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重生之我在三国当谋主 > 第335章 四足鼎立,天下瞩目

第335章 四足鼎立,天下瞩目(2 / 2)

张昭等文臣也多附和鲁肃,认为不宜轻易开启边衅。

孙权听着麾下重臣的争论,心中亦是矛盾重重。他既垂涎荆州之地,又深知曹操的威胁最大,同时,林凡这种完全不按常理出牌、迅猛崛起的姿态,也让他感到了极大的不安和……一丝难以言喻的嫉妒。

“林凡……年纪与孤相仿,竟已创下如此基业……”孙权心中暗忖,一股不服输的劲头与深深的忌惮交织在一起。

他最终做出了一个看似折中,实则偏向吕蒙的决定:“子敬之言,老成谋国。然子明之虑,亦不可不防。这样,子敬,你便负责与刘备、林凡方面联络,表面维系同盟,探听其虚实。子明,你加紧整顿水军,沿江布防,尤其西线,需时刻警惕竟陵水军动向!另外,曹操若遣使来,……暂且不见,但其所言,可细细报于孤知。”

他没有完全拒绝曹操,也没有立刻与林凡撕破脸,而是选择了一种暧昧的观望和暗中备战的姿态。他要看看,曹操和林凡,究竟谁能给他带来更大的利益,或者,谁先露出破绽。

**江陵,刘备暂居的府邸。**

气氛 here 则显得更为凝重,甚至带着一丝急迫。

刘备与诸葛亮对坐,案上同样摊开着一份关于竟陵的情报。刘备的面容上带着惯有的仁厚,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化不开的忧色。

“孔明,不想林凡崛起如此之速……交州一下,其势已成。竟陵盛典,俨然诸侯气象。”刘备轻叹一声,“我等尚寄人篱下,欲图荆州而不得,彼已南面称孤……唉。”

诸葛亮羽扇轻摇,神色却异常冷静:“主公,林凡之势,确出乎亮之预料。然,事已至此,忧虑无益。此消彼长,林凡之强,于我而言,既是压力,亦是契机。”

“契机?”刘备疑惑。

“正是。”诸葛亮颔首,“林凡据有荆南、交州,其势已威胁到孙权之核心利益,孙刘林三角同盟,名存实亡。曹操视林凡为大敌,必欲除之而后快。此正是我等待已久之机!”

他走到悬挂的舆图前,手指重点落在益州的位置:“曹操、孙权之注意力,必为林凡所吸引。林凡新得交州,需时间消化,短期内无力大举北犯或西进。此乃天赐良机,助我西图益州!”

刘备眼中精光一闪:“孔明是说……”

“不错!”诸葛亮语气坚定,“入川之策,当立刻付诸行动!而且,要比原计划更快,更果决!趁曹操忙于对付林凡,孙权犹豫观望之际,我主力迅速入川,以协助刘璋抵抗张鲁为名,实则速取益州!唯有取得益州这天府之国,我等于能拥有与曹操、孙权、林凡抗衡之根基!否则,困守荆南一隅,迟早被林凡吞并或为曹操所破!”

刘备被诸葛亮说得心潮澎湃,但仍有顾虑:“只是……林凡那边,若他趁我入川,来袭我江陵,如之奈何?”

诸葛亮成竹在胸:“主公放心。林凡虽强,然其北有曹操虎视,东有孙权猜忌,内部尚需整合,此时绝不会轻易与我全面开战,徒耗实力。亮可遣一能言善辩之士,携重礼前往竟陵,一方面恭贺其平定交州,另一方面重申同盟之谊,并暗示我入川乃为共抗曹操之大计,恳请其予以谅解,甚至……可许以些许荆南利益之空头承诺,暂时稳住他。待我取得益州,则大势定矣!”

刘备沉吟良久,终于下定决心,重重一拍案几:“好!便依孔明之策!速速准备入川事宜!另外,选派使者,即刻前往竟陵!”

就在三大势力为首者各自做出决策,无数细作、使者如同幽灵般开始穿梭于各方之际,林凡在竟陵军师府内,也正听着墨衡关于外界初步反应的汇报。

“主公,据各方‘暗羽’传回消息,许都曹操已下令加强边境袭扰,并似有派遣密使前往江东、江陵之迹象。建业孙权,则命令吕蒙水军加强戒备,态度暧昧。江陵刘备方面,兵马调动频繁,入川迹象已十分明显,同时,其派遣的恭贺使者,已在来竟陵的路上。”

林凡听完,脸上并无意外之色,反而露出一丝了然的笑意。

“树欲静而风不止。盛典之后,该来的,终究是来了。”他轻叩桌面,“曹操欲以我为靶,孙权力求自保兼得利,刘备则想火中取栗,西进益州……呵呵,这盘棋,倒是越来越有意思了。”

徐庶在一旁道:“主公,四足鼎立之势已成,我竟陵已成众矢之的。接下来,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无妨。”林凡站起身,目光锐利,“既然已被推至台前,那便好好演这出戏!他们欲遏制、离间、利用,我岂能让他们如愿?传令下去,北境、东线按既定方针应对,加紧内政,深化新政。另外,准备好接待那位刘皇叔的使者,我倒要看看,孔明先生此番,又要如何说辞。”

他走到窗前,望着竟陵城外广袤的土地,心中豪情与警惕并存。四足鼎立,意味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与更加微妙的外交。但他坚信,凭借自己超越时代的眼光和麾下文武的同心协力,竟陵必将在这全新的天下格局中,占据那最耀眼的一席之地!

天下的目光,已然聚焦于荆襄。一场围绕着新崛起的竟陵势力,更加波澜壮阔的合纵连横与明争暗斗,就此拉开序幕。