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67章 工坊利器,初露锋芒

第367章 工坊利器,初露锋芒(2 / 2)

紧接着,马钧又展示了另一项大杀器——“轰天雷”的改进型。

与之前粗糙的铁壳、不稳定的引信相比,如今的“轰天雷”外壳铸造得更加均匀,呈标准的球形,上面预留了便于捆绑固定的耳环。引信也做了防水和延时处理,虽然依旧无法做到精确控制,但稳定性和安全性已大大提高。

马钧命人点燃了一枚小型“轰天雷”(测试用,装药量少),奋力掷向远处的一片石滩。

“轰!”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火光迸现,碎石乱飞,烟幕弥漫,威力显然比林凡最初弄出的“山寨版”强了不止一筹。

“主…主公,此物守城、水战,效果…效果尤佳。只…只是,制作不易,尤…尤其是那‘火药’,配比、研磨、运输,皆…皆有风险,产量…产量有限。”马钧如实汇报。

林凡看着那尚未散尽的硝烟,心中了然。火药是终极方向,但目前受限于化工基础,能稳定生产出这种水平的“轰天雷”已是巨大突破。“集中资源,优先保障‘雷霆炮’与‘元戎弩’的生产,‘轰天雷’作为技术储备与特定场合的杀手锏,稳步改进,确保安全。”

**铁甲铮铮,锻钢之法**

看完了远程利器,林凡的目光转向了近战防御。在另一处温度极高的工棚内,他看到了正在试制的“板甲”。

与这个时代主流的劄甲、鳞甲将无数小甲片串联不同,板甲是由大块的整体钢片塑形而成。目前还处于摸索阶段,工匠们正在尝试用水力锤锻(利用水流驱动巨锤,反复捶打烧红的铁胚)的方式,来加工胸甲等大型部件。

“主…主公请看,此…此乃初型。”马钧指着一件已经成型的胸甲胚件。那胸甲弧度自然,闪烁着金属的幽光,虽然做工远谈不上精美,但看起来就极为坚实。

一名身材魁梧的壮汉上前,将那胸甲穿在内部衬垫的皮甲上。

“试…试刀!”马钧下令。

另一名士兵手持环首刀,奋力劈砍在胸甲之上!

“铛!”一声大响,火星四溅!

士兵被震得手臂发麻,再看那胸甲,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白痕,连凹陷都极其轻微。

接着又试了枪刺、箭射(短距离),除了留下些划痕和凹点,均未能穿透。

徐庶再次动容:“好强的防护!若精锐之士尽披此甲,结阵而前,岂非刀枪不入?”

林凡却看得更远,他伸手摸了摸那胸甲,感受着其厚度和重量。“防御力确实惊人,但重量不轻,对士卒体能要求极高。而且,锻造太过耗时,成本高昂。”他转向马钧,“此甲,暂不作为制式装备。可小规模打造,装备于陷阵营、宿卫虎贲等最精锐的重步兵,作为突击力量使用。同时,继续研究如何减轻重量、提高锻造效率。”

“是…是,主公。”马钧连忙记下。他也知道,这板甲好是好,就是太“吃”资源和工时了。

看完了成品,林凡又来到了工坊的核心——炼铁高炉区。

这里的热浪更是逼人,数座改良后的高炉如同巨兽般矗立,鼓风机(也已改进,效率更高)轰鸣作响,将空气源源不断送入炉内。通红的铁水从出铁口流出,如同地狱的河流,注入模具,或者被工匠们夹取到锻台上进行进一步加工。

“钢…钢产量,较…较去岁,提升了三成。”马钧汇报着最根本的成果,“皆…皆因高炉增大,鼓风得力,以…及主公所说的‘炒钢法’、‘灌钢法’逐步推广所至。好…好铁好钢多了,兵甲质量,自…自然提升。”

林凡站在高温区边缘,看着那奔腾的铁水,心中涌起一股豪情。这才是真正的力量源泉!没有强大的基础工业,再精巧的设计也只是空中楼阁。他投入巨资改善矿场、革新冶炼技术,如今终于看到了回报。优质的钢铁,是强大军力和生产力的基石。

**利器铸就,静待出鞘**

整整一天的巡视,林凡亲眼见证了“格物院”理论与工坊实践结合后爆发的巨大能量。标准化的弩机箭矢、威力巨大的雷霆炮、稳定性提升的轰天雷、初露锋芒的板甲,以及最根本的钢铁产量的提升……这一切,都让竟陵的肌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起来。

傍晚,林凡与徐庶、马钧回到格物院的正堂。这里安静了许多,书架上摆放着各种图纸、模型,以及一些初步的数学、物理研究手稿。

“德衡(马钧字),辛苦了。”林凡看着这位有些疲惫却目光炯炯的大匠,真诚地说道,“今日所见,远超我之预期。你与诸位匠师、格物院学士之功,当重赏!”

“属…属下不敢居功,全…全赖主公信重,方…方有此微末之绩。”马钧激动地躬身。

“元直,”林凡又看向徐庶,“工坊与格物院产出日增,后勤保障、原料供应、匠人待遇,必须跟上。这些都是我竟陵能否在这乱世立足,乃至最终鼎定天下的根本!”

徐庶肃然道:“主公放心,庶必倾力协调。已按主公之意,设立‘匠作司’,专司工坊管理、技术保密与赏格评定。凡有贡献之匠人、学士,必不吝钱帛、田宅、爵位。”

林凡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渐暗的天空下,工坊区依旧闪烁的点点炉火,如同夜空中不灭的星辰。

“利器已渐铸成,只待出鞘饮血之时。”他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冷冽,“曹操、刘备在汉中拼消耗,孙权在江东搞小动作……他们或许还在算计着兵力多寡、权谋高低。但他们不会知道,决定未来战争胜负的,将不仅仅是士兵的勇气和将领的谋略。”

“还有……技术代差带来的,碾压性的力量。”

徐庶和马钧站在他身后,默然无语,心中却同样激荡。他们亲身参与并见证了这一切,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些看似笨重的机器、冒烟的炉火、叮当的敲打声背后,蕴藏着怎样改天换地的潜能。

竟陵,这台巨大的战争机器,在林凡的意志下,不仅在进行军事部署和内政深耕,更在技术的道路上狂飙突进。当北方的诸侯们还在为一块地盘、一场胜负而绞尽脑汁时,林凡已经悄然为他们准备了一份来自新时代的“厚礼”。

这礼,或许是破甲碎骨的弩箭,或许是摧城崩垣的炮石,或许是震耳欲聋的轰鸣。

工坊的利器已初露锋芒,只待天下棋局,需要它们登台亮相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