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地势险要,若先灭此路,日后入川更为便利。”
林辰轻笑:“刘焉不过守家之犬!”
“如今年迈,益州易主在即,待其内部动荡,再取益州不迟。”
“此时我亲自出手,未免小题大做。”
秦琼上前肃然道:“莫非是张津?”
“张津在南境猖狂,主公虽派关将军率骑兵征讨,但兵力有限。”
“主公欲先除之?”
林辰望向南方:“张津跳梁之辈,云长斩之如反掌观纹。”
“何须我劳神?”
岳飞凝望北方,沉声道:“主公之意……是曹操?”
林辰颔首:“曹操占据三州,根基稳固。”
“宛城乃荆襄咽喉,一旦失守,曹操便可多路进犯,后患无穷。”
“因此,宛城绝不能有失。”
“再者,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百姓及忠汉之士纷纷归附。”
“正因如此,其麾下人才济济。”
“绝不可任其坐大!”
岳飞、赵云、秦琼齐声应道:“愿随主公立功,万死不辞!”
林辰遥望宛城,豪情顿生:“传令全军休整,随后兵发宛城。”
“降卒愿留者,编入樊城守军;愿去者,发放盘缠遣返。”
“今夜务必处置妥当。”
“可明白?”
襄阳城。
战火仍在蔓延,城墙上下的 ** 堆积如山,鲜血浸透了整片土地。
这一晚,周瑜心中莫名涌起一阵不安。
直到东方泛白,他仍未合眼。
军营大帐内,孙策望着周瑜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关切道:公瑾,昨夜没睡好?
要不先回去歇息?
你可是全军的顶梁柱,千万不能倒下。
周瑜摆了摆手:无妨,只是心神不定。
可能是葫芦谷口那边迟迟没有动静,有些焦躁。
等这场战事结束,自然就能安心了。
提到葫芦谷口,孙策不禁问道:你是在担心林辰识破我们的计策吗?
我觉得不太可能。
这个计划环环相扣,天衣无缝,连我都叹为观止。
林辰又不是神仙,怎能看穿其中奥妙?
打仗就像垂钓,最需要的就是耐心。
林辰此刻正在暗中观察,寻找破绽,我们就是要和他比谁更沉得住气。
时间站在我们这边。
我们等得起,他呢?
放宽心!
周瑜轻叹道:对付旁人,我从不怀疑。
但林辰......
他可是屡屡创造奇迹的人啊。
谁知道会不会......
罢了,在结果出来前,说这些都无益。
孙策搂住周瑜的肩膀:这就对了!
来,咱们痛饮几杯!
来人,取酒来!
话音未落,帐外突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声音高喊道:报!葫芦谷口传来军情!
葫芦口有战报传来?
孙策先是一怔,随即欣喜若狂:公瑾,定是捷报!
快问问是否生擒了林辰。
传令兵,速速进来!
帐外斥候应声而入,单膝跪地行礼。
周瑜轻摇羽扇:战况如何?可曾全歼敌军?
斥候面露难色,支支吾吾不敢作答。
孙策尚未察觉异常,仍满心期待地追问战果。
倒是周瑜看出端倪,沉声道:直言无妨。
我军...全军覆没,降卒无数......
孙策如遭雷击,失声喊道:荒谬!天衣无缝的计划怎会......
斥候详述战场惨状后,孙策呆若木鸡。
仅用十八骑就击溃两万大军?
周瑜遣退斥候,叹道:终究是小觑了林辰。
本以为他百战百胜,武艺冠绝天下,心中必然带着几分傲气。
这种傲气和自信会让他直面所有挑战。
即便心生疑虑,也会坚持己见,亲自查证。
没想到林辰竟能压下心中疑惑,暗中留了退路。
凌操将军和周泰将军已竭尽全力。
此战是我指挥不力。
都是我的过错!
孙策摆手道:与你何干?
两万大军竟挡不住二十人,传出去岂不贻笑大方。
这又怎能怪公瑾的计谋?
如今计划失败,林辰接下来会如何行动?
是会来对付我们,还是去攻打江陵的刘备与袁术?
周瑜摇头道:他应当不会先对付我们。
那他会去哪里?
周瑜答道:逐个击破。
当今天下诸侯纷纷出兵,正是林辰各个击破的好时机。
我们与林辰在江陵、襄阳激战正酣,其他诸侯自然放松警惕。
但事与愿违。
我们这么快就败下阵来。
两次交锋,林辰都以完胜之姿碾压我们。
如今我军士气低落,已不成威胁。
所以说......
唉!!!
林辰当真是可怕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