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2 / 2)

“虽败犹荣!周瑜已证明林辰并非不可战胜。”

“我们仍有翻盘之机!”

曹操、荀彧、程昱闻言,眼中精光暴涨。

曹操捋须大笑:“善!”

“天时地利人和齐备时,必能诛杀林辰。”

“此人惯常冲锋陷阵,看似勇不可当,实为取死之道。”

“只要林辰战死,其势力顷刻分崩离析。”

“最终胜利必属我等。”

“大汉四百年基业,岂会亡于你我之手!”

语毕,荀彧、程昱、戏志才眼中皆燃起炽烈火焰。

程昱肃然应道:主公英明。北方地势平坦,正适合背嵬军与燕云十八骑施展所长。

但战线若往南延伸,这两支军队的威力必将大打折扣。

南方只需牵制住林辰,我军坐镇中原要地,便可四面出击。

恰似 ** 绽放,八方支援。

眼下当务之急并非进攻,而是稳固防线。

务必确保兖州、司隶、豫州三地固若金汤。

这才是震慑林辰的上策。

曹操远眺天际:仲德之言正合吾心!

进攻必露破绽,反予林辰可乘之机。

届时战局失控,战场难料。

如此太过被动。

不如构筑防线,以逸待劳。

效法周瑜葫芦谷之谋,或可一战擒杀林辰。

十策之中但有一计得逞,纵万般代价亦在所不惜!

此乃速胜林辰之上策。

荀彧、戏志才皆是当世智者,岂会不明此理?

二人自曹操言毕便已开始筹谋布局。

见三位谋士皆在沉思破敌之策,曹操也不催促。

书房内一时静谧无声。

嗒嗒嗒......

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沉寂。

曹操不悦喝道:早有禁令,未得传召不得擅入。

尔等好大的胆子!

竟敢违抗军令?

门外慌忙回应:启禀主公,是末将!

子孝?

何事?!

书房内传来低沉的询问。

禀主公,门外曹仁抱拳急告,乌桓前线传来紧急军情!

屋内之人霍然起身,木案发出声响。只见曹操疾步上前,衣袖带翻案上竹简:速速进来说话!

檀木门枢转动间,曹仁大步入内,甲胄铿锵作响。

子孝!曹操未及对方行礼便抢先发问,战况如何?胜负谁属?

曹仁面现复杂之色,苦笑道:从今往后,草原上再无可汗王旗了。

此话怎讲?

丘力居战死之后,踏顿与苏仆延争夺汗位。曹仁展开羊皮军报,马孟起趁机率四万铁骑长驱直入。

石头口一役大破踏顿八万联军,乌桓全族现已归降,尽数臣服于林辰麾下。

随着最后一个字落下,满室烛火为之一颤。荀攸手中的茶盏溅出琥珀色水渍,郭嘉指间白子坠地。

怎会如此?!

区区四万兵马竟能...

王庭数十万部众难道...

曹仁抹去额间细汗:连年征伐,各部青壮早已十室九空。看似声势浩大的王庭,实则外强中干。

马超铁骑纵横草原如入无人之境。

如今乌桓举族六十万正携老扶幼南下,欲永久归附林辰治下。

曹操凝视着跳跃的灯焰,半晌方长叹一声:一战而定北疆,当真...骇人听闻。

单凭此役,国史馆的竹简上就该有林辰的姓名了。

戏志才突然击掌,眼中精光乍现:已成定局之事不足深究。当务之急...

是重新布局这天下棋局!

乌桓归附不过求生之举,他指尖划过案上舆图,六十万人心向背,犹未可知...

**

曾几何时,林辰如日中天,无人敢公开对峙;然而一旦他势微,无数暗藏的对手便会纷纷现身。

到那时,林辰必将陷入绝境,死路。

乌桓族的威胁怎能忽视?眼下最紧要的,仍是稳固现有地盘,同时给林辰制造障碍。

荀彧重新振作,坚定道:“不错,乌桓族的存亡与我们无关,如何对付林辰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