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荏苒,转眼间为元妃守孝的九个月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在这期间,贾府众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生活也变得相对平静。
然而,就在人们逐渐从哀伤中走出来时,一个好消息传来——迎春有了归宿。经过一番挑选和商议,迎春最终嫁给了兵部尚书周大福的次子周寄语。这门亲事对于贾家来说,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兵部尚书在朝堂之上地位尊崇,与将军府可谓门当户对。然而,这些并非关键所在,最为关键的在于他们家的家规严谨。家中男孩负责扫地、耕种,女孩则操持家务,包括洗衣、做饭、织布及女红,且不得随意役使仆人。
出嫁那天,迎春身着华丽的嫁衣,凤冠霞帔,美丽动人。她盖头下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与家人和朋友们依依惜别。尽管心中有些许不舍,但她知道这是人生的必经之路,也是她新的开始。
在迎春的忐忑不安中,锣鼓声停下,花轿落地,先是周寄语执弓搭箭,朝着天、地和轿帘各射三箭。然后是喜娘掀开花轿上的红幔,从轿里扶出了迎春。 把红绸的一端塞入迎春手中,红绸的另一端在新郎周寄语的手中。
就这样一个在前面引领,一个在后面亦步亦趋。在喜娘的唱和下,撒五谷、跨火盆、跨马鞍、行却扇之礼,送入洞房。迎春端坐在婚床上,羞答答地听着屋里众宾客言谈话语。
“我家哥哥嫂嫂可是天作之合,从他们名字即可得知,‘寄语同心伴,迎春且薄妆。’大家说说,是不是这样……”周寄语的幼妹瑞雪说道。“妹子说的很是,只是以后不可直呼你嫂嫂的闺名,知道……”
“我晓得的,哎!大姐,你有了新弟妹,就不要我这个嫡嫡亲的小妹子了,这是喜新厌旧知道不。我和二嫂也是一对哩……”“你怎么就和你新嫂嫂是一对了……”“不是有‘瑞雪迎春到,祥风送福来。’的对联么,我和嫂嫂怎么不是一对了……”
“哎呦喂,你这个小妮子,今天真是……说这些做什么,赶紧让你哥哥揭盖头吧,你不想看看新嫂子长得美不美了……”随着盖头被掀开,周围都是一阵抽气声,“哇啊,我嫂嫂好漂亮啊……”
迎春娇羞地抬起头,看着周寄语,这个曾经陌生如今却即将成为她夫君的男人。他的眼神中透露出温柔与坚定,让她感到安心与幸福。
“好了好了,咱们快让一对新人喝了合欢酒,好去前面喝喜酒了……”周寄语的大嫂说道。
略过迎春这里暂且不说,且说说不久之后,在太子爷一天天的期待之后,终于迎来了他和黛玉的大婚之日。这一天,京城内外,男女老少,只要是开口说话的,没有一个不再谈论太子大婚的事儿。
大街小巷都弥漫着喜庆的氛围,人们纷纷涌上街头,在太子回宫的必经之路上,里三层外三层地的静静地等候着,就是为了一睹这对新人的风采。
婚礼现场太子的东宫,布置得美轮美奂,红艳艳的地毯从宫殿门口一直铺到了喜堂,两旁摆放着争奇斗艳,寓意吉祥的鲜花。
在林府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今天是黛玉出嫁的日子,她身着一袭华丽的凤冠霞帔,那精美的刺绣和璀璨的珠宝,将她衬托得如同仙子下凡一般。
她的面容姣好,肌肤胜雪,眉眼如画,微微一笑,更是如春花绽放,令人陶醉。前来送亲的女眷们,虽然同为女人,但也都被黛玉的美丽所惊艳,纷纷赞叹不已。
有的女眷说:“这林姑娘真是太美了,就像画里走出来的一样。”有的则说:“如此恍若神仙妃子的女子,也只有那龙章凤姿的太子才配得上啊。”还有的人感叹:“今日一见,方知世间真有倾国倾城之貌。”
黛玉听着众人的赞美,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她知道,自己今日的美丽不仅仅是因为这一身华服,更是因为内心的喜悦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