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66章 隔岸观火,林凡定计

第366章 隔岸观火,林凡定计(2 / 2)

“我意已决,此次汉中之争,我竟陵——**隔岸观火,坐山观虎斗!**”

**林凡定计,四方落子**

“隔岸观火?”众人闻言,精神都是一振,知道主公心中已有成算。

“然也。”林凡解释道,“曹操欲‘以拖待变’,我等便助他‘拖’下去!但不是帮他拖刘备,而是让这场火,烧得更久,烧得更旺!让曹刘两家,在汉中的崇山峻岭之中,尽情地消耗他们的兵力、粮草、国力!”

“具体而言,有几件事,需立刻着手去办。”

“第一,**陈兵边境,保持威慑。**”林凡看向高顺和魏延,“高顺,命你督帅新城、章陵一线防务,多布旌旗,广派哨探,做出时刻可能北上威胁宛城、洛阳的姿态。魏延,你部移至襄阳,加强水陆演练,做出西进支援上庸,或东下驰援江夏的机动姿态。我要让曹操如芒在背,不敢将关中兵力尽数调往汉中,更要让孙权摸不清我之虚实,不敢轻举妄动!”

“末将遵命!”高顺、魏延齐声领命。

“第二,**加速发展,夯实根基。**”林凡看向徐庶,“元直,内政之事,由你总揽。考功课吏法需深入推进,春耕生产要提前筹备,工坊‘标准化’生产与格物院的研究,要投入更多资源。尤其是‘轰天雷’的稳定性、投石机与弩机的改良、以及水军新舰的建造,必须加快进度!我们要利用这宝贵的战略发展期,将荆、交二州,真正打造成铁桶一般,钱粮充足,军械精良!”

“庶,明白!”徐庶肃然应道。

“第三,**外联西凉,稳固侧翼。**”林凡对邓芝道,“伯苗,与西凉马腾、韩遂的盟约与战马贸易,由你负责深化。不仅要买马,更要输出我们的盐铁、琉璃、纸张等物,加深利益捆绑。必要时,可暗示他们,若关中空虚,他们或许可以‘有所作为’。总之,要让曹操的西凉边境,不得安宁!”

“芝,必不辱命!”邓芝拱手。

“第四,**监控江东,洞察其奸。**”林凡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暗羽’要加大对建业,特别是对吕蒙水军大营、以及孙权身边重臣(如鲁肃、吕蒙)的监视。曹操的密使一到,我要在第一时间知道孙权的反应!此外,江夏、长沙沿江防务,由甘宁全权负责,提高警惕,严防偷袭!”

庞统笑道:“主公此乃阳谋。孙权若动,则联盟破裂,我占大义,可名正言顺反击;孙权若不动,则曹操算计落空,我等更可安心发展。主动权,始终在我!”

“正是此理。”林凡点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秘密筹备,伺机而动。**”他看向众人,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我们不是永远观望。我们要像最有耐心的猎人,等待猛虎与饿狼搏杀到筋疲力尽、两败俱伤的那一刻!”

“‘暗羽’不仅要监控曹、孙,更要深入汉中战场!我要知道汉中的每一场战役细节,曹刘两军的兵力损耗、粮草储备、将领状态、乃至双方民心的向背!我们要收集一切可能的情报,分析出最佳的介入时机与方式。”

“我们的目标,不是在汉中获得一城一地,那对我而言,飞地而已,难以坚守。我们的目标是——**攫取最大的战略利益!**”林凡的手在舆图上划过,“或是趁曹操元气大伤时,北取南阳盆地;或是待刘备惨胜后,西收上庸诸郡;甚至……若时机巧妙,或可一举重创江东主力,彻底解决东顾之忧!”

“总之,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我们要做的,就是那个最后登场,收拾残局,获取最大利益的渔人!”

林凡的策略,清晰明了,层层递进。他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以积极的姿态,从军事、内政、外交、情报等多个层面进行布局,将“隔岸观火”变成了一种高明的主动战略。既避免了过早卷入消耗战,又将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更保留了在未来关键时刻下场、一锤定音的能力。

**厉兵秣马,静待风起**

战略既定,整个竟陵机器开始高效运转起来。

北线,高顺、魏延麾下的兵马频繁调动,营寨加固,斥候的活动范围向外延伸了数十里,一股无形的压力向曹仁控制的宛城地区弥漫而去。

内部,在徐庶的主持下,各项新政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耕落实。工坊区日夜炉火不熄,敲打之声不绝于耳;格物院中,匠人与学者们围绕着一张张图纸、一件件模型激烈讨论;广阔的田野上,农官指导着农夫修缮水利,准备来年的稻种。

西边,邓芝的使团携带重礼,再次踏上前往西凉的道路,旨在将那份脆弱的同盟关系,变得更加牢固。

长江之上,甘宁的水军舰队以演练为名,巡弋范围覆盖了整个江夏水域,新下水的楼船巨舰如同移动的城堡,带着慑人的威势,其目光冷冷地注视着下游的江东方向。

而“暗羽”这张无形的大网,则撒向了更远的地方,许都、长安、南郑、建业……无数细微的信息开始向竟陵汇聚,经由专人整理分析,最终变成林凡案头一份份精准的情报摘要。

竟陵城,就像一只盘踞在荆楚大地的巨兽,在短暂的沉寂后,开始以一种更加深沉、更加内敛的方式,积蓄着力量。它收敛了利爪,磨砺着牙齿,锐利的目光穿透千山万水,冷静地注视着北方那场即将决定天下命运的大战。

林凡站在城主府的最高处,遥望西方。那里,群山阻隔,但他仿佛能听到汉中之地,金戈铁马渐起,杀伐之气冲霄。

“打吧,好好地打一场。”他低声自语,寒风吹动他的衣袍,猎猎作响。“只有等你们打得头破血流,我这把磨好的刀,才好选择最肥美的地方下刀。”

天下如棋,众生皆子。曹操已落子,刘备已应手,而林凡,选择了暂时隐忍,将手中的棋子握得更紧,等待着那能一子定乾坤的最佳时机。

建安十七年的冬天,就在这种诡异的平静与暗流汹涌中,缓缓流逝。所有人都知道,这平静之下,酝酿着的,将是下一场更加猛烈、波及更广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