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腾飞之路(1 / 2)

阳春三月,江省大地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在工真市,这股春意更化作了一种只争朝夕、狠抓落实的干事热潮。

新省长徐慕点燃的“港口引擎”,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密筹划和务实推进,终于在工真市近港区域迎来了第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

近港县那块被圈定为“智慧港口试验田”的区域内,一改往日的沉寂。

土地平整工作基本完成,几台打桩机已经进场,发出沉闷而有力的轰鸣。

不远处,临时板房搭建的项目指挥部外,悬挂着一条醒目的红色横幅:“奋战一百天,建成智慧港区示范样板”。

今天,这里将举行一个简朴而不失隆重的启动仪式——“工真市近港智慧港口示范项目暨与科大智航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之所以备受关注,不仅因为这是徐慕省长定调后,工真市落地的第一个实质性港口项目,更因为合作方“科大智航”是国内智能物流和港口自动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之一,它的落户,具有极强的标杆和引领意义。

上午九时整,仪式正式开始。没有繁琐的流程,没有冗长的讲话。

工真市市长赵永辉主持仪式,他简要介绍了项目概况:示范项目总投资约五亿元,将建设一个具备全自动集装箱装卸、无人驾驶集卡调度、智能闸口管理等功能的现代化作业区,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工真市“智慧港口”理念的窗口和后续大规模推广的模板。

随后,在热烈的掌声中,工真市委书记李毅飞与科大智航董事长董振华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两人握手的那一刻,台下快门声此起彼伏。李毅飞脸上带着沉稳的微笑,董振华则显得信心满满。

签约完毕,按照流程,李毅飞做了一个简短的即席讲话。

他没有看稿子,目光扫过在场的企业代表、施工队伍和媒体记者,声音清晰而有力: “今天,我们在这里,不仅仅是启动一个项目,签署一份协议。

我们是在播种一颗希望的种子,是在为工真市的未来,奠定一块坚实的基石!”李毅飞指向身后那片正在苏醒的土地,“这里,将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码头,它将是一个科技的秀场,一个创新的平台!

我们将用事实向大家证明,工真市的近港,有能力,也有决心,走出一条以科技创新驱动港口升级、以港口升级赋能产业发展的新路!”

李毅飞的话语充满了感染力和说服力:“这只是第一步。我们坚信,有了科大智航这样的优秀伙伴加入,有了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工真市的‘智慧港口’梦想,一定能够照进现实,成为推动我们实现‘进三’目标、服务全省‘向海图强’战略的重要力量!”

这番讲话,既是对项目的定位,也是对全市人民的承诺,更是向省里传递工真市坚定不移推进既定战略的强烈信号。

仪式现场,县委书记张立和县长李华兴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忙碌地协调着各个环节。

相比于一个多月前的焦虑和迷茫,此刻两人脸上多了几分风霜,但眼神却异常明亮和坚定。

“张书记,现场的布置和安保都检查过了,没问题。”李华兴快步走到张立身边低声汇报。

张立点点头,看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感慨道:“老李,看到没有?空谈误事,实干兴邦。

要不是被省市两级逼着、推着,我们可能还在办公室里扯皮呢。

现在路子走对了,这心里反倒踏实了。”

“是啊,”李华兴深有同感,“接下来就是盯紧施工进度和质量,同时加快‘黄金岸线’那块地的详细规划和招商,两边都不能耽误!”

他们知道,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后续的挑战更多,但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实实在在的进展,他们干劲十足。

科大智航的落户,产生了强大的“龙头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