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沉默了很久,终于拿起笔,开始慢慢交代——原来他的远房亲戚确实是“智能教学研发公司”的股东,为了让公司拿到学校的项目,给了他五万块好处费;至于拨款和报销,都是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帮着伪造了部分“研发进度说明”。
拿到李光耀的供述,邓鑫元立刻安排工作组联系“智能教学研发公司”,要求对方退还违规获得的研发经费。可对方却百般推诿,一会儿说“经费已经用于研发,没钱退”,一会儿说“合同是学校签的,我们没违约”,甚至还放话“你们要是逼得太紧,我们就去网上造谣,说学校欺负小企业”。
“真是不见棺材不落泪。”邓鑫元看着对方发来的威胁信息,冷笑一声,“老张,你把他们没完成研发的证据、违规报销的材料整理好,发给律师,准备走法律程序。同时,把这些证据交给市场监管局,举报他们虚假宣传、偷税漏税。我就不信,他们还能嚣张多久。”
老张立刻去准备材料。没过多久,市场监管局就上门核查,发现“智能教学研发公司”不仅没有实际研发能力,还存在偷税漏税的情况,当场对其进行了处罚。公司老板见势不妙,终于松了口,同意分三期退还近两百万的研发经费。
解决了“智能教学研发公司”的问题,邓鑫元把重点放在了“科创未来”上。这家公司承接了学校的校园网络维护,每年服务费一百二十万,却连最基本的服务都做不好——学生宿舍经常断网,教学楼的网速慢得连课件都打不开,报修后往往要等好几天才有人来修。
邓鑫元先安排信息中心对校园网络进行了全面检测,结果显示“科创未来”提供的设备都是过时的二手货,带宽也远没达到合同约定的标准。他拿着检测报告,去找“科创未来”的老板——校长的小舅子张诚。
张诚的办公室在市中心的一栋高档写字楼里,装修豪华。他看到邓鑫元,脸上堆着假笑:“邓校,稀客啊!快坐,喝杯茶。”
邓鑫元没坐,直接把检测报告放在桌上:“张总,这是我们信息中心做的网络检测报告,你看看——你们提供的设备是二手的,带宽也不达标,学生宿舍断网、教学楼网速慢的问题,你们也一直没解决。按照合同约定,你们已经严重违约了。”
张诚拿起报告翻了翻,毫不在意地扔在一边:“邓校,网络这东西,偶尔出点问题很正常嘛。学生年轻人,性子急,有点小问题就抱怨,你别往心里去。”
“偶尔出问题正常,但天天出问题,报修了几天都没人来修,这也正常吗?”邓鑫元语气严肃,“还有,合同约定每年服务费一百二十万,可我们了解到,市场价最多也就四十万,你们这是明显的高价收费。”
张诚脸上的笑容消失了,语气变得强硬:“邓校,我跟学校签的合同是经过正规流程的,校长都认可了,你现在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想找茬?”
“我不是找茬,是按合同办事。”邓鑫元寸步不让,“我要求你们在一周内更换合格的设备,达到合同约定的带宽标准,否则我们就解除合同,追究你们的违约责任,还要追回多收的服务费。”
张诚冷笑一声:“解除合同?你怕是没这个权力吧?我姐夫是校长,你觉得他会同意你这么做?邓校,我劝你别太较真,大家都是混饭吃,何必把事情做绝?”
“我做的是为学校、为师生负责的事,不是‘混饭吃’。”邓鑫元站起身,“一周后,我们会再进行检测,如果还不达标,就按我说的办。到时候,就算校长不同意,我也会把所有证据提交给纪委和教育局,让他们来评评理。”
说完,邓鑫元转身就走,留下张诚脸色铁青地坐在椅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