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63章 江东异动,吕蒙练兵

第363章 江东异动,吕蒙练兵(1 / 2)

就在林凡于荆交之地深耕新政、马谡成功打通西凉马源之际,江东建业,那坐落于长江之畔、看似平静的吴侯府邸深处,一股截然不同的暗流正在汹涌鼓荡。林凡逼退曹操、刘备得益州,这一连串的剧变,如同沉重的巨石,压在江东之主孙权的心头,让他寝食难安。昔日赤壁战后主导局面的优越感早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边缘化、被东西两大新兴势力隐隐夹击的深切焦虑与不甘。

府邸密室之内,孙权屏退了闲杂人等,只留下心腹吕蒙与鲁肃。他背对着二人,望着墙上那幅描绘着江东六郡山川形胜的巨图,尤其是那被林凡牢牢控制在手中的江夏地区,目光阴郁。

“林凡……刘备……”孙权低声念着这两个名字,语气复杂,既有忌惮,更有难以抑制的愤懑,“一个据荆交,控我上游;一个吞益州,势压西陲。长此以往,我江东岂非要困死在这东南一隅?”

吕蒙一身戎装,闻言立刻上前一步,声音铿锵:“主公!林凡、刘备,皆枭雄之姿,其势已成,绝不会与我江东长久和平共处!尤其林凡,其水军据夏口,如鲠在喉,使我江东门户洞开!若不尽早图之,待其彻底消化荆北,稳固根基,则我江东危如累卵!”

他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战意:“蒙请命,总督水陆兵马,厉兵秣马,伺机西进,夺回江夏,全据长江之险!唯有如此,我江东方能进可攻,退可守,在这四足鼎立之局中,争得一席主动之地!”

鲁肃眉头紧锁,脸上满是忧色,他深知吕蒙所言非虚,但更清楚贸然开战的巨大风险。“子明之言,虽是为江东长远计,然……林凡新胜曹操,士气正盛,兵精粮足,更有夏口坚城与强悍水军。此时与之开战,胜算几何?若战而不胜,反遭其噬,则我江东基业,恐毁于一旦!肃以为,当继续遣使交好,稳固北方防线,静观其变,方为上策。”

“交好?静观?”吕蒙猛地转向鲁肃,语气激动,“子敬!你还要自欺欺人到几时?林凡狼子野心,岂是区区财帛、言辞所能安抚?他如今忙于内政,无暇东顾,正是我江东千载难逢之机!若待其羽翼彻底丰满,我等便只能坐以待毙!届时,悔之晚矣!”

孙权听着麾下最倚重的文武二人的激烈争论,心中天人交战。鲁肃的稳妥符合他性格中谨慎的一面,但吕蒙那“全据长江”的蓝图,以及打破眼下被动局面的渴望,又如同魔鬼的低语,不断诱惑着他。最终,对林凡实力增长的恐惧,以及对未来被挤压生存空间的担忧,压倒了对风险的畏惧。

他缓缓转身,碧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决断:“子明听令!”

“末将在!”吕蒙精神大振。

“孤命你总督西线诸军事,水陆兵马,皆由你节制!给你一年时间,给孤练出一支能征善战、可破夏口的强军来!钱粮物资,孤会命张公等人全力保障!”孙权的声音带着破釜沉舟的意味,“但是,没有孤的明确指令,绝不可擅自越界启衅!”

他终究还是留了一线,将最终开战的决定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

“末将遵命!必不负主公所托!”吕蒙单膝跪地,声音洪亮,眼中充满了被委以重任的兴奋与建功立业的渴望。

鲁肃看着这一幕,心中暗叹,知道一场巨大的风暴正在江东内部酝酿,而他所能做的,唯有尽力在外交上弥补,延缓那最终冲突的到来。

**吕蒙挂帅,锐意革新**

得到孙权授权后,吕蒙如同出鞘的利剑,立刻开始了雷厉风行的行动。他并未选择在靠近前线的柴桑设立大本营,而是将练兵的核心基地,放在了更靠近建业、易于保密且水域条件更佳的芜湖与牛渚一带。

**其一,水军革新。** 吕蒙深知,欲破夏口,必先胜水战。他亲自督造战船,不再追求楼船的庞大笨重,而是借鉴了竟陵水军部分快艇的设计思路,强调速度与灵活性。大量新型的“走舸”、“艨艟”被建造出来,船体更窄,吃水更浅,桨橹更多,尤其注重撞角与接舷跳帮战的装备。同时,他也并未完全放弃大型战舰,而是建造了数艘体型适中但结构更加坚固、搭载更多弓弩与小型投石机的“斗舰”,作为舰队的中坚力量。

练兵场上,吕蒙一改往日水军注重阵型与弓弩对射的传统,大力强化近战格杀与登陆突击训练。军士们每日在摇晃的船板上练习搏杀、攀爬、纵火,口号震天,杀气腾腾。

**其二,陆军整训。** 吕蒙意识到,夺取江夏绝非单靠水军就能完成,最终需要精锐的陆军登陆攻城拔寨。他从丹阳兵等江东精锐中抽调善战之士,组成专门的“解烦军”(历史上东吴精锐之一,此处借用其名),由他亲自指导训练。这支军队着重演练山地作战、城池攻坚以及应对骑兵冲击的阵法。吕蒙甚至设法从北地弄来了一些战马,让部分精锐模拟竟陵骑兵的战术,以求找到克制之法。

**其三,情报与谋略。** 吕蒙并非一味猛冲的莽夫。他大量派遣细作,伪装成商贾、流民,潜入江夏乃至竟陵腹地,绘制详细地图,侦察兵力部署、城防弱点、粮草囤积点,并试图收买对方中下层官吏将领。同时,他与麾下将领日夜推演进攻江夏的各种方案,设想林凡可能做出的各种反应及应对之策。

整个江东西线的军事机器,在吕蒙的强力驱动下,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明确的针对性,高速运转起来。一股锐意进取、甚至带着几分孤注一掷气息的尚武精神,在军中弥漫。

**鲁肃奔波,暗流难阻**

就在吕蒙于芜湖大张旗鼓练兵的同时,鲁肃也并未闲着。他深知,仅靠江东之力,难以稳胜林凡,必须尽可能争取外部环境,至少,要避免在动手时陷入两面受敌的境地。

他再次肩负起外交重任,一方面,派遣能言善辩之士,携带重礼前往许都,拜见曹操,言辞恳切地表示江东依旧尊奉朝廷(曹操),并“忧心忡忡”地报告林凡、刘备势力坐大,威胁社稷,试图重新点燃曹操对南方的敌意,至少使其在江东对林凡用兵时保持中立或默许。

另一方面,他亲自修书,以极其谦逊和真诚的笔触,再次送往竟陵,致于林凡。信中,他绝口不提吕蒙练兵之事,反而大肆赞扬林凡新政之英明,荆北大捷之威武,并再次提出扩大江夏边境贸易、共同开发渔盐之利等具体建议,试图用经济利益和甜言蜜语来麻痹林凡,掩盖江东正在磨刀霍霍的事实。

然而,无论是曹操还是林凡,皆非易与之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