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马飞飞传奇 > 第53章 无择之后·心灯不灭

第53章 无择之后·心灯不灭(1 / 2)

长江水依旧奔流,像一条割裂天地的银线,从巴山蜀水间穿城而过。重庆的雾比往日更浓,湿漉漉地裹着山城的屋檐与石阶。人们说,那是“无择剑”走后,天地也在落泪。

青铜罗盘会的谷中,青铜铃声断了。青老坐在空荡的竹楼里,手中那半块罗盘的指针,终于不再指向远方,而是缓缓垂下,如人垂首默哀。

徐方士守在谷口,整整七日。

他只是每日点燃一盏灯——不是渡魄灯,而是一盏最普通的油灯,灯芯微弱,却始终不灭。他记得马飞飞那句话:“别只记得斩别人的魂,也别忘了,为自己挥一次剑。”

“你总是为别人选,”徐方士对着空谷低语,“可谁来为你选一次?”

---

一、残契余火

没人知道,血契并未真正消散。

三日后,白鲤游至安徽乡下的一处小渔村。渔家妇魏光荣剖鱼时,发现鱼腹中藏着一枚青金色的珠子,温润如玉,触之生暖。他好奇地将珠子贴在胸口,当晚便做了个梦——梦里有个男人背影模糊,站在血雾弥漫的战场,手中断剑垂地,却仍向前走。

她醒来时,胸口那珠子已不见,只觉心中多了一团火,不灼人,却驱散了他多年体寒之症。

更奇的是,她开始能听见别人“心声”——不是耳语,而是情绪的回响。愤怒如雷,悲伤如雨,愧疚如刺。他不知这是血契残火在他体内苏醒,正悄然重塑他的魂脉。

血契未亡,只是换了容器。

它不再依附于掌控者,而是选择了倾听者。

---

二、新“灯”初燃

魏光荣原是渔家少妇,性子温厚,识字不多,却有一双看透人心的眼睛。自从那夜梦后,她开始察觉村中异样。

村东的鳏夫老李,表面老实,却每夜梦魇惊叫,魏光荣能远程听见他心中翻涌的,是二十年前一场谋杀的血腥回响;村西的寡妇王嫂,对人笑脸相迎,心声却是对儿子早逝的怨恨,竟迁怒于邻家孩童。

她本想装作不知,可那团火在胸口越烧越旺,直到某夜,她梦见丈夫马飞飞站在江心,对她伸出手。

“你听见了,就不能装作没听见。”

她惊醒,泪水滑落。

次日,她将家中祖传的铜灯擦亮,点上灯油,坐在村口。她不懂什么“渡魄灯”,也不知“问心剑”,但她知道——善要留,恶要止。

她请老李来听她唱渔歌,歌声里藏着安抚魂魄的韵律;她给王嫂织了件毛衣,针脚细密,像在缝补破碎的心。她不审判,不逼问,只是用温柔,一点点融化冰封的悔意。

七日后,老李跪在祠堂前自首;王嫂抱着邻家孩子痛哭,说“我儿若在,也该这么大了”。

那晚,魏光荣胸口微热,仿佛有光在脉络中流转。她不知,这是血契的“魂易招”在他体内以另一种方式觉醒——不以剑斩罪,而以灯照心。

---

三、罗盘新主

重庆军统局。

戴笠站在窗前,手中那份绝密报告已被他捏得发皱。

“马飞飞失踪了,罗盘核心能量归零……但监测显示,长江流域出现新型灵能波动,源头指向安徽渔村。”

他冷笑:“倒是有意思。”

他转身,对阴影中的人影道:“去,把那个渔家少妇带来。血契若还能传承,那就让它……为我所用。”

阴影中人影点头,身形如烟消散。

可戴笠没看见,墙角那幅《江山万里图》上,峰峦之间的雾气,竟缓缓凝成一只眼睛,一闪而逝。那是马飞飞的分身。他的真身正坐在东太平洋月亮岛鬼月庵中,听师父鬼月魂师太授强身健体之法课。

那是罗盘核心最后的意志。它没有选戴笠,没有选徐方士,而是选择了魏光荣——不是因为强大,而是因为她愿意为马飞飞流泪。

---

四、心灯之路

徐方士终于动身了。

他带着马飞飞那半块罗盘残片,循着那丝微弱的灵能波动,一路寻至安徽乡下小渔村。

他看见魏光荣坐在灯下,为一位病重的老妪轻抚额头,口中哼着不知名的调子。老妪眼角有泪滑落,气息渐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