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山人听闻,仰头大笑起来,一连说了三个“好”字,笑声爽朗,显然对卫子龙进献的物品满意至极。
只见他双手一拍,立刻唤来身旁的侍女,吩咐道:“速速将这四个花盆抬走,好生安置。”
“喏!”
傀儡侍女领命,立刻上前,小心翼翼地将花盆抬起,搬了出去。
梦云笙见自在山人收下了礼物,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她急切地问道:“先生,那翻越金门雪峰之法……”
“不急!”
自在山人轻抚长须,脸上浮现出一丝笑意,缓缓开口道:“诸位,且听我讲个故事,待故事讲罢,再言这翻越金门雪峰之法。”
梦云笙几人闻言,皆是一怔,彼此互望了一眼。
目光中满是疑惑与不解,不知这自在山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
只见他微微仰头,双眸微阖,声音带着几分历经世事的感慨:
“我本璇玑国一寻常子弟,自幼便心怀鸿鹄之志,不甘庸碌此生。一路摸爬滚打,其间历经无数艰难险阻,方侥幸得入某小门小派。唉!这世间大道,于我等普通人而言,何其艰难。我殚精竭虑,终有幸荣膺该宗门长老之位。”
说着,他轻轻摇了摇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又接着道:
“眼见着年岁渐长,我这心里啊,愈发渴望寻得那长生之道。偶然间,我听闻黄姖大仙能为人带来长生之机,当下便下定决心,历经千辛万苦,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来到了这金门雪峰。”
自在山人向天双手抱拳,似在向那已逝之人致敬,继续说道:
“上一代门主见我诚心昭昭,赤诚可鉴,遂收我为徒,传大道之法。自此,便留于这金门雪峰之上,潜心修行,不问世事,唯求长生之道。”
说着,他神色恭谨,小心翼翼地从怀中缓缓掏出一个精致的锦盒,声音略带颤抖地说道:“师父临终前,将黄姖大仙的一截指骨郑重地交予我手。”
“黄……黄姖大仙!”
风子垣闻言,如遭雷击,猛地抻着脖子,死死地抬眼望向那锦盒。
其余几人听闻,反应也相差无几,皆瞪大了眼睛,嘴巴微张,脸上满是震惊之色。
“我……我等皆以为这黄姖大仙乃消遣之谈资,没想到真有此人。”梦云笙喃喃自语道。
“看来传说竟是真的!”南宫若雪心道。
自在山人将锦盒置于桌案上,缓缓打开盒子。
随着盒盖一点点开启,一缕柔和的微光从盒中溢出。
一截乳白色的指骨静静地躺在锦盒之中,它莹润如玉,散发着圣洁的气息。
自在山人望着指骨,眼中满是敬畏,双手不自觉地合十,道:
“我以此物为引,竟真召唤出了黄姖大仙的一缕残魂。大仙法力无边,赐予我无与伦比的法力,还语重心长地告诫我,修行之路,当以积累善行和德行为核心,即便只是微小之错误,亦如蚁穴溃堤,绝不可纵容姑息。唯有如此,方能得证大道。”
言罢,轻轻合上盖子,重新放回怀中。
他目光平和,如静谧的湖水,悠悠说道:
“这些年来,我一直谨记大仙教诲,不敢有丝毫懈怠。竭尽全力帮助那些想要翻越金门雪峰的修士,为他们指引方向,排忧解难。每当看到他们历经艰辛,最终成功登顶,心中便满是欣慰,仿若自己也在这善行之中得到了升华。”
说到这儿,自在山人轻捻须髯,含笑而言:
“因此,善缘本为相生之事。诸位道友念我相助之恩,亦会馈以功德银钱,聊表心意。我居此仙阙胜境,日日逍遥度日,渐与尘俗之事绝缘。正所谓‘愿得逍遥真妙境,笑观尘世百般休’,此乃我现今之心境矣。”
梦云笙闻言,眸中满是艳羡之色,喃喃低语:“未曾想先生竟有此等机缘,得遇黄姖大仙,真乃幸事。”
卫子龙亦颔首附和:“先生之经历,令我等好生钦羡啊!”
“哪里,心若虔诚,机缘自至,何须外求。”
言罢,他微微摆手,神色间尽是洒脱:“正因如此,我方将此地从‘黄姖祠’易名为‘逍遥宫’,但求逍遥度日,笑看这世间风云变幻。”
自在山人的这番话,如春风化雨,缓缓浸润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田,众人无不露出折服之色。
南宫若雪嘴角微扬,故意对着风子垣揶揄道:
“师弟啊师弟,你昨夜那番言语,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前辈的高风亮节,岂是你能随意揣度的?”
风子垣闻言,脸上闪过一丝尴尬,随即又强作镇定,干笑两声,道:
“师姐说笑了,我就是随口那么一提罢了,并无其他深意,还望师姐莫要往心里去。”
心中却在腹诽:“难道我真的错怪此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