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出身的张为民,将这项事关民生福祉的水利工程视作“攻坚战”。他组织召开誓师大会,号召全市人民团结一心,立即投身这一伟大事业。
年底,在总指挥张为民的带领下,在众人满含期待的目光中,引林工程第一期全面启动。来自各行各业的冰城人民顶风冒雪,拉着粮草、行李、劳动工具浩浩荡荡开赴冰城市红旗公社工地现场,安营扎寨,投身建设。这冰城市第一次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引水工程,没有机械化施工,全靠干部群众的双手创造!他们工作的地方十分艰苦,吃的是玉米面大饼子、大碴子粥、萝卜、白菜、咸菜,可这丝毫不影响他们的士气和热情。
富文兴担任引林工程政工处主任,郑有才任副主任。除了参加工程建设,他们还有一项重要职责是带领政工处的人做好思想工作,宣传工程建设中涌现的好人好事,树立典型。
到工地的第一天,富文兴组织政工处的人开会,研究怎么做好工地的宣传工作。会上,大家畅所欲言。
“文兴,我觉得咱们可以找块空地,做个宣传板,把一些重要的通知和好人好事登出来。”郑有才先说。
“这是个好主意,可以马上落实!”富文兴表示赞同。
“我觉得咱们可以办一个战地报纸,随时宣传我们引林工程的意义,表彰先进……”冯祥说。
“还可以宣传咱们的工程进度、公布一些技术革新的信息。”刘春生补充道。
“办报这个想法也不错。可以落实。不错咱们先考虑一下,多久出一期报纸。”富文兴说。
“一个星期出一期怎么样?”冯祥问。
“有点太久了。”富文兴摇摇头。
“我建议3-4天出一期,一个星期出两期。”郑有才说。
“可以考虑。咱们可以按照一个星期出两期的标准,先把这件事做起来!至于要不要一直每个星期出两期,可以摸索着来!”富文兴说。
“好,我赞成!”郑有才表态。
“我也赞成!”冯祥和刘春生几乎一起说道。
“好,那就这么办!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做起来!大干一场!”富文兴很振奋。
很快,热火朝天的工地上,有了一份人们争先传阅的刊物:《引林工程工地战报》,主要宣传引林工程的意义和工程进度,表彰先进,公布技术革新信息等。一份份散发着油墨香气的战报,鼓舞着人们奋勇向前。
富文兴吃住都在工地,接连多日没回家。富锦华放假回家不见父亲,有些失落。
“妈,你说咱去工地看看我爸咋样?”她对母亲提议。
“你爸那儿忙,咱去了你爸也没空看咱们。”汪秀云笑道。
“那咱们去给爸送点吃的就回来。他那儿肯定吃不好睡不好,我爸肯定饿瘦了。”富锦华很心疼父亲。
“晚点看看吧,没准儿你爸过几天就回来了。”汪秀云心想,丈夫这都在工地住一个多月了,怎么不得回家看看。
“好吧。”富锦华听话地应道。
“秀云!秀云!”
母女俩说话间,门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听上去很急切。
“妈,好像是陈婶!”透过窗户,富锦华看到邻居陈玉田的妻子刘红梅进院了,一边走一边喊汪秀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