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珍贵的不是和平,
而是普通。
这就是《梦禁》的大结局。
为什么会写到第二世界?
故事写到后半段,我意识到“梦禁”不能只是一个危机,也必须是一个重建。
但这个重建不是主角们去建基地、建政权、建制度。
我不喜欢那种“末世文第二季=文明重启”的套路,太大、太假。
而是——
让世界自己重新长出来。
让我意外的是,“第二世界”并没有变成大场面,它变成了很小的景象:
有人重开小吃摊;
有人手写梦本;
诊所楼下重新挂了风铃;
孩子在废墟里追着一盏纸灯跑。
那种“世界在自己慢慢醒来”的感觉,真实得像生活本身。
主角团的过去,会不会继续写?
这件事我想了很久。
夏堇的前史、阮初的来处、闻叙的选择、张弛的经历……
他们的过去在正篇里只露出冰山一角。
但正是因为没讲完,他们才像活人,而不是设定集。
如果之后写“卷七”,
我会写他们过去的碎片,
不是为了解释,而是为了让读者再靠近他们一点点。
《梦禁》真正想说的是什么?
其实只有一句话:
痛不是要被打败的东西,痛是让人醒来的东西。
梦不是坏的,梦权也不是绝对的恶。
真正危险的是——
把人生交给别人替你选择。
而清醒不是一声号召,它是一个代价。
你要为自己的痛负责,也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
夏堇他们之所以能走到最后,
不是因为他们“强”,
而是因为他们愿意承担清醒。
最后想说的
我希望看完《梦禁》的读者不是“震撼”“热血”“爽”,
而是——
有一点点心酸,有一点点温柔,有一点点理解。
理解什么?
理解人为什么会怕梦,
理解人为什么也会怕醒,
理解痛为什么不会自动消失,
理解清醒为什么值得坚持。
如果你在某个章节停下来叹了一口气,
或是在某段对话里看到一点自己的影子,
那这本书就有意义了。
谢谢你读完它。
谢谢你愿意在这个故事里清醒一阵子。
希望你以后也能找到一盏一直亮着的灯——
无论它照见的,是梦,还是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