
正值凤姐筹备端午节礼物和采购香料、药品的忙碌时期,突然看到贾芸来访,并听到他这一番言辞,凤姐心中既得意又高兴。于是,她吩咐丰儿:“收下芸哥儿的礼物,带回家去交给平儿。”接着又说:“看你如此懂事知趣,难怪你叔叔时常提起你,说你说话有条理,心里也有数。”
贾芸见凤姐的话中带有赞许,便趁机进一步试探,故意问道:“原来叔叔也曾在我面前提过我?”
凤姐听到这个问题,本想告诉他有关管理事务的安排,但又连忙止住,心里盘算:“如果我此刻就告诉他那事,倒显得我是因为这点香料就轻易许诺他差事了。今天暂且不提这事儿。”
想定之后,凤姐对安排他监督种植花木工程的事情只字不提,只是随便聊了几句无关紧要的话,便前往贾母那里了。
贾芸见时机不对,也不好再提,只得先回家去。
因为昨天见过宝玉后,宝玉让贾芸在外书房等候。饭后,贾芸再次前往,来到了位于贾母居所旁仪门之外的绮霰斋,那里有三间作为书房的屋子。
他进去一看,只见茗烟和锄药两个小仆人正下着象棋,因为争夺一个“车”棋子而争吵不休;另外,还有引泉、扫花、挑云、伴鹤等四五个人,正站在屋檐上掏小鸟玩。
贾芸走进院子,跺了跺脚,说道:“你们这些小调皮鬼,我来了。”
小仆人们见到贾芸进来,纷纷散了开来。贾芸进屋后,坐在椅子上问道:“宝二爷还没下来吗?”
茗烟回答说:“今天一直没下来呢。二爷有什么吩咐,我去给你打听打听。”说着,茗烟便出去了。
此时,贾芸正细细观赏着屋内的字画与古玩,时间悄然流逝,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却仍未见有人前来。他环顾四周,发现其他的小厮都已出去玩耍了。心中正觉烦闷之际,忽然门外传来了一声清脆悦耳、娇滴滴的“哥哥”。
贾芸好奇地向外望去,只见一个大约十六七岁的丫头,长得颇为清秀整洁。那丫头见到贾芸,却连忙转身躲开了。
正巧,茗烟走了过来,见那丫头站在门口,便喜道:“太好了,太好了,正愁没法传话呢。”
贾芸见茗烟到来,也连忙跟了出来,询问情况如何。
茗烟答道:“等了一整天,也没见到一个人影出来。这位可是宝二爷房里的丫头。好姑娘,麻烦你进去通报一声,就说廊上的二爷来了。”
那丫头听了这话后,才明白眼前这位是自家的少爷,便不再像之前那样回避,而是直直地盯着贾芸看了好一会儿。
贾芸笑道:“什么廊上廊下的,你就说我是芸儿嘛。”
过了一会儿,那丫头冷笑了一声说:“依我看,二爷还是请先回家吧,有话明天再来。今晚要是有空,我会替你转告的。”
茗烟在一旁纳闷地问:“这是怎么一回事?”
丫头解释道:“他今天没午睡,晚饭自然吃得早。晚上他又不会下楼来。难道真要让二爷在这里饿着等吗?不如回家,明天再来才是正经事。就算他回来时有人能帮忙带信,那也是靠不住的。他不过是口头上答应,哪有时间真的去给你带信呢!更别说会不会真的带到了!”
贾芸听这丫头说话既简洁又伶俐,本想问问她的名字,但想到她是宝玉房里的,又不方便问,于是说道:“你说得对,我明天再来。”说着便往外走。
茗烟说:“我去倒杯茶,二爷喝了茶再走。”贾芸一边走,一边回头说:“不喝茶了,我还有事呢。”嘴里说着话,眼睛却还瞧着那丫头站在那里。
贾芸径直回了家。到了第二天,他果然又来了。
当他走到大门前时,恰巧碰上凤姐正要出门去请安,刚坐上车子,看见贾芸走来,便吩咐手下人把他叫住。隔着车窗,凤姐笑着说:“芸儿啊,你竟敢在我面前耍花招。难怪你会送我东西,原来你是有事求我。昨天你叔叔还告诉我,说你求过他了。”
贾芸笑着回答:“求叔叔那件事,婶娘就别提了,我昨天正后悔呢。早知道是这样,我一开始就直接求婶娘了,现在早就解决了。哪想到叔叔竟然办不成。”
凤姐笑道:“难怪你那事没办成,昨天你又来找我。”
贾芸说:“婶娘可别冤枉了我的孝心,我根本没那个意思。如果真有那个意思,昨天就直接求婶娘了。现在婶娘既然知道了,我倒要把叔叔放在一边,不得不求婶娘了,好歹也疼疼我吧!”
凤姐冷笑一声说:“如果你们非要绕远路,那可就难为我了。早点告诉我一声,哪有什么事办不成的,这么点儿小事,竟然拖到现在。园子里还等着种树栽花呢,我就是想不出一个合适的人来,你早点来不就完事了?”
贾芸笑着回答:“既然这样,婶娘明天就派我去做吧。”
凤姐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这个我看不太合适。等明年正月里的大宗烟火灯烛活儿下来,再派你去做吧。”
贾芸说:“好婶娘,先把这个派给我吧。如果这次办得好,下次再有活儿还派我。”
凤姐笑道:“你倒是挺会打算的。好吧,要不是你叔叔提起,我才不管你的事呢。我刚吃完饭就过来这边了,你下午晚点时候来领银子,后天就进去开始种树。”说完,她吩咐人备好华丽的马车,径直离开了。
贾芸满心欢喜,来到绮霰斋想找宝玉,却不料宝玉一早就去了北静王府。于是,贾芸一直呆坐到中午。
打听到凤姐回来后,他便写了一张领票去领取对牌。来到院子外面,让人通报了一声,彩明走了出来,只收了领票就进去了。
不一会儿,彩明批好了银子的数目和年月,连同对牌一起交给了贾芸。
贾芸接过一看,见批文上写着二百两银子,心中非常高兴,连忙转身走到银库,将对牌交给负责的人,领取了银子。
回到家后,他把这事告诉了母亲,母子俩都非常开心。
第二天一大早,贾芸先去找了倪二,按照原数把银子还给了他。倪二见贾芸有了钱,便如数收回,这事就此作罢。
接着,贾芸又拿了五十两银子,出西门找到花匠方椿家去买树,这事也就不再多提。
现在来说说宝玉,自从那天见过贾芸后,他曾说要第二天让贾芸进来聊聊。这么说过之后,他毕竟是养尊处优的公子哥儿,哪里会把这事儿真正放在心上,于是很快就忘记了。
这天晚上,他从北静王府回来后,先拜见了贾母、王夫人等人,然后回到园子里,换了衣服,正准备沐浴。此时,袭人被薛宝钗叫去帮忙打络子;秋纹和碧痕两个去催热水;檀云又因为母亲过生日被接回家;麝月又恰好在家养病。虽然还有几个做粗活的丫鬟,但想着反正也不会叫她们,便都出去找伴儿玩去了。没想到就这么一会儿工夫,房里竟只剩下宝玉一个人。
恰巧宝玉想喝茶,连叫了两三声,才见两三个老嬷嬷走进来。宝玉一见她们,连忙摆手说:“算了,算了!不用你们了。”老嬷嬷们只好退了出去。
宝玉发现周围没有丫头在旁,只好亲自起身,拿起碗走向茶壶准备倒茶。这时,背后突然传来声音:“二爷小心烫着手!还是让我们来倒吧。”话音未落,那人已快步上前,接过宝玉手中的碗。
宝玉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问道:“你从哪里冒出来的?突然出现,真吓了我一跳。”
那丫头一边递茶给宝玉,一边回答说:“我刚才在后院子里,刚从里屋的后门进来,二爷难道没听到我的脚步声吗?”
宝玉一边品茶,一边细细打量眼前的丫头:她穿着几件半新不旧的衣裳,但拥有一头乌黑亮丽的好头发,用发簪挽起,长着一张清秀的长脸,身材纤细,整个人看起来十分俏丽且整洁。
宝玉瞧见了,便笑着问道:“你也是在我这院子里伺候的人吗?”
那丫头回答道:“是的。”
宝玉说:“既然是在这院子里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呢?”
丫头听了这话,冷笑了一声说:“不认识的人多着呢,又何止我一个?我平日里既不给你端茶递水,也不帮你拿东拿西,不做那些眼皮子底下能看见的活儿,你自然不认识我!”
宝玉问:“那你为什么不干些眼前能看见的活计呢?”
丫头答道:“这事儿一言难尽。不过有句话得跟二爷说一声:昨天有个叫芸儿的来找二爷,我想着二爷没空,就让茗烟去回绝了他,让他今天一早再来,没想到二爷又去了北府。”
刚讲完这句话,就看见秋纹和碧痕嬉笑着走进院子,两人合力提着一桶水,一只手还撩着衣裳,走起路来摇摇晃晃,水也溅得到处都是。
那个丫头连忙迎上去接应。秋纹和碧痕正互相埋怨,“你把我的裙子弄湿了”,“你又踩了我的鞋”。突然看见有个人走出来接水,两人定睛一看,原来是小红。她们都感到很惊讶,放下水桶,急忙进屋四处张望,发现屋里除了宝玉之外没有别人,心里很是不高兴。
于是,她们只好准备好洗澡用品,等宝玉脱下衣服后,两人带上门出来,走到另一间房里找小红,质问她:“刚才在屋里说什么呢?”
小红回答:“我哪在屋里啊?是因为我的手帕不见了,我到后面去找手帕。没想到二爷要喝茶,叫了几声姐姐都没人应,是我进去倒了茶,姐姐们就来了。”、
秋纹听了这话,顿时啐了一口,骂道:“真是不要脸的下流东西!叫你催水,你却说有事,叫我们来替你。真是的,一拖再拖,这会子倒又找我们来了。难道我们还不如你?你自己照照镜子,配给我们递茶递水不配?”
碧痕也说道:“等明天我说给她们,凡是送茶送水的事,都不用我们动手,只叫她一个人去做就行了。”
秋纹则说道:“这样一来,咱们还不如解散了,只留她一个人在屋里干活。”
两个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地嬉闹着,这时,一个老嬷嬷走了进来,传达凤姐的话:“明天有人会带着园艺师傅来种树,让你们注意点儿,别把衣服裙子随便乱晒乱晾。那座土山上全长满了帷幔围挡,你们可别乱跑进去。”
秋纹便问道:“明天不知道是谁叫匠人进来监督工作的?”
那婆子回答说:“说是后廊上的芸哥儿。”
秋纹和碧痕听了,都表示不知道,继续胡乱问些别的话题。小红在一旁听见了,心里却明白了,知道指的就是昨天在外书房见过的那个人。
原来,这位小红本姓林,小名叫红玉。但因为“玉”字与林黛玉、贾宝玉的名字相冲,为了避免忌讳,大家便都隐去这个字,直接称呼她为“小红”。
她们家是荣国府里几辈子的老仆人,她的父母目前负责管理府中的房产和田地事务。
小红正值十六岁的芳华,当初分配到大观园工作时,被安排在了怡红院,那里环境清幽雅致。然而,后来安排人入住的时候,偏偏这怡红院又被宝玉占据了。
尽管小红只是个不太懂事的小丫头,但她因为天生有几分姿色,心里总怀着不切实际的念头,妄想着能够攀高枝。她时常想要在宝玉面前表现一番。
只是宝玉身边都是精明强干、伶牙俐齿的人,小红根本找不到机会插足其中。好不容易今天有了点苗头,却又被秋纹等人恶意打压了一番,心内早灰了一半。
小红正感到郁闷,突然间听到老嬷嬷提及贾芸,心里不由得微微一动。
她带着这份心情,默默回到房间,躺在床上暗暗思量,翻来覆去,却始终理不出个头绪。就在这时,窗外传来轻轻的呼唤:“红玉,你的手帕我捡到了。”
红玉一听,连忙起身出去查看,发现来人竟是贾芸。顿时,她的脸颊泛起了红晕,羞涩地问道:“二爷是在哪儿捡到的?”
贾芸笑着回答:“你过来,我告诉你。”
说着,他便上前想要拉小红。小红急忙转身躲避,不料却被门槛绊了一脚,差点摔倒。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