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沧溟帝(1 / 2)

三个月了

整整九十多个日夜,对于胤桁而言,如同在无间地狱里煎熬。

每一天都充满了希望与失望的残酷循环。

暗卫、官府、甚至江湖力量,几乎将大宛及周边翻了个底朝天,然而云清珞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般,没有留下任何确切的踪迹。

最初的震怒与坚定,在时间无情的消磨下,逐渐化为了更深的焦虑和一种噬骨铭心的无力感。

胤桁的脾气变得前所未有的暴戾易怒。朝堂之上,稍有不合心意之处,便会引来他雷霆般的斥责,几位老臣因劝谏他“应以国事为重,莫要过于沉溺私情”而遭到严厉申饬,一时间,整个宛都都笼罩在太子殿下低气压的恐惧之下。

他几乎摒弃了所有正常的作息。

用膳时辰,常常因一份来自遥远边陲、看似可疑实则无用的线报而直接掀翻桌案;

夜深人静时,他书房的灯火总是亮至天明。奏章堆积如山,他强迫自己埋首其中,试图用无尽的事务麻痹那颗因思念和担忧而时刻绞痛的心。

“殿下,该用膳了。”余白端着几乎未曾动过的午膳,又一次小心翼翼地走进书房,看着伏在案前、眼下有着浓重青影、下颌线条绷得死紧的胤桁,忧心忡忡地劝道。

胤桁头也未抬,声音沙哑带着不耐:“放下,出去。”

“殿下,您早膳就没用,这样下去,身体如何撑得住?太子妃若知道……”余白试图搬出云清珞。

“闭嘴!”胤桁猛地抬起头,眼中血丝遍布,如同一只被困的野兽,“出去!”

他胸口剧烈起伏,一阵尖锐的疼痛从胃部传来,让他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

近一个月来,这种因饥饱不定和过度劳累引发的胃痛时常发作,且一次比一次剧烈。

余白不敢再言,只得将膳食放在一旁,默默退下,心中叹息不已。

夜色深沉,胤桁终于处理完手头最后一份关于边境军备的奏报。

胃部的抽痛让他无法集中精神,他丢下朱笔,靠在椅背上,用力按压着胃部,疲惫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然而,身体越疲惫,脑海中对云清珞的思念就越是清晰。

他鬼使神差地站起身,没有带任何随从,独自一人,踏着清冷的月色,无意识的走向了那座他许久未曾踏足的宸王府蝶梦阁。

蝶梦阁依旧保持着云清珞离开时的模样,每日都有专人打扫,一尘不染,仿佛主人只是暂时出门访友,很快就会归来。

然而,这过分整洁的寂静,却更透出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

胤桁推开那扇熟悉的门,院中那秋千静静悬在月光下。他仿佛看到,那个明媚的女子坐在上面,裙裾飞扬,笑声如同银铃

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狠狠攥住,痛得他几乎弯下腰去。

他想她,想到浑身每一寸骨骼都在叫嚣着疼痛,想到连呼吸都带着沉重的钝痛。

他步履沉重地走进屋内。

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她身上那淡淡的、如兰似麝的馨香,但这或许只是他的幻觉。

他的目光贪婪地掠过房间的每一处——她惯坐的软榻,她梳妆台上依旧摆放整齐的胭脂水粉……

最后,他的目光定格在靠墙放置的一个紫檀木雕花箱笼上。

这个箱子做工精致,样式却有些陌生,并非他熟悉的、她日常存放衣物首饰的箱奁。

他走过去,鬼使神差地打开了它。

箱子里,整整齐齐码放着的,并非华服美饰,而是一卷卷、一册册手抄的佛经。

纸张有些已经微微泛黄,墨迹却依旧清晰工整,带着一种虔诚的宁静。

他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卷,展开,熟悉的娟秀字迹映入眼帘,抄写的是《往生咒》。

在经卷的末尾,有一行小字,墨色较新:“愿我佛慈悲,渡吾儿早登极乐,免受轮回之苦。母,云清珞泣血敬抄。”

“吾儿……”胤桁的手猛地一颤,经卷险些脱手。

那个他们失去的孩子……那个因落霞滩上云赫叛变,她万分伤心下小产的孩子……

她竟然……一遍又一遍地抄写佛经,只为超度那个未能出世的孩子!‘泣血敬抄’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心口剧痛。

他当时在做什么?他在恨她对他的“背叛!”

他颤抖着,一卷卷看下去。《金刚经》、《地藏经》、《心经》……每一卷末尾,都有类似的祈福小字,日期从他们失去孩子后不久,一直持续到她进了东宫……

这么多,这么厚……她是以怎样的心情,在无数个孤寂的夜晚,一笔一划写下这些,寄托那无处安放的母爱与悲痛?

箱子里还有一本装帧格外精美些的小册子,封面没有任何字样。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预感到了什么,缓缓打开。

里面记录的,并非诗词歌赋,而是他的饮食喜好。

“胤桁不喜甜食,尤厌过于甜腻之糕点。”

“胤桁口味偏清淡,不喜重油重盐,但于辣味尚可接受。”

“胤桁似颇喜清蒸鲈鱼之鲜嫩,今日食之,眉宇稍展。”

“闻薛嬷嬷言,胤桁幼时畏苦,服药时常需蜜饯相辅……”

“今日尝试新菜‘蟹粉狮子头’,火候稍过,胤桁未言,但余白言其晚膳后需清水漱口多次,下次切记改进。”

……

一页页,一条条,细致入微。旁边还有密密麻麻的注解和修改,

比如某道菜他多动了一筷子,下次她便叮嘱厨房多做;

某样点心他蹙了眉,下次便不再出现。

甚至还有他偶尔熬夜时,她让小厨房准备的夜宵种类和注意事项。

如此用心……如此琐碎……却将他的一切喜好、甚至健康都放在了心上。

他从未要求过,甚至从未留意过,

而她,却默默做了这么多。与他那些所谓的“江山为重”、“大局考量”相比,

她的世界里,似乎他就是全部的中心。

愧疚、心痛、悔恨……如同汹涌的潮水,瞬间将他淹没。他扶着箱笼边缘,才能勉强站稳,呼吸变得异常困难。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箱子最底层,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里静静躺着一串紫檀木的手串。珠子不大,色泽温润,因为常年摩挲,表面泛着柔和的光泽。这……这不是……

他伸出手,指尖颤抖地拿起那串手串。触手生温,一种遥远而熟悉的记忆仿佛被瞬间唤醒。

紫檀手串……这是……这是他儿时,最疼爱他的皇祖父,在他某年生辰时,亲自赐给他的礼物!他十分珍爱,几乎从不离身。可是后来,这手串莫名其妙就不见了,他找了很久都没找到

它怎么会在这里?在珞儿的箱子里?还被她如此珍重地收藏在箱底,与那些佛经和她记录他喜好的册子放在一起?

电光石火间,几个早已模糊、被岁月尘封的画面,如同被利刃劈开迷雾,猛地撞入他的脑海!

一棵高大的梧桐树下。小丫头笨拙却坚定地爬树

“爬树很危险,为何这么做?”

“有小鸟受伤了,我送它回家。”

“我叫胤桁。

“我叫云清珞,”

“待你成年,我必向父皇请旨,娶你为妃。”

……

轰——!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个小丫头模糊的面容,逐渐与云清珞稚嫩时的模样重合!

是她!那个爬树的小丫头,是云清珞!

所以……她嫁给他,不是因为云氏安插给他的棋子……她设计落水………她是在履行儿时的诺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