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陵城外地势开阔,正好让他麾下骑兵劫营。
若被林辰这般袭扰半月,我军士气恐将溃散。
孙策抓了抓头发,望向身旁的周瑜:公瑾可有良策?
这一问,众人都将目光投向周瑜。
周瑜来回踱步,沉思良久后正色道:在城外剿灭这两支劲旅几无可能。
须寻一处易守难攻的绝地。
当务之急是确保大营安全。
林辰不是自诩骑兵无敌么?
不妨在大营内外广布陷阱。
有陷阱掣肘,必能让他投鼠忌器,难以施展劫营之计。
袁术皱眉道:若我军士卒误入陷阱呢?
如今可有二十万大军。
周瑜淡然道:行动虽受限,但保命要紧。
袁将军若有妙计,不妨直言。
袁术哑然,他哪有什么良策?
一直沉默的刘备开口道:公瑾所言极是。保全部队性命,限制林辰行动才是关键。
我赞同。
袁术冷哼一声,不再反对。
刘备见无人异议,凝望周瑜:那歼灭这两支精锐的计策?
公瑾可有良谋?
周瑜沉吟道:需寻一处合适地形,引林辰入彀。
我为您
“此话怎讲?”周瑜沉着嗓子道:“自夏口出兵以来,我们的每一步行动都在林辰算计之中。”
“说白了,我们始终被他玩弄于股掌之间。”
“再这样下去,纵有千军万马也难有作为。”
“必须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出击?”刘备捻须沉吟:“江陵城墙高池深,强攻恐难建功......”
周瑜胸有成竹地摇头:“非也,不攻江陵。”
“哦?”
“那攻何处?”
“直取襄阳!”周瑜斩钉截铁。
“襄阳?!”三位诸侯异口同声,脸上写满诧异。
这正是兵家最忌的劳师远征,周瑜竟反其道而行。
究竟意欲何为?
周瑜迎着三人困惑的目光解释道:“正因为战线绵长,才需要设立粮草中转站。”
“若林辰在江陵迟迟不能得手,必会另寻战机。”
“我军只需每日稳进五十里,早早扎营布防,令他无机可乘。”
“届时他定会打粮草的主意。”
三人闻言眼中精光乍现。
这招请君入瓮确实高明。
自古断粮道就是破敌良策,要解襄阳之围,林辰必会中计。
刘备击节叹赏:“妙计!公瑾以为何处设伏最佳?”
周瑜遥指西北:“葫芦谷!”
周瑜轻轻颔首:据此地百余里有一葫芦状山谷,两端狭隘,中部宽阔犹如天然粮仓。若能诱林辰入谷,必可将其歼灭。
众人陷入沉思,孙策率先表态:我赞同公瑾之计,须在葫芦口与林辰决死一战!只要歼灭其精锐骑兵,江陵城便唾手可得。
刘备目光扫过身旁谋士,见二人点头示意,眼中精光一闪:本盟主亦认同此策。自夏口出兵以来,我军始终被林辰戏耍。三十万雄师竟被千余骑压制,实在令人羞愧。公瑾之谋虽需林辰入彀,但以他自负性情,多半会中计。
孙策与刘备达成共识后,仍转向袁术征询意见。袁术与谋士闫象对视片刻,森然道:本将同意!此计可行!
刘备开怀大笑:自今日起,全军听凭公瑾调遣。望诸位同心戮力,若有阳奉阴违者,休怪本盟主剑下无情!
周瑜肃然抱拳:定当竭尽全力剿灭林辰,不负盟主重托!
刘备拍其肩慨叹:大汉有此栋梁之才,纵暂处逆境,终将否极泰来。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震天喊杀声在营地上空久久回荡。
夜色渐深,白日挖掘陷阱的联军士兵早已沉入梦乡,营地中此起彼伏的鼾声在寂静的旷野中格外清晰。
距离联军大营数里外的密林间,赵云与秦琼内心澎湃,大步来到林辰面前请战:主公,今夜势必要予刘备当头棒喝!让这些狂妄之徒明白,江陵城岂是能随意觊觎之地?
林辰目光深邃地望向灯火阑珊的敌营:刘备在大营周围布下天罗地网,贸然出击岂非正中其下怀?
两位猛将顿时语塞,秦琼急道:难道就这样坐失良机?
此刻岳飞注意到林辰考较的目光,仔细观察敌营后缓缓开口:他们终于按捺不住了。
见众人疑惑,岳飞继续分析:自西征以来,任凭刘备机关算尽,始终无法 ** 我军袭营战术。若任由此般侵扰,不仅江陵难克,更会动摇全军根基。此乃困兽犹斗之局。
林辰眼中闪过赞许:依你之见?
岳飞凝神思忖:燕云十八骑与背嵬军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若要设伏......话音稍顿,必择险要地形。余者情报不足,不敢妄断。
林辰抚掌而笑,眼中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光芒。那笑纹中暗藏的锋芒,仿佛已看穿所有阴谋诡计。
---
“看来只能静待刘备先行出招。”
“连番夜袭让燕云十八骑和背嵬军都已精疲力竭。”
“今夜暂停劫营,全军休整。”
“真正的硬仗还在后头!”
“遵命!”
......
次日拂晓。
十五万联军借着晨雾向西急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