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舆情和近港县报上来的情况,很快摆到了李毅飞的案头。
他没有急于批示,而是在一个清晨,只带着秘书和司机,“突袭”了望海崖村。
李毅飞没有通知县里,直接走进了村民聚集的小卖部门口。
起初,村民们对这个陌生的“大干部”充满戒备。
李毅飞也不着急,搬了个小马扎坐下,掏出烟递给旁边的周老四。
“老乡,抽根烟。我是市里来的,今天来,就是听听大家伙儿的实在话。”
一口地道的问候,拉近了距离。村民们看他没架子,话匣子慢慢打开了。
周老四鼓起勇气,把自己的担忧全倒了出来:怕补偿不公,怕未来没着落,怕子孙没了根基。
李毅飞听得非常仔细,不时追问细节。
听完后,李毅飞没有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指着远处正在施工的港口方向: “老周,各位乡亲,我理解大家的担心。
祖辈传下来的营生,说没就没了,放谁身上都难受。
但是,大家想想,咱们守着这片海,除了风里来雨里去,看天吃饭,这些年,日子真的越过越好了吗?”
李毅飞话锋一转:“市里下这么大决心开发近港,不是要把大家赶走,而是想让这片海,能生出更多的金蛋来!
智慧港口建起来,需要人;
游艇码头搞起来,需要人;
相关的产业带旺了,更需要人!我们政府要做的,就是搭好台子,让大家不仅能拿到合理的补偿,更能有机会参与到新发展里来,找到比现在更稳定、更有奔头的新活法!”
李毅飞具体解释了县里正在推进的技能培训、就业对接和创业扶持计划。
“我不敢说每家每户都能立刻大富大贵,但我可以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大家保证:第一,补偿一定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只会就高不就低;
第二,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大家解决未来的生计问题,不让任何一户因为支持发展而掉队!
我们发展的目的,是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富了,另一部分人却没路了!”
李毅飞没有承诺“不拆迁”,因为那不符合发展大局,但他给出了解决核心焦虑的“定心丸”——保障利益,并提供可持续的未来。
李毅飞朴实而坚定的话语,通过村民的手机,很快在村里传开,也传到了网上。
与之前那些煽动性的短视频相比,市委书记直面问题、不回避矛盾、寻求解决方案的态度,反而赢得了更多理性网民的理解和点赞。
李毅飞离开后,市、县两级的工作更加有了方向和底气。
补偿方案根据更精细化的评估和村民的合理诉求进行了优化。
就业培训报名点前排起了长队,周老四在儿子的劝说下,也报了名,想去学学港口机械的基本操作。
僵局开始打破,大部分村民在算清了长远账、对比了政府提供的出路后,选择了签订协议。
当然,仍有极少数“钉子户”存在,但大势已定。
这场风波,如同一块试金石,检验了工真市领导班子在复杂局面下的治理能力。
它没有演变成对抗性的冲突,而是在沟通、协商、寻求最大公约数的过程中,找到了破局之道。
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社会上那些“强拆”、“与民争利”刻板印象的一次有力回应。
当“黄金岸线”的第一根桩基,在大部分村民理解和支持的目光中打下时,工真市的发展,不仅是在物理空间上拓展了边界,更是在人心这个最深厚的土壤里,扎下了更深的根系。
然而,望海崖村的问题解决了,但发展带来的利益调整不会停止。
如何建立更科学、更长效的利益共享机制,如何让发展红利更公平地惠及所有群体,这将是工真市,也是国家无数快速发展的城市,需要持续探索的永恒课题。
下一片需要耕耘的“民心田”又会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