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归心似箭(2 / 2)

他一步踏前,居高临下地俯视着知鸢,那目光锐利如刀:“珞儿是什么样的人,孤比你清楚!她岂会做出杀害视她如亲母的薛嬷嬷这等丧尽天良之事?!她与萧瑾玄不过是幼时相识,何来私情?!私奔?更是无稽之谈!”

胤桁的每一个字都掷地有声,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和滔天的怒意。他根本不信!一丝一毫都不信!

他了解云清珞,了解她对自己的深情,这荒谬的指控,在他听来,不仅是对云清珞的侮辱,更是对他胤桁智商的挑衅!

知鸢被他这突如其来的、完全偏离预期的剧烈反应打得措手不及。

她原本以为,至少能在胤桁心中种下一颗怀疑的种子,却没想到他对云清珞的信任竟是如此坚不可摧。

她脸色煞白,慌忙磕头,泪如雨下:“阿桁,我……我也是听宫人议论,这才据实禀告啊!只是……只是薛嬷嬷惨死,太子妃失踪乃是事实,我担心你被蒙蔽……”

“住口!”胤桁厉声打断她,眼神冰冷如霜,“事实?什么是事实?这件事,孤会查明!在真相水落石出之前,若再让孤听到任何诋毁太子妃的言论,无论出自谁口,一律拔舌处死!!”

他最后一句,几乎是充满杀意的声音说出。知鸢瞬间如坠冰窟,浑身冰凉

胤桁不再看她,转而面向跪了满地的宫人,声音恢复了帝王的威严与冷肃:“传孤令:第一,详细勘查薛嬷嬷死因,所有经手之人,都给孤仔细审问!

第二,彻查太子妃失踪前后,东宫所有人员出入记录,以及宛都各处城门关卡记录!

第三,调动所有可用暗卫,给孤撒出去找!无论天涯海角,务必找到太子妃下落!!”

“是!”暗卫首领与东宫属官齐声应道,迅速领命而去。

胤桁站在原地,深深吸了一口气,试图平复翻涌的气血和肩伤传来的痛楚。

他相信云清珞,但这突如其来的失踪和薛嬷嬷的死,依旧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头。

珞儿,你遇到了什么危险?为何要不告而别?

无数个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他转身,大步走向他和云清珞的寝殿。殿内一切如旧,甚至她看到一半的书还摊在桌上,仿佛她只是暂时离开。

他走到梳妆台前,拿起那支他送她的玉簪,紧紧握在掌心,冰凉的触感让他混沌的头脑清醒了几分。

“珞儿,”他低声自语,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锐利,“无论你在哪里,无论发生了什么,我都会找到你。谁敢伤你分毫,我必让他付出代价!”

胤桁的命令以最高效率执行下去。东宫乃至整个宛都的力量都被调动起来,寻找太子妃云清珞的下落。

薛嬷嬷的死因被反复勘验,得出的结论是他杀,脖颈处有明显的勒痕,但凶手手法老练,现场并未留下太多有价值的线索。

审问当夜值守和后园工作的宫人,也未能得到指向性的口供,只隐约有人提及那几日薛嬷嬷似乎忧心忡忡,曾与太子妃有过几次时间较长的谈话,具体内容却无人知晓。

城门关卡的记录被翻了个底朝天,并未发现云清珞或者觉夏任何符合其身份的出城记录。

这要么意味着她们并未出城,要么……就是用了某种极其隐秘的方式或者伪装身份离开。

最精锐的暗卫被分批派往各个方向,重点自然是西晋。

胤桁虽然不信私奔之说,但云赫叛逃西晋是不争的事实,云清珞的失踪很难不与西晋联系起来。

他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潜入西晋查探,重点是西晋皇宫、长乐王府以及云赫可能的落脚点。

然而,反馈回来的消息却令人沮丧。西晋都城仿佛一个密不透风的铁桶,守卫异常森严,尤其是针对外来人员的盘查。

关于云清珞的消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一丝涟漪。

没有太子妃入境的消息,没有关于她出现在任何公开或私人场合的记录。她就像是凭空消失了一般。

而长乐王萧瑾玄,在边境战事暂歇后,便奉皇命前往南方巡查水利,归期未定。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使得暗探们短时间内难以接触到这位关键人物。

所有的明察暗访似乎都走进了一条死胡同。云清珞和觉夏,连同知晓内情的薛嬷嬷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悄然抹去了痕迹。

他再次增派了人手,扩大了搜索范围,不仅限于西晋,连周边各国、乃至大宛境内的名山大川、隐秘之所都不放过。悬赏的金额也提到了一个令人咋舌的天文数字。

东宫的灯火常常彻夜不熄。胤桁站在巨大的疆域图前,目光一遍遍扫过上面的每一个角落,试图找出那个他心心念念的人可能藏身的地方。

疲惫和担忧侵蚀着他,肩上的旧伤也因劳累和心绪不宁而隐隐作痛,但他不肯休息。

“珞儿,你到底在哪里……”他抚摸着地图,喃喃低语,那声音里充满了铁汉罕见的柔情与难以掩饰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