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来吧。” 李泽厢招手让他进来,转头对李扬介绍,“这是我最得意的学生,王涛,对无人机的飞行控制系统很有研究。”
李扬的心猛地一跳,抬头看向年轻人。对方戴着黑框眼镜,眼神里透着股不服输的韧劲,这不就是dJI的创始人吗?他强压着内心的激动,伸出手:“你好,我是李扬。”
“李导好,我看过您的电影。” 王涛有些腼腆地握手,“您拍得太精彩了。”
“感谢夸奖。” 李扬笑了笑,目光落在他怀里的论文上,“你们在做无人机的小型化研究?”
王涛眼睛一亮,像是遇到了知音:“是的,我们想把 GpS 模块集成到机身里,这样体积能缩小三分之一,续航也能提升。” 他打开其中一页论文,指着图纸讲解,“但传感器的精度总是不够,容易受磁场干扰。”
李扬认真听着,时不时点头提问,两人越聊越投机。李泽厢也在一旁时不时的对专业问题进行讲解。
“其实我一直觉得,无人机的民用市场潜力很大。” 李扬话锋一转,看向李泽厢,“如果现在有一笔资金,支持你们组建团队,把技术转化成产品,李教授觉得可行吗?”
李泽厢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李扬会突然提出投资。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此刻王涛也停下了手中的笔,忐忑地看着导师。
“李导是认真的?” 李泽厢推了推眼镜,语气严肃起来,“科研和商业是两回事,风险很大。”
“我知道。” 李扬语气坚定,“但好技术不该只停留在实验室里。你的团队研究成果,完全可以做出改变行业的产品。” 他顿了顿,补充道,“资金不是问题,我更看重你们的技术和理念。”
李泽厢沉思片刻,“这件事,我需要和团队商量一下。” 他看向李扬,“最多两天,给你答复。”
“好。” 李扬再多说什么,随即起身告辞,“不打扰你工作了,这是我的联系方式。” 他递过名片,上面只有名字和电话。
走出实验楼时,圆圆兴奋地说:“扬哥,您真要投资无人机啊?刚才那个王涛看着挺厉害的。”
“是个可塑之才。” 李扬心里有种预感,这次香江之行或许会比预想的更有收获,“走,带你去茶餐厅吃饭。”
话音刚落,手机突然响了,屏幕上显示着陌生的香江号码。
李扬按下接听键,对方操着粤语口音的普通话,说道:“请问是李扬导演吗?我是邹文淮。”
李扬愣住了,邹文淮这个名字如雷贯耳 —— 从邵氏出走创立嘉和,一手发掘并捧红了bruce Lee和陈龙大哥,堪称香江电影的传奇人物。他连忙回道:“邹生,您好,没想到是您。”
“我女儿刚才在机场看到你,说你来了香江。” 邹文淮的声音带着笑意,“不知道你有没有时间?想请你喝杯茶。”
“邹老相邀,自无不可。”李扬笑着答应道。
挂了电话,李扬转头看向圆圆,无奈地笑了笑:“看来你的茶餐厅得先放一放了。”
“扬哥,邹文淮?是不是那个……” 圆圆眼睛瞪得溜圆,显然也听说过这位传奇人物的名号。
“就是他。” 李扬整理了下衬衫,“嘉和电影的创始人,咱们得去会会这位香江电影界的大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