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八
回到学校,邓鑫元果然收到了校长的电话。校长的语气带着明显的不满:\"鑫元,张诚那边的事,你能不能再考虑考虑?他毕竟是我亲戚,而且合作这么多年了,突然解除合同,影响不好。\"
\"校长,不是我不考虑,是'科创未来'太过分了。\"邓鑫元语气诚恳却坚定,\"他们提供的服务严重不达标,还高价收费,学生意见很大,已经有不少人在网上反映了。如果我们不解决,不仅会影响学校的声誉,还可能引发更大的问题。再说,我们是大学,应该以身作则,不能搞特殊化,更不能让亲戚借着学校的名义谋私利。\"
电话那头沉默了很久,终于传来一声叹息:\"好吧,我知道了。这件事,你看着办吧,只要按程序来,我不干涉。\"
得到校长的默许,邓鑫元心里松了口气。一周后,他安排信息中心再次检测,发现\"科创未来\"虽然更换了部分设备,但带宽还是没达标,而且报修响应速度依旧很慢。他当即决定,解除与\"科创未来\"的合同,并通过法律途径追回多收的服务费。
张诚见邓鑫元来真的,慌了神,又去找校长求情,可校长这次却没再帮他。无奈之下,张诚只能同意解除合同,并退还了多收的八十万服务费。
解决了这两家问题最突出的公司,邓鑫元又带领工作组对其他校企合作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有的公司虽然没有明显违规,但合作效果不佳,邓鑫元就和对方协商,调整合作方案,明确研发目标和服务标准;有的公司根本没有实际合作能力,只是想借着\"校企合作\"的名头蹭资源,邓鑫元就果断终止合作,清理出校企合作名单。
在清理过程中,邓鑫元发现学校的校企合作管理存在很多漏洞——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很多公司连基本的资质都没有就签了合同;没有有效的监督机制,合作过程中没人跟踪进度,经费使用也没人审核;没有退出机制,就算公司违约,也很难终止合作。
针对这些问题,邓鑫元牵头制定了《江城理工大学校企合作管理办法》,明确了校企合作的准入条件、合作流程、监督机制和退出标准。
准入方面,要求合作公司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力,提交详细的合作方案和可行性报告,经过专家评审通过后才能签约;
监督方面,成立校企合作监督小组,定期检查合作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退出方面,明确了公司违约的具体情形和处理方式,确保能及时清退不合格的合作方。
同时,邓鑫元还推动建立了校企合作信息公开平台,把所有合作公司的基本信息、合作项目、经费使用情况都在平台上公开,接受师生和社会的监督。他说:\"只有公开透明,才能防止暗箱操作,才能让校企合作真正回归初心,为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
校企改革工作持续了三个多月,邓鑫元几乎没怎么休息过,周末也经常泡在办公室里。苏晚心疼他,劝他注意身体:\"老邓,别太拼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邓鑫元握着妻子的手,笑着说:\"没事,等把校企的事理顺了,我就好好休息。你不知道,现在学生们反映宿舍网速快了,断网的情况少了;老师们也说,跟企业的合作更顺畅了,研发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看到这些变化,我就觉得再累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