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年秋,峨眉山下。
细雨如丝,青石阶上覆着薄苔。山风拂过,竹林低语,远处传来挑夫的号子声:“嘿哟——上山三里,滑杆稳当,莫怕腿软,只管放心!”
山腰处,一间新起的木屋檐下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招牌——“云龙滑竿行”。门旁两盏红灯笼,在雨雾中晕开暖光,像两团不灭的火。
正堂之内,宽阔的大厅墙上,挂着几幅苍劲有力的毛笔字,格外醒目:
《叹世行》
今日之东,明日之西,
念天地之悠悠,岁月亦悠悠。
带不走黑发红颜,
挽不住流水落花。
带不走黄金白璧,
请君休息片时。
智兮周瑜,力兮项羽,
赤壁乌江一炬灰;
富兮石崇,金谷楼台蔓草埋。
昔时冠盖满京华,
车马喧阗动九霄。
一朝逝去如风扫,
荒冢孤坟对暮樵。
玉堂金马终成梦,
翠袖红裙化野蒿。
谁见当年歌舞地,
寒鸦啄尽旧宫桃。
兴亡百代空回首,
唯有青山对夕照。
江河不息东流去,
月照寒波夜夜潮。
莫叹人生不得意,
浮名终是梦中桥。
且将浊酒浇胸臆,
醉卧花间笑寂寥。
大厅内,女掌柜周力为正低头清点账目。十根金条已化作几百副上等滑竿、四头健骡、一百零八名滑杆夫。不过月余,她便以“快、稳、密”三字打出名号——快在不误时辰,稳在山路如平地,密在客语不外传。往来香客、药商、隐居文人,皆慕名而来。
她抚摸着墙上那张泛黄的全家福——师云龙站在重庆码头,身后是“云龙火锅”的红招牌,锅中热气腾腾,映着他憨厚的笑。
“火不灭,锅不凉……”她喃喃,“亡夫师云龙,我从马飞飞处借来本钱,开了这滑竿行。铜釜煮大冮。遗锅虽冷了,火,我给你续上。”
突然,门外脚步声起。
一名挑夫掀帘而入,神色紧张:“东家,山下来了三个穿黑袍的人,不坐滑竿,也不问路,只说要见你。”
周力为心头一跳,握紧袖中蛇骨匕:“让他们进来。”
三人踏入,为首者蒙面,递上一枚青铜铃铛——铃身刻有“三魂引”三字。
“上海滩军统元老鬼母门下,奉命护你。”蒙面人低语,“山中有鬼,水下有眼,你虽脱险,命线未断。川岛影夫未死,他借镜中残魂,已附身76号新任特务头目——‘白面郎君’柳三更。他正追查‘影嗣’下落,目标是你,也是这山中密道。”
周力为脸色微变:“密道?”
“你不知?”蒙面人冷笑,“你亡夫师云龙的火锅店,地下密道直通重庆军统站,而这条道,正是通往峨眉山‘藏锋谷’的起点——那里,埋着军统‘天机阁’的最后一件兵器:“火龙鼎。”
“火龙鼎?”
“一鼎煮魂,百鬼退散。当年军统元老欲以此鼎炼‘魂火’,对抗日本‘影武院’,却因泄露被川岛影夫血洗,鼎坠深谷,仅余图纸藏于火锅店密室。你亡夫死前,将图纸缝入骨灰袋夹层,托你带出。”
周力为浑身一震,想起那日码头,她抱着骨灰盒落泪,盒角确有一处细密针脚……她竟毫无察觉。
“所以,我不是逃难的寡妇。”她苦笑,“我是送图的信鸽。”
“现在,你是钥匙。”蒙面人递上一张残图,“去藏锋谷,取火龙鼎。否则,柳三更一旦破镜寻魂,不仅你死,马飞飞、鬼母、阿阮,皆将被拖入镜中,永世为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