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信任危机(2 / 2)

当晚的市委小会议室里,一场特别的辩论正在上演。

妇联主席刘静态度坚决:我们必须旗帜鲜明地支持法院判决!

数据显示,超过70%的家庭中,女性承担了绝大部分家务和育儿责任。

很多职业女性在完成一天工作后,还要面对第二轮班。

王健们只看到自己赚了多少钱,却看不见妻子们付出了多少隐形的劳动!

总工会副主席则提出不同看法:我们当然承认女性的付出,但不能忽视男性职工的感受。

很多一线工人、技术人员,他们背井离乡、加班加点,不也是为了家庭?

如果他们的经济贡献在离婚时被轻易否定,这会寒了多少人的心?

法律不是已经通过抚养费体现了经济贡献吗?刘静反问。

但是社会认知呢?舆论一边倒地认为王健被了,这说明了什么?

双方争得面红耳赤。

李毅飞一直沉默地听着,直到争论稍歇,他才开口: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但我想问的是,为什么一个依法判决的案件,会引发如此大的争议?

李毅飞环视在场的干部:因为我们的社会在变,家庭结构在变,但很多人的观念还停留在过去。

男人以为赚钱就是尽责任,女人觉得顾家是天经地义。这种认知的错位,才是问题的根源。

会议室安静下来。

法院的判决没有错,保护弱势群体的原则必须坚持。李毅飞话锋一转,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走上职场,随着男性也开始更多地参与家庭事务,传统的评判标准需要更加精细化。

李毅飞做出决定:这件事,不能简单地压下去,也不能各打五十大板。我们要把它变成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契机。

第二天,工真市发生了几件令人意外的事:

第一,市委宣传部没有回避争议,而是在官方平台发起现代家庭责任大家谈的讨论,邀请法律专家、社会学者、普通市民一起探讨如何平衡家庭与经济贡献。

第二,市总工会和妇联破天荒地联合举办和谐家庭建设系列活动,走进企业、社区,讲解家庭责任共担的重要性。

第三,李毅飞亲自邀请了一批像王健这样的技术骨干、企业中层座谈。没有官话套话,就是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焦虑。

最让人意外的是,在最新一期的工真讲堂上,李毅飞出人意料地提到了这个案件:

有人说,王健案让男人不敢结婚了。我说,这不是坏事!李毅飞的话通过直播传遍全市,如果这个案子能让男人们开始思考如何在家庭中尽更多责任,能让女人们看到经济独立的重要性,能让所有人在结婚前就认真考虑如何共同经营一个家——那这个案子的社会价值,就远远超出了法律意义!

这番话在网络上引发了新一轮讨论,但这一次,理性的声音开始占据上风。

一周后,王健更新了他的长文:感谢各位的关注,也感谢市领导的开导。

我反思了很多,确实亏欠家庭太多。我决定撤回上诉,但会和前妻协商,用其他方式保障与孩子的感情联系。

希望我的经历能给更多人启示:家,需要用心经营,不是靠钱就能堆出来的。

与此同时,市人大开始着手调研,准备向上级反映基层在婚姻家庭案件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晚上,李毅飞站在办公室窗前,对陈默说:看到没有?舆论就像洪水,宜疏不宜堵。

我们要做的,不是简单地支持一方压倒另一方,而是引导大家看到问题本质,推动社会共识的形成。

陈默若有所思:所以您才说,这是个契机?

没错。李毅飞点头,一个让工真市在社会治理上迈出一大步的契机。

我们要让每个人都知道——在这里,你的每一分付出都会被看见,每一种贡献都会被尊重。

在这个夜晚,工真市的执政者们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治理智慧,不在于息事宁人,而在于把每一次危机都变成进步的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