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团星辉“意核”似乎微微波动了一下,散发出的威压如同潮水般退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温和的、带着认可与接纳的意念。
随即,沈墨手中的“星髓”自动脱离了他的掌控,缓缓飞向阵图中心的凹陷槽位,严丝合缝地嵌入其中。
“嗡——!”
整个星光平台剧烈一震!镌刻在地面的庞大阵图瞬间被点亮!内外数层圆环开始以不同的速度、沿着不同的方向缓缓旋转起来!无数星辰刻度与符文逐一亮起,投射出璀璨的光柱,与天顶的北斗七星以及其他重要星官精确对应!
一股远比之前磅礴、精纯无数倍的星力,如同决堤的银河,通过那枚作为“钥匙”和“能量节点”的“星髓”,疯狂地涌入阵图,再通过阵图的转化,化作一道柔和而恢宏的星辉光柱,将站在阵图边缘的沈墨彻底笼罩!
浩瀚如海的信息流,不再是之前的审视与询问,而是如同醍醐灌顶般,毫无保留地涌入沈墨的脑海!
这不是具体的文字或图像,而是更为本源的“理解”与“知识”——关于“星槎”体系最核心的原理,关于星辰能量的引导与运用,关于“意”的修炼与升华,关于“天工坊”数百年来对天地宇宙的认知与探索……无数玄奥难言的知识、感悟、经验,如同星河倒灌,融入他的意识深处。
沈墨感到自己的大脑仿佛要炸开,精神识海在不断地被开拓、充盈。他盘膝坐下,闭上双眼,全力运转“天工遗训”中的心法,引导、吸收、理解着这磅礴的馈赠。深青色背心上的符文闪耀到了极致,协助他稳定着汹涌的能量,守护着他的心神。
这是一个痛苦而又无比充实的过程。他仿佛在瞬间经历了“天工坊”数百年的智慧积淀,对“星槎”,对“意”,对自身,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全新认知。
他明白了,“星槎”的真正力量,并非用于争斗或窥私,而在于“沟通”与“印证”。沟通天地,印证己道。它是一面镜子,映照内心;也是一座桥梁,连接微观与宏观宇宙。其最高境界,乃是“意与星合,心与道同”。
他也明白了,为何“索影者”或者说那些维护“平衡”的人会阻止。因为这种力量与知识,一旦被心术不正者掌握,确实可能带来巨大的灾祸。而“天工坊”先贤设立这“意核”考验,正是为了筛选出真正的、心性合格的传承者。
时间在这片星枢内部仿佛失去了意义。不知过了多久,那灌注的星辉与信息流开始逐渐减弱、平息。地面上的阵图光芒黯淡下去,旋转的圆环也缓缓停止。嵌入槽位的“星髓”自动飞回沈墨手中,颜色似乎变得更加深邃内敛,与他的联系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密程度,仿佛成为了他身体延伸出去的一部分。
沈墨缓缓睁开双眼。眸中不再是之前的清亮,而是多了一种历经沧桑般的深邃与智慧,仿佛倒映着整片星海的奥秘。他感到自己的精神力发生了质的飞跃,意念一动,便能清晰地“看”到自身周围能量的流动,甚至能隐约感受到脚下地球的脉动与头顶星辰的呼吸。
他成功了。他通过了“意核”的考验,真正继承了“天工坊”的核心传承。
他站起身,对着那团依旧在缓缓变幻的星辉“意核”,郑重地行了一礼。这不仅是对先贤智慧的敬意,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守护这份传承,善用这份力量。
随着他心念一动,周围的星空开始缓缓淡去,那条星光甬道再次出现在身后。他知道,是离开的时候了。
他转身,沿着来路返回。脚步依旧沉稳,心境却已截然不同。
当他再次穿过那层星辉水幕,踏回位育斋北墙前那片真实的土地时,东方天际已然露出了鱼肚白。斋堂依旧寂静,御花园仍在沉睡,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但沈墨知道,一切都已经不同了。
他不仅偿还了春禧、董晚秋的债,更接下了“天工坊”跨越三百年的传承。
而故宫的晨钟,即将敲响,新的一天,也是新的征程,即将开始。等待他的,将是与“索影者”更为直接的碰撞,以及对这份刚刚获得的、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的运用与守护之道。
他握紧了手中的“星髓”,感受着其中与自身血脉相连般的悸动,目光穿过渐亮的晨光,望向了故宫深邃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