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节转眼便至。
除夕夜,暖阁里摆了丰盛的年夜饭。
不再是宫廷御宴的奢靡精致,而是地道的济南菜色,浓油赤酱,热气腾腾,透着浓浓的家常暖意。
中间一大锅羊肉汤咕嘟咕嘟地滚着,香气四溢。
四人围坐一桌,皆穿了新衣。
阮芝最为活泼,叽叽喳喳地说着白日里街市上看到的热闹,又给姐姐们布菜:
“大姐,你尝尝这个九转大肠!二姐,这奶汤蒲菜最是滋补!三姐,这是你爱的油爆双脆……”
阮桂被她逗笑:“你自己也快吃,光顾着我们了。”
阮兰看着眼前景象,眼眶微微发热。
曾几何时,翊坤宫的除夕,也是这般热闹。
她每每从宫宴回来,都会和翊坤宫人再欢聚一番,一起守岁。
时过境迁。
何曾想过,有朝一日,能在这远离京城的济南府,与真心相待的姐妹,围炉守岁,吃一餐如此简单却踏实的年夜饭。
“喝一杯吧,”阮月执起温好的花雕酒,给每人斟了一小盅。
最后给阮兰的是以茶代酒。
“为我们姐妹的新生,为阮府的第一个新年,也为了……”
她目光落在阮兰腹上,“孩子来年平安康健。”
四人举杯,轻轻一碰。
守岁时,阮芝带着小丫鬟们在廊下放小巧的烟花棒,火花噼啪,映亮她灿烂的笑脸。
阮兰怕冷,靠在窗边软椅上看着,阮月又给她膝上加了条毯子。
远处传来模糊的更鼓声和爆竹声响,宣告着新岁的来临。
“新年了。”阮兰轻声道。
“嗯,新年了。”阮月放下书,望向她,“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阮府朱红的大门上,崭新的春联墨迹酣畅:
“辞旧岁往事尘埃落,庆新春满门福瑞生。”
横批:万象更新。
雪依旧静静地下着,覆盖了旧日痕迹,孕育着新春的希望。
在这座温暖的宅院里,属于她们的新故事,才刚刚开始。
.
开春的时候,林氏女学在一派生机中正式开张了。
门楣上悬着崭新的匾额,“林氏女学”四个字清秀而端正,透着一种小心翼翼的工整。
这是林秀,安陵容的母亲林氏,亲手所题。
起初,林氏是百般推拒的。
她一生与针线绣架为伴,指尖熟悉的是丝线的软韧,而非笔杆的分量。
她自认是个绣娘,描摹花鸟鱼虫是本分,笔墨文章于她,是另一个遥远而不敢企及的事情。
这个主意,是安陵容坚持的。
她看着母亲描摹花样时那精准而流畅的笔触,心下便有了念头。
她柔声劝道:“母亲,字的间架结构,与画理本是相通。我们不求书法大家的气韵,只求一份真诚的心意。这份心意,由您来写,最是合适。”
于是,林氏便不再推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