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家里更穷,但是他和大哥、大姐、二妹妹、老妹妹感情很好。
富红霞生病的时候,家里没钱请大夫,富文兴背着她走好几里路去镇上的医院。
一路上,富红霞趴在二哥背上,有气无力地说着话,富文兴不断安慰她,鼓励她要坚强。
那些艰难的日子,成为他们心中最难忘的回忆,也是他们深厚兄妹情谊的见证。
富红霞接着说:“你妹夫在粮站上班,能买到白面,这也是个便利。咱们有多多吃,有少少吃,没准明年大丰收,过年大米白面管够吃呢。”
富红霞话落,富文兴沉默了,没再说什么。
晚上,富文兴和汪秀云留妹妹在家里住下。汪秀云把她洗好的被褥给妹妹铺上,一家人围坐在炕上聊了会儿天就睡了。
第二天一早,吃过饭富红霞就要回去,临走前从兜里掏出一个手帕。她打开手帕,里面卷着一些零钱,她数了5元钱给汪秀云。
汪秀云拒绝道:“二妹,你这是干嘛?你大老远的送这多东西来,还给我们钱?我和你哥心里怎么过意得去?”
富红霞坚持道:“二嫂,拿着钱明天去供销社买两条鱼回来吧,过年大人孩子吃点鱼,预示着来年富富有余(鱼)。剩钱给孩子买点小鞭,摔炮啥的。”
汪秀云道:“买啥买,能吃饱就行,买小鞭听个响图啥?你快点把钱收起来!你没有工作,就妹夫一个人挣钱,让他知道你拿钱贴补我们,会影响你们夫妻感情。”
“你妹夫知道我要过来。我们家人少,用不了多少钱。而且我和大哥说了,爸买药的钱不能只你们出,我们几个都有份。下个月,我给爸钱!”见嫂子执意不拿,富红霞把钱放枕头下。
富文兴道:“别让来让去了,收下吧。”
虽说还没到大年三十,但外面时不时响起鞭炮声,年味越来越浓了。
屋外寒风呼啸,大雪纷飞,但富家不足40平米的小屋里却很温暖。想到饺子和鱼,孩子们更盼着过年。
汪秀云收下钱,去菜窖拿了两颗大白菜,又捞出两颗酸菜,让富红霞带上。夫妻俩把妹妹送到胡同口才回家。
夜里,孩子们都睡了,汪秀云点着蜡烛,借着烛光剪窗花,准备过年的时候贴在窗上。汪秀云从小就心灵手巧,不仅家务活干得好,还会做衣服、做鞋。她还向邻居张婶行拜师礼,学习了剪纸这门技艺。张巧珍不到六十岁,为人随和,邻居们都亲切地叫她张婶儿。她老家在方正县,十几年前随丈夫来到冰城。她十岁时开始执剪,四十多年间创作了很多剪纸作品,她的作品淳朴豪放、细致流畅、简洁明朗。汪秀云听师父说,方正剪纸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中叶,如今已历经两百余年的发展。
临近过年,每晚孩子们都睡了,汪秀云就在灯下剪窗花,经过一天繁重的家务劳动,剪纸是她的乐趣,也是她最好的精神慰藉。她还多剪了一些,准备送给邻居们。
年三十下午,汪秀云把富红霞带来的白面活成面团,擀成饺子皮,又剁了一棵大白菜,剁了肉。
富锦华和富俊阳、富俊杰在一旁帮忙摆饺子,虽然笨手笨脚的,但特别开心。
看着一个个饺子在母亲手中成型,富俊阳馋得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