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魏延的狂飙突进与甘宁的水路封锁,从新野城中杀出的高顺,则显得沉稳许多。他深知“归师勿遏,穷寇莫追”的道理,曹军虽溃,但其核心主力,尤其是曹操的中军以及曹仁的断后部队,依旧保持着一定的建制和战斗力,若逼得太急,恐狗急跳墙,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他率领的主要是步兵与部分骑兵,行动速度不及魏延,但他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他的目标并非歼灭多少敌军,而是如同驱赶羊群一般,不断扩大曹军的混乱,收复被曹军占领的荆北失地,并清理战场,收容俘虏。
“各营交替前进,保持阵型,警惕敌军反扑!”
“遇小股抵抗,坚决歼灭;遇大队敌军,纠缠迟滞,等待友军合围!”
“优先收复博望、安众等要地,控制交通枢纽!”
在高顺有条不紊的推进下,一座座此前被曹军占据的县城、据点被迅速光复。留守的少量曹军非降即逃。荆北大地,重新插上了“林”字旌旗。
竟陵军师府内,徐庶看着前线雪片般飞来的捷报,欣慰之余,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他及时向林凡提醒:“主公,曹军溃败,我军大胜,确是可喜可贺。然曹操、曹仁已率核心北遁,我军战线拉长,需防其困兽犹斗,或设伏反击。当令魏延、甘宁二位将军,见好即收,不可过于深入敌境。高顺将军稳步收复失地,此乃万全之策。”
林凡从善如流,立刻传令前方诸将:“追击百里即可,不得越过宛城地界!以收复失地、缴获物资、削弱敌军有生力量为主,不必强求全歼曹操!”
这道命令,及时地为杀红了眼的竟陵军队划下了一条界限,避免了因过度追击而可能带来的风险。
**凯歌高奏,荆北光复**
持续了十余日的追击战,最终以竟陵军队的全面胜利而告终。
魏延所部,斩获极丰,俘获曹军各级将士超过八千,缴获粮草辎重无数,车马连绵数十里,需分批运回竟陵。其兵锋最远抵达宛城以南五十里,威震敌胆。
甘宁水军,牢牢锁死汉水,焚毁曹军渡河器材无数,射杀、溺毙曹军士卒难以计数,彻底粉碎了曹军快速北撤的企图,并顺势将竟陵水军的控制范围向北大大推进。
高顺所部,稳扎稳打,不仅将曹军彻底逐出荆北,收复所有失地,更兵不血刃地接收了多座城池,俘获留守兵卒数千,并沿途收容了大量溃散的曹军士兵,总计俘虏过万。
而曹操与曹仁,在许褚、张辽等将领的拼死护卫下,虽然最终得以突破竟陵的追击封锁,狼狈不堪地逃回宛城,但带回去的,已是一支士气低落、建制残破、丢盔弃甲的败军。十五万南征大军,最终能跟随他们退回宛城及以北地区的,不足七万,且大半带伤,军械物资损失更是不计其数。可谓元气大伤!
消息传回,竟陵全境,乃至整个荆襄,欢声雷动,万民雀跃!自赤壁之战后,从未有过如此酣畅淋漓的大胜!林凡的声望,在荆襄之地如日中天,其“镇南将军”的威名,真正响彻天下!
军师府内,林凡看着汇总而来的辉煌战果,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而又充满豪情的笑容。
“此战,赖将士用命,谋臣尽心,百姓支持,方能竟全功!传令,犒赏三军,厚恤伤亡!所有立功将士,论功行赏,绝不吝啬!”
“同时,昭告天下,我竟陵,非但能守,更能攻!任何敢犯我疆界者,曹孟德今日之下场,便是前车之鉴!”
新野血战的坚守,宛城奇袭的果决,追亡逐北的迅猛,共同铸就了这场辉煌的胜利。它不仅彻底粉碎了曹操第二次南征的图谋,稳固了竟陵的统治,更极大地提升了林凡势力在天下格局中的地位与话语权。一个全新的时代,似乎正伴随着荆北光复的凯歌,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