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不如米(2 / 2)

“备车。”蒋介石突然起身,“我要回奉化。”

“现在?”侍卫长愣住,“下午还有军事会议……”

“取消!”蒋介石罕见地提高声调,“立刻准备专机,我要回浙江老家。”

三小时后,专机降落在宁波机场。蒋介石换乘汽车,直奔奉化溪口。当晚,他独自站在老宅前,望着多年未归的家,心中五味杂陈。

“达令……”他轻声呼唤,仿佛看到年轻时的发妻毛福梅站在门口等候。那个为他生儿育女、侍奉母亲的乡下女子,那个被他遗落在权力路上的“黄脸婆”。

次日,蒋介石叫来当地官员,指着老宅说:“修缮一下,保留原貌。”又对秘书吩咐,“从我的特别经费里拨一笔钱,每月按时送来,供家里用度。”

消息传回重庆,戴笠在军统局会议上拍案叫好:“马飞飞好样的!糟糠之妻不下堂,这才是中国军人的骨气!”他当即派人给毛氏送去钱款,还附信写道:“夫人贤德,堪为民国表率。”

宋美龄得知此事,在妇女工作会议上特意提及:“马飞飞的妻子魏光荣女士,丈夫成名后仍保持朴素,这正是新生活运动倡导的美德。”她还指示教育部,将马飞飞的故事编入教材,作为“家庭伦理”的典范。

四、延安的声音

陕北窑洞里,周恩来放下从重庆辗转送来的报纸,忍不住笑出了声。

“这个马飞飞啊……”他摇摇头,对身边的参谋说,“搞经济、组织抗日是把好手,可这私生活……实在不敢恭维。”

参谋好奇地问:“周副主席,您认识马飞飞?”

“何止认识。”周恩来端起粗瓷茶缸喝了口,“去年他派人来延安,申请入党。我看了他的材料——荒岛抗日根据地搞得有声有色,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有余粮支援其他根据地;海上游击战也打得日军头疼……可你看,”他笑着指了指报纸,“这家伙娶了好几位妻子,生活作风有明显问题。”

这时,一位延安的工作人员走进来,听到最后一句,饶有兴致地问:“谁的生活作风出问题了?”

周恩来把报纸递过去:“你看看马飞飞给日本亲王的信,‘天下美食不如米,玩尽娇娥不如妻’,说得挺动人,可他自己在荒岛上娶了日本女子,国内还有原配夫人呢。”

这位工作人员快速浏览完,笑着说:“这个马飞飞,倒有点意思!不过恩来说得对,我们共产党的干部,绝不能学他这一套。”

“幸好当时没批准他入党。”周恩来庆幸道,“不然这种私生活,会给干部队伍管理带来麻烦。但他的抗日贡献是实实在在的,该支援的我们还是要支援。”

工作人员点点头:“统一战线嘛,只要是打日本,就是我们的朋友。至于他身上的资产阶级思想……”他幽默地眨了眨眼,“等抗战胜利了,再慢慢帮他纠正。”

五、“不如米”的绰号

荒岛上的清晨,海风裹挟着咸湿气息扑面而来。马飞飞正指挥战士们修建防御工事,妻子魏光荣提着竹篮走了过来。

“当家的,吃饭了。”她的声音温柔却有力。

马飞飞拍掉手上的泥土,笑着迎上去:“今天有什么好吃的?”

魏光荣掀开篮子上的粗布,露出几个烤红薯和一碗野菜汤,打趣道:“‘天下美食不如米’先生,先将就吃点吧。”

周围的战士们顿时哄堂大笑。马飞飞尴尬地挠挠头:“你也看到那封信了?”

“全中国都看到了!”魏光荣白了他一眼,“日本的报纸、重庆的报纸,连延安的广播都念了。现在大家都叫你‘不如米’先生呢。”

马飞飞咬了口红薯,含糊地说:“我那是写给裕仁彦的,哪想到他们会登出来……”

“写得挺好。”魏光荣突然放柔声音,眼神也软了下来,“比那些花里胡哨的情话实在多了。”她转身要走,又回头叮嘱,“‘不如米’先生,晚上早点回来,我给你煮新收的稻米。”

马飞飞望着妻子的背影,心头涌上一股暖流。他清楚,在这战火纷飞的年代,能有人等着自己回家吃饭,是多么难得的幸福。

真子走过来,揶揄道:“团长,夫人给您起的新绰号,倒是挺贴切。”

马飞飞笑着摇头:“比起‘抗日英雄’,我更爱‘不如米’。”他望向大海,声音低沉下来,“等战争结束,我就回老家种地。什么英雄不英雄的,能天天吃自家种的米,搂着媳妇睡觉,比啥都强。”

真子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忽然压低声音:“团长,刚收到陈智从东京发来的密电。裕仁彦看了您的信后暴跳如雷,已经调集海军,准备亲自来荒岛……”

马飞飞的眼神瞬间变得锐利:“好啊,我正等着他呢。”他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土,“通知所有弟兄,做好迎战准备。这次,我要让那个日本亲王知道,中国人不仅‘不如米’,更‘不好惹’!”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