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如诸葛亮所料,刘备大军进抵阳平关下,遇到了开战以来最顽强的抵抗。
阳平关,坐落于勉县西之白马河入汉水处,关城依山傍水,地势险要至极,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守将杨任,乃张鲁麾下头号大将,深通兵法,性格沉稳。他凭借关险,深沟高垒,储备了大量滚木礌石、箭矢火油,决心在此与刘备决一死战。
刘备挥军强攻数日,士卒伤亡不小,却难以撼动关城分毫。张飞、黄忠等将轮番上阵,皆被关上官兵以密集的箭雨和滚石击退。攻坚战陷入了僵局。
中军大帐内,气氛有些凝重。
“大哥!让俺再带人冲一次!必把这鸟关给捅个窟窿!”张飞须发戟张,怒气冲冲。
黄忠也请战道:“主公,末将愿率敢死之士,夜袭关城!”
刘备看向诸葛亮和法正。
法正沉吟道:“阳平关险,强攻难下,徒耗兵力。杨任此人,用兵谨慎,但并非无隙可乘。彼倚仗关险,或生骄怠之心。可遣小股部队,日夜不停,佯装攻城,疲敝其军。同时,主力暂退,示敌以弱,或可诱其出关追击。”
诸葛亮颔首:“孝直之言,正合我意。此外,亮观天象,近日恐有连日阴雨。关城陡滑,利于我军攀附。可令军中巧手,多造飞钩、云梯,待雨夜之时,选精锐死士,趁其不备,突袭攻城!同时,需催促文长(魏延)与孟起(马超)两路,加快行动,搅乱张鲁后方,使其不能全力支援阳平关。”
计策已定,蜀军依计而行。一连数日,白天以小股部队鼓噪佯攻,夜晚则偃旗息鼓,主力后撤十里下寨,营造出久攻不下、士气低落的假象。
杨任在关上观察,见蜀军攻势减弱,队形散乱,又闻探马报刘备主力后撤,心中不免生出疑虑,难道刘备粮草不济,欲要退兵?他虽未完全中计出关追击,但关上的戒备,在连日疲敝与对方“退兵”的假象下,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丝松懈。
**雨夜奇袭,血染关城**
时机终于到来。这夜,天公作美,乌云密布,很快便下起了滂沱大雨,天地间一片漆黑,唯有阳平关上零星的灯火在雨幕中摇曳。
子时刚过,正是人一天中最困倦之时。关上的守军大多躲进了箭楼或藏兵洞避雨,巡逻的间隔也拉长了许多。
就在此时,关下黑暗的雨幕中,突然亮起了无数火把!与此同时,震天的战鼓声和喊杀声骤然响起,仿佛有无数兵马正在猛攻关城!
“敌袭!敌袭!”关上守军顿时一片混乱,仓促迎战。
然而,这震天的鼓噪,大部分仍是佯攻,真正致命的杀招,来自于关墙两侧陡峭泥泞、被认为根本无法攀爬的山崖!
数百名身披蓑衣、口衔利刃、背着飞钩绳索的蜀军精锐死士,在黄忠和老将严颜(已降刘备)的亲自率领下,如同壁虎般,利用飞钩和匕首,冒着瓢泼大雨和滑坠的风险,悄无声息地向上攀爬!
雨水和黑暗成了他们最好的掩护。当他们如同神兵天降般突然出现在关墙之上,挥舞着雪亮的战刀砍向惊慌失措的守军时,整个阳平关的防御,从内部被撕裂了!
“黄忠在此!降者不杀!”
“儿郎们,随我夺关!”
关内瞬间大乱!与此同时,关下的张飞见信号,率领真正的主力,扛着加长的云梯,冒着箭石,发起了雷霆万钧的总攻!
内外夹击,守军彻底崩溃。杨任虽奋力组织抵抗,但大势已去,在混战中被黄忠一箭射中肩膀,只得在亲兵护卫下,弃关而逃,狼狈退往南郑。
经此一夜血战,天下雄关阳平关,终被刘备攻克!汉中的西大门,轰然洞开!
消息传开,天下震动!刘备北伐,首战告捷,兵锋直指汉中腹地。张鲁闻讯,惊恐万状,急调各方兵马,收缩防线,准备在南郑与刘备进行最后的决战。而此刻,魏延的奇兵已悄然穿越米仓山,马超的策应也在羌氐中掀起波澜,汉中风云,骤起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